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大陆 > 正文
南海一号海底穿针技术成高度机密
2007年12月23日 05:58深圳特区报 】 【打印

5月,沉井完全罩住古船

5月5日,“南海Ⅰ号”考古打捞钢沉井装船。随后运往打捞现场。沉井呈方形,长35.7米,宽14.4米,高12米,重达530吨,历时一个多月的设计和制造。

5月17日,“南海Ⅰ号”考古打捞钢沉井在“南天龙”的起吊下,经过4个小时的下沉和潜水员水下的定位,顺利地沉放到海底。经测量,沉井的右舷内壁离“南海Ⅰ号”古船右舷正好1米,标志施工人员精确地将“南海Ⅰ号”套在了沉井的正中央。随后,对沉井的4个边舱进行均衡灌沙。

7月5日,“南海I号”考古打捞沉井四周约7万方淤泥,在施工人员特别是潜水员的24小时监控下,经过抓斗船整整10天的作业,终于开挖完毕。

11月,36根底梁完成横穿

历经两个多月的风雨,“南海I号”工程人员在“南洋”和“南天柱”各吊一条大功率气升式抽泥管沿着沉井边24小时不停地对称抽泥下,于7月24日,终于使“南海I号”打捞沉井下沉到11.5米,达到预计的下沉深度,成功突破了“南海I号”考古打捞工程的第一道难关。

9月3日,经过工程人员十天十夜的艰苦奋战,“南海I号”第一根底托梁跟随着千斤顶每一段1.2米的拉合,整整对峙了8个小时,拉合了14次,顺利从沉井左舷穿过右舷,并在10毫米的误差内和梁孔对接,打响了“南海I号”打捞工程“海底穿梁”的第一炮,为下一步还有35根底托梁的穿引工作奠定了基础。

11月13日,经过工程技术人员特别是潜水员的60天苦战,将“南海I号”古沉船的36根底托梁全部穿引完毕,标志着在“南海I号”考古打捞工程中又取得一个阶段性的胜利,攻破了“南海I号”打捞工程第二道难关。

打捞工程自今年4月底正式开工后,多次受到南海海域西南风季节恶劣海况的影响,也造成了一定程度上的损失,但这些影响和损失都没有超出预计,码头主体结构稳定。

相关报道:

南海一号仍有五大谜团待解

南海一号古船舱不排除有完整尸骨(组图)

专家解读古船打捞价值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编辑: 张克侠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