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跪书记”蒋国华的震后神情

2009年05月12日 04:34新京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对待灾民情绪———谨慎

如果灾民情绪被人利用挑起事端,后果将不堪设想

时隔一年,蒋国华再次提起“下跪事件”时,神情已显平静,“下跪,并不是因为我心中有愧,不是作秀,更不是担心我自己的仕途而截访,是为了避免一场恶性的‘瓮安事件’再次发生”。

一切,来得猝不及防。

汶川地震发生后的第13天,一组照片将时任绵竹市委书记的蒋国华推上了舆论的风口浪尖。

双膝跪地,尽力伸展双臂。照片中,蒋国华跪在一群人面前,拦住人群的去向。

当天,蒋国华拦住的人群,是准备沿着绵竹公路到德阳上访的遇难学生家长。

蒋国华记得,5月25日那天,并不只有富新二小的遇难学生家长进城上访,汉旺镇东汽中学一些家长也准备到绵竹市区,事先两拨人并无统一行动约定。他很紧张,“我必须阻止两拨人会合”。

在他看来,那时候,有亲人遇难的群众,情绪处于悲痛期,一条导火索就能让矛盾爆发,如果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挑起事端,后果将不堪设想。

人群不听劝阻———蒙了

他突然双膝跪地,拦住人群

蒋国华还记得,他去跟学生家长见面时,是充满自信的。

他决定只身去劝阻,不动用警察,警察一去,可能激化矛盾,“我自信能说服那些家长,我理解他们的悲伤,官员也要学会换位思考”。

蒋国华迎上学生家长的队伍,大喊,“我是绵竹市委书记蒋国华,你们有什么要求可以跟我说。”

“我一动不动,让他们指责,有人指着我的鼻子骂,口水溅我一脸,我都没有退让半步,我只是说政府一直全力抗震救灾,你们的问题肯定会解决”。蒋国华回忆。

没人理他,人群继续前行。

蒋国华跟着人群,“你们去哪里,我就去哪里,你们要去德阳上访,我给你们找车”。

家长们没有理睬蒋国华的承诺。

秘书带来消息,东汽中学有许多家长已聚集到绵竹中学门口,两拨队伍相距不足千米。

蒋国华说,“我当时一下子就蒙了,不知道怎么办了”。他突然双膝跪地,拦住人群。

只是短暂的停顿,队伍又继续前行。

下跪了四次,蒋国华说,最后,学生家长答应乘坐绵竹市政府协调的4辆大巴,去德阳上访,那里有专门接待信访的地点。

让蒋国华感到欣慰的是,事情过后,上级领导和同事都跟他讲,做得对,做得好,避免了一场恶性的群体事件发生。

应对谣言质疑———平静

他用影像和文字记录下自己的工作行程和指令,当做“证据”

地震后,蒋国华养成一个习惯,保存证据。

地震发生后不到5分钟,蒋国华向绵竹市公安局长下达了第一道指令,让所有的警察上街,守卫银行和一些大型超市,维持稳定。

第二道指令则是让秘书准备纸和笔,紧跟自己,记录下每一项工作行程和指令。

从事过20年公安工作的蒋国华,很重视证据,至今在他的办公室依然保存着地震发生以来的工作记录和光盘,装满了整整一个书柜,“大地震是个历史性的事件,作为历史的见证者以及抗震救灾的决策者,我的每一个工作举措和指令,都要禁得起历史和上级的考查,这都是证据”。

地震后,网上盛传绵竹市委市政府迟报、瞒报灾情,要求老百姓自救,“中纪委都来调查过我,我说我的所有工作都有记录,地震发生不到10分钟,我就派人到德阳找市委书记报信求援,这些都有影像和文字记录,你们可以调查”。

2009年4月23日,蒋国华向记者提供了一张“绵竹市抗震救灾纪实”的光盘,镜头显示,“5·12”地震发生后的第7分钟,蒋国华手持警用对讲机,向德阳方面报告灾情,大喊“绵竹情况十分严重,需要军队支援”,随后对讲机中传来德阳方面的声音,“已收到报告,正在准备救援”。

镜头还显示,一名工作人员手持纸笔站在蒋国华面前,紧张记录。

蒋国华坦言,让人记录自己的每一项工作行程和指令,确实是对自己的一种保护,面对地震发生以后各种质疑、指责和谣言,根本没法回应,“这些记录可以还事实以真相”。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