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川中学留总理印记 “多难兴邦”挂每间教室

2009年05月11日 03:30重庆晚报【 】 【打印已有评论0

极具个性的寝室文化

由于数量有限,每个板房教室一般有50多名学生,每间宿舍有12人,略显拥挤。特别是酷暑天,尤显闷热。但这些,无法阻挡住年轻学子们的激情和创意。

走出宿舍区,每扇门上贴着不同的名字,博雅居、星期八、六月未央,都是该宿舍全体学生的创意。全是雅名,多属励志类,也不乏幽默搞笑的。

男女泾渭分明,仅从宿舍取名便能分辨出来。“奋斗阁”、“君志四方”、“诸葛茅舍”,明显系男生所取。“潇湘轩”、“梦部落”、“莲花河畔”,女生的杰作。

教室外的3副轮椅

高一(六)班教室外,摆着3副轮椅。轮椅的主人,都在大地震单腿被截肢。但此时,他们正怀揣着梦想,坐在教室内,全力备战即将来临的高考。

整个教学区,教室外至少摆有8副轮椅。在部分学生宿舍里,透过窗户,也能瞧见一两副轮椅,有的被扔进了角落内。一名同学说,那是康复治疗比较成功的人,扔掉轮椅站了起来。在校内道路和厕所内,到处都设置有无障碍设施,专供轮椅通行。

马青平副校长说,整个学校内因断腿,生活难以自理的同学有四五人。学校专门作了帮扶安排。

心理疏导站常驻校园

在教学区,一间教室悬挂着“北川中学心灵花园工作站”的牌子。一群年纪比较小的学生正在里面看电视。初二的李明敏说,这间教室是专门为那些尚有地震心理阴影的同学设立的,大家可以自愿过来,一起聊天,看电视,看书,也有老师组织他们一起交流感受。

全中国最大板房学校

站在一幢3楼教室天台上,放眼望去,便是板房,气势宏大。板房区内,到处都树有一根10多米的铁杆,那是专用的避雷设施。

马青平副校长说,整个中学板房共有700多套,光板房教室就247间,全校目前有3080名学生就读。毫无疑问,这应该是全中国最大的板房学校。

由于总理的6次造访,媒体超级关注,来自全国各地、各行业的“宠爱”在北川中学,随处可见。健身康复中心由香港红十字会捐赠,心灵花园工作站领衔的是中国科学院、复旦大学,远程接收器来自中国教育基金会。今年5月12日,由中国侨联援建的新北川中学将开工,明年9月1日投入使用。该校将成为继北京奥运“水立方”后,全世界华人华侨联手建设的又一标志性建筑。为此,中国侨联已募集近两亿元人民币。

忘却灾难一切往前看

“不想再多谈地震,不想谈困难,一切往前看,谈发展。”北川中学常务副校长刘亚春说,教书育人是学校本分,“要做出相当的成绩,才能对得起社会各界的关心。”

为提高教学质量,学校已送了8名教师去香港交流。来自国家级示范高中等的37名优秀教师已经抽调过来教课。学校还有意招聘一批高素质的教师。

“明天,是一个梦想,是一个羊角花盛开的温馨校园。”刘亚春在学校《羊角花》文学报的创刊号上写到。相信在明年9月,这句话将变成现实。

<< 上一页12下一页 >>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查看心情排行]

        
感动同情无聊愤怒搞笑难过高兴路过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