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1年10月16日,80岁的钱学森同志在国务院、中央军委举行的授予他“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仪式上。新华社发
中国呼唤大科学家——
放眼当代中国科技,我们不能否认,中国已经拥有世界上人数最庞大的科技队伍,拥有日渐增长的财政科技投入数字,也创造了无数令人骄傲的科技成就。然而,中国科技仍然存在技术对外依存度过高、自主创新能力尤其是关键技术弱等问题,科技之翼亟待展翅高飞。
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重要论断,到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从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的制定,到创新型国家目标的提出,中国已经对未来科技发展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国科学院甚至制定了到2050年的科技发展路线图。
规划、目标容易制定,关键在于能否落实。到2020年,中国究竟能够跻身创新型国家行列?到2050年,科技究竟能否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足够的支撑?一系列疑问徘徊在人们的心头。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世人,曾经创造古代科技辉煌的中国人,有信心、有能力在科技领域走在世界前列。而今天的当务之急,是要抢占未来经济科技发展的制高点,科学选择新兴战略性产业,是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大胆革除阻碍科技生产力发展的一切体制机制障碍,营造有利于创新火花竞相迸发、创新思想不断涌流、创新成果有效转化的环境,让科技工作者更加自由地讨论、更加专心地钻研、更加自主地探索,为世界级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的产生提供土壤。
另一方面,是广大科技人员要真正继承发扬老一代科学家献身祖国的高尚品质和甘于寂寞的奉献精神,脚踏实地,不慕虚名,着眼长远,作出切实的努力。只有大批青年科学家不断地成长起来,站在前辈的肩上攀登新的科技高峰,中国的科技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后继有人。
“现在生活水平高了,更有条件出成果,为什么还弄不成?”钱学森生前的诘问,是一位老人爱国情怀的体现,更是其对中国科技界的殷殷期望。
2050年,中国将进入中等发达国家行列——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激励着无数中华儿女奋然前行。
伟大的目标,伟大的事业,为中国科技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舞台和空间;伟大的国家,伟大的时代,呼唤世界级科学家和科技领军人物的诞生——他们以民族发展为己任,以人民福祉为依归,自觉地将自身发展和国家发展紧密结合,将小我融入大我……
人们期望着,一个钱学森走了,更多的钱学森,能够在中华大地上站立起来,顶天立地,傲视长空……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李斌
编辑:
马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