西洋帆船发展史:浓烟代替白帆
2009年10月23日 17:34 】 【打印共有评论0

星移斗转,历史的进程进入了20世纪。无论是在西方还是在东方,曾经是水上运输主角的帆船先后都进上了英雄暮年的不归路。人们不禁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地平线上:浓烟代替白帆

就像我们难以确定帆船是何时诞生,要确定帆船何时到达最低点也是极其困难的。虽然很难用一个标志性的事件来判定帆船的终结,但是,我们看到的景象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是机动船的浓烟而不是白帆,在地平线上显示了水上航运的存在。

这里有一系列的原因,部分是技术上的,但是最主要的原因还是经济上的。这在贸易实践中总是决定性的因素。这就导致了在20世纪下半叶运输帆船的消失。尽管最早的机械推进是那么地不可靠,甚至到了20世纪初也是如此。而且早期的蒸汽船,除了要给锅炉和燃料(木柴或煤)保留许多地方,还需要频繁地靠岸添加燃料,其输出的功率相对又嫌不足。当然,这个问题由于内燃机的出现而基本解决了,其形成的优势是帆船所无法抵挡的。狄塞尔在1897年改进的柴油机首次在1912年装上了数千吨的大型运输船舶,这个事件开创了航海事业的新纪元。

早期内燃机的效率为35%,这就把蒸汽机的15%给比下去了。其次,内燃机所用燃料的体积也相对小得多,而且还可以在航行途中由另一艘船给它补充燃料。而且最重要的是,它不像蒸汽机那样需要大量从事危险工作的司炉工。
另一方面,连接世界各地的航线实际上已经扩展到整个地球,大量涌现且设备齐全的的港口为航运提供了方便的服务。另外,几条大运河的开通,为世界航运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另一个技术因素也帮助了新型船舶的发展:钢结构。这种金属材料的引进,自然使得200英尺(61米)的木船长度限制得以突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在世界各地先后用焊接代替了铆接。从此,船舶的长度主要取决于航运的经济性,单船排水量快速增加到以前无法想象的数十万吨。而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进程又使得操作人员减少到最低限度。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胡楠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