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开发新疆的特殊道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2009年07月07日 17:38《中国现代史》2008年第3期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二、新疆兵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伟大创举

(一)新疆兵团是建设道路探索中的组织创新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既不是现役部队,又非一般的经济组织,它是执行屯垦戍边历史使命的特殊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组织。这一独特的社会组织形式,集中了不同的产业部门,形成了三大产业的梯度分工;有完整的教育、科技、卫生、体育系统;拥有自己的公安、检查、法院、司法、劳改监管系统及武装警察部队,构建了“生产、生活、军事”三位一体的组织模式。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兵团实行计划单列。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确是一种绝无仅有的社会组织形式,从宏观上分析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一项制度创新,从微观上理解是兵团人的管理创新。

从兵团内部的组织机理分析,兵团自成立之时,就保留了人民解放军原有的师、团、营连、排体制,传承了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既有民主制度,又有统一意志,具有体制上的优势作用,能够做到政令统一、集中人财物,达到规模效益。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兵团具有较强的“寓兵于民”色彩。20世纪50年代,兵团就形成了一支1.4万人的武装部队。60年代初,又组建了一支武装民兵队伍。1965年以后,组建了466个值班连队,并有炮兵团、坦克团、骑兵、机炮、工兵、通信等兵种。随着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兵团的武装事业已发展为武警、预备役、基干民兵三位一体的富有兵团特色、适合新疆特点的专业门类齐全、装备优良的武装体系。

兵团这一组织形式一方面与地方行政区和军事管辖区有着区别,另一方面与历代中央政权在西域的屯垦戍边也有明显的区别:

一是性质的不同,古代的屯垦戍边是封建国有制的一种政治、军事和经济组织形式,屯垦戍边军民是依附于封建王朝的农奴。而兵团的屯垦戍边则是社会主义国有制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社会组织,军垦职工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参与各项事业管理,劳动积极性较高。

二是管理方式不同,古代屯垦戍边实施封建社会的军事化管理,从事单一的农业经济;而兵团实行民主科学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机器和技术,以农业为核心,采取多元化经营,拥有齐全的产业部门,在不断优化产业结构的基础上,着力提高经济效益。

三是规模、发展不同。古代屯垦戍边的发展,决定于封建王朝的国力和统治者的重视程度。西汉时,新疆屯田人数达2万余人,唐朝达5万余人,清朝(1840年以前)达12.67万人,屯田20万公顷[14]59。而兵团屯垦则是在国家和自治区的大力支持下,依靠自身努力,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基础和发展潜力。正因为如此,兵团由刚成立时的17.5万人发展成为如今的256万人。特别是兵团与地方的不断融合,形成了互相促进的“双赢”态势。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姚勇   编辑: 梁昌军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