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标签: | [战史今日] |
1918年9月29日,保加利亚与协约国签署停战协定,巴尔干战场战事基本结束。
同日,协约国在西线发动大规模攻势,突破了德军的“兴登堡防线”,成为协约国八月攻势以来的重大局势。
兴登堡防线鸟瞰
1927年9月29日,毛泽东领导了著名的“三湾改编”。9月29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村。针对起义部队组织不健全、思想混乱等种种问题,毛泽东在到达三湾的当天晚上,就主持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决定对起义部队进行整顿和改编。三湾改编,确定了中国共产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从政治上、组织上奠定了新型人民军队的基础,在解放军的建军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湾改编
1927年9月29日,阎锡山举行誓师,“北伐”张作霖的奉系军阀,加入国民党政府阵营。其晋军被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3集团军,阎锡山担任“北方国民革命军总司令”。
1937年9月29日,日军独立混成第15旅团占领繁峙县城,晋绥军逐步放弃内长城防线。
1938年9月29日,《慕尼黑协定》正式签署。英、法、德、意四国首脑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在德国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元首宫”签订了《关于捷克斯洛伐克割让苏台德领土给德国的协定》。协定规定将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捷克斯洛伐克代表在被拒之会谈大门外后,又在英法压力下被迫接受协定,成为大国利益的牺牲品。捷克斯洛伐克丧失了将近1/5的领土、大约1/4的人口和 1/2的重工业实力,而且还打乱了它的整个铁路运输、公路交通、电话电讯系统,使它丧失了重要的防卫屏障。6个月后,整个捷克被纳粹德国吞并。
《慕尼黑协定》签字现场的张伯伦、达拉第、希特勒、墨索里尼(从左至右)
张伯伦回国后在机场宣称:我带回了和平
1941年9月29日,英国皇家海军1艘巡洋舰、2艘驱逐舰和10艘运输船组成的PQ-1护航船队从冰岛起航,驶往苏联的摩尔曼斯克,盟军二战期间重要的北极航线正式开通。
1941年9月29日,以哈里曼为首的美国代表团、以比弗布鲁克为首的英国代表团和以莫洛托夫为首的苏联代表团在莫斯科举行三国部长级会议,讨论如何有效地援助苏联作战的问题。会议于10月1日签订对苏供应议定书。
1944年9月29日,中日豫湘桂会战激烈进行中。当日,日军第37师团在第116师团一部兵力掩护下,攻克邵阳,中国守军第74军第58师经过巷战后撤出。
1950年9月29日,美韩军进抵三八线附近。
1951年9月29日,秋季防御战役打响。“联合国军”在夏季攻势被粉碎以后,很快于9月29日向中朝军队发动了 “秋季攻势”。进攻的重点开始为西线涟川、铁原以西地区,以后转向东线北汉江东西地区,均为志愿军防守的阵地。当日,“联合国军”采取“逐段进攻、逐步推进”的战法,首先以美英军3个师在西线开始了试探性进攻,企图迫使中朝军队放弃临津江左岸至铁原以西一线阵地,并从侧翼威胁开城。美3师以夜月山为重点,首先向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7军阵地夜月山、天德山至大马里地段猛攻。在秋季攻势中,先后动用了美、英军六个师、韩军三个师。激战二十四天,至10月22日“秋季攻势”被粉碎,中朝军队共歼敌七万九千余名。(凤凰军事 炎之羽)
秋季防御战役中,志愿军在天德山顽强阻击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相关新闻
编辑:
胡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