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六问袁腾飞:颠倒史实时间顺序,您是不懂史料还是对岳飞别有用心? |
敢问袁老师,诸多史料表明岳飞是辞职在先,而建议立储在后,您是如何将两者混为一谈的?
|
|
岳飞这个人可能没受过正规的教育,不太懂得跟君主打交道。有才能的人往往脾气比较大,岳飞脾气就比较大,有一次上朝,他跟皇上说,早立太子,东宫虚悬不好。皇上还不到30岁呢,春秋正盛,着什么急立太子?皇上非常不高兴,说这种事不是你应该说的,你武将不该管这个,宰相都不管这事你管得着吗,打你的仗去。岳飞一听,你不听我的,爷不玩了。皇上就派人请他,对不起我说错了你回来吧,一次两次老干这个,皇上可不是生气了吗?
|
 |
岳飞的建议立储时间则是绍兴八年,《鄂王行实编年》卷五系于绍兴八年秋(按为九月岳飞入觐之时)。更何况,《续资治通鉴》卷118赵构与岳飞对话的时候曾经说过一句话:“卿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与也。”而且,《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也记载:“起复湖北京西宣抚副使岳飞,以亲兵赴行在翌日内殿引对飞密奏,请正建国公皇子之位人无知者及对风动纸摇飞声战不能句。上谕曰:“卿言虽忠,然握重兵于外此事非卿所当预也。”飞色落而退,参谋官薛弼继进。上语之故且曰:“飞意似不悦,卿自以意开谕之。”由此看来,岳飞是辞职在先,而建议立储在后。袁老师把这个次序搞颠倒了。
|
|
母爱是不顾一切奋不顾身的,如果说刘氏带走岳云、岳雷而改嫁他处,这点或许还有转还的余地,不过刘氏她并没有这么作,反而是抛下家人不管,放下自己骨肉而不顾。刘氏的做法是令山人无语。战乱或许真真正正的威胁到了刘氏,但作为一个母亲,做出这种事情怎能不叫人寒心呢?当岳飞从军之中得知此事后,其心中的苦又有多少人知道?
|
记得曾经李娃买了一件绸衣穿上,那个年龄的女人怎可能不爱美呢?作为一方统帅的夫人,穿一件绸衣又有何妨?成百上千件也是无妨的。但岳飞不愿意看到自己所爱之人穿上绸衣,或许是因为他知道北方的皇族们正在过着艰苦的生活,所以岳飞希望自己的妻子不要贪图享乐。这本是一个非常霸道的条款,可李娃最终答应自己的丈夫,从此以后也不再穿绸衣了。而且虽然岳飞扬名天下了,锦衣玉食的生活也是可以过得,但岳飞却没有这样做,反而是吃着粗茶淡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