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44个汉字拟这样变化
①“琴、瑟、琵、琶”的上左和“徵”的中下部件“王”最后一笔横变提;②“魅”的右部件和“籴、汆、褰、衾”的下部件的末笔捺变点;③“巽(撰、馔、噀同)”的上左部件“巳”的最后一笔竖弯钩变竖提;④“亲(榇同)、杀(刹、脎、铩、弑同)、条(涤、绦、鲦同)、茶(搽同)、新(薪同)、杂、寨”下部件“木”的竖钩变竖;⑤“恿”的上部件和“瞥(弊、憋同)”的上左部件中横折钩变横折;⑥“蓐、溽、缛、褥、耨、薅”中的部件“辰”以及“唇、蜃”由半包围结构改为上下结构;⑦“毂”的左下部件“车”上添加一短横。
专家:
虽然有根据但是没必要
“我个人坚决反对这样的汉字改革。”在记者采访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江苏省语言学会会长马景仑的语气果断坚决。他说,这样的文字“整形”他绝对会投上反对一票。
作为语言文字研究的权威专家,马景仑分析,专家倡导对44个汉字的写法上进行调整,主要是从强调汉字字形的来龙去脉角度出发,从造字的原理上,的确应该是改后的写法。但是,专家们应该更多地考虑到语言的应用性和社会性。这些文字已经使用了半个多世纪,早已深入人心,而且应用广泛,全国13亿人口都在使用。这样的调整会让人们无所适从,增加不少麻烦,甚至会变得一片混乱。
“语言文字的调整一定要慎重。”他告诉记者,如果没有重大的、特殊的情况发生,规范文字绝对不可以轻易改。如今进行这样的调整,其实是多此一举,没有任何价值。
中国书协理事、南京市书协主席、著名书法家孙晓云直言: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改。“文字只是一个符号,通用就行,什么体其实并不重要。”
孙晓云建议,如果改的话,两种写法即宋体字和我们现行的这种写法通用,就像英语的大、小写一样,“大写表示比较正式,小写比较随便,两种字体并存,我觉得可以相对折中一些。”
老师:
不太能接受像画蛇添足
“最好不改。”游府西街小学高级教师干露明确亮出自己的观点。“也许决定改写法只是一瞬间,但对于老师和学生来说,要适应这种改变有一个漫长的过程。”干露表示,汉字是一种符号,符号的意义是为了交流、记载的方便,突然发生这种变化让人不太能够接受,感觉是画蛇添足。她建议即使调整,也应该是在小范围内先进行试点,确实可以推广才进行正式推广;而在推广期间,也应该是让两种写法并存,有个缓冲期。
学生:
一旦没记住写错就糟了
“我觉得怪怪的。”小吴是高一新生,在网上看到44个汉字写法要改的消息后,她在QQ上把新闻贴给了十多个在线的同学。“大家都觉得没必要,因为汉字的改革本来就是有约定俗成这一条,既然已经习惯了,为什么要突然变化?而且变化并不大,特别容易混淆。”小吴说,现在大家都在静观其变。“我们江苏高考作文是错一字扣一分——万一错一个字就下降几千个名次,这损失可大了!”
“不会的,不要太担心。”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高考专家吴锦呵呵一笑,用这样的回答打消了人们的顾虑。他告诉记者,其实手写体和印刷体是有区别的,这次汉字写法的调整是针对印刷体的,并没有针对手写体。即便是高考作文中,学生仍然按原来的汉字来写,也不会有任何影响的。高考语文阅卷是不会太苛刻的,比方说,把“一撇”写成“一点”,这样也不能算成别字,毕竟学生的书写习惯不同,绝对不可能因此而扣分。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赵勇 毛丽萍 谢静娴 黄艳
编辑:
高欣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