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汉源“崩滑流”冲击波:危岩早已存在
2009年08月11日 02:2321世纪经济报道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根据其工程地质条件分析,这主要是因为工程的实施必然要对原有山体或坡麓进行大规模开挖,从而破坏了山体斜坡原有的安息角度,从而使山体失稳或具有潜在的失稳趋向。”范晓说。

中科院山地所成都分所博导、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滑坡专委会主任乔建平在去年的一次灾后调研中指出:四川省内受地震影响区域可能有2万-3万处危险区域,易形成滑坡和泥石流。都江堰-汶川的公路,以及大渡河沿岸的省道306,两侧已经是密密麻麻遍布泥石流高发地带。

在乔建平的办公室里,放了许多张1∶35万的汶川大地震震中区域地图,每一天都要更新一张,上面泥石流、滑坡、堰塞湖标注的红点一天天增加。

在泥石流形成的危险区域,最令人担忧的就是堰塞湖。今年入夏以来,四川当地的暴雨天气加剧了这种危险态势。

成都山地所暑期仍在值班的韦方强副所长称,“一旦雨季到来,不但会使堰塞湖处于高危状态,也将使地震造成的脆弱地段形成滑坡和泥石流。”

就在大渡河上堰塞湖事故之前,在四川省都汶公路7月25日发生了巨石垮塌造成大桥被彻底砸断的事故。

震后防御体系

“地震之后的次生灾害,一是由地震直接引发‘崩(塌)滑(坡)(泥石)流’,形成堰塞湖的威胁和水库险情等次生灾害;二是降雨特别是大(暴)雨,会加剧”崩滑流“规模,加大堰塞湖、水库、道路阻塞等次生灾害影响,这两类次生灾害产生都是一个灾害链过程,它在灾区叠加出现,会加重灾情。”韦方强表示。

“在地震灾后,包括堰塞湖、‘生命线’的道路交通反复中断等重点次生灾害危险点,应该有专人监测,监测人员到不了的地方,则要利用卫星、空中遥感等高科技手段来持续监控。”韦方强认为。

环保部去年的5月,曾经引发了《预防和处置四川汶川地震次生环境灾害实施方案》和《四川汶川地震灾区次生环境灾害防治监测方案》。其中提到的次生灾害重点是“确保核安全和饮用水安全为目标,突出抓好石油化工等高危行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填埋厂、尾库矿等重点污染源的监管。”

韦方强指,如果将地震之后重灾区以及波及区域的泥石流灾害作为防御重点,那么应该把公路作为防灾持久使用列为首位,力避潜在的灾害危险区,对靠山切坡脚走沿线或者长隧洞穿越。而瑞士的阿尔卑斯山公路就是这样的经验。

去年山地所5月份提交的一份方案中曾经建议:大致以摩托车半小时通达乡以上等级公路为准(15公里),将地震灾害山区分为就地重建和地震移民区。对于无法重建的城镇,可以考虑在其他低山地区异地重建,采取平山造地工程,人工开发出山区小平原。这样的工程可以根本消除未来山地灾害的危险。国家可收回震区的农民耕地,进行自然修复生态植被。

<< 上一页12下一页 >>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吴鹏   编辑: 缪汶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