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失成败需重审:研究学者们眼中的孙中山
2009年06月28日 18:57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0位网友发表评论

青年史学者黄卧云在检讨“国民党为何错失宪政转型的最初良机”时,否定了教科书上的观点,不认为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没有一个有组织、有纪律的政党。他提出,在孙中山把临时大总统的职位让给袁世凯之前,丧失了制定一部优良宪法的特定时刻。他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此时没有想到利用宪法解决统一问题,占据了革命者头脑的思想是以权力和武力统一的思想。”

黄认为,把民主共和政治在中国遭遇的所有挫折与失败归之于人民不觉悟,是一个历久常新的论点。孙中山坚持在实行宪政之前必须经历“训政”阶段,就是因为他坚信中国人民奴性已深。他埋怨他们只会盼望出现真命天子,而不是奋起革命,争取自己当主人,因此要由“先知先觉”的革命者对他们加以指导,强迫他们做主人。因此,黄批评孙中山把自己的领袖地位当成正确的化身。“二次革命”失败后,孙更加坚信自己才是惟一正确的方向的代表,新组织的中华革命党只能绝对服从党魁的主义,孙的理由是:“服从我的革命,自然应该服从我”。通过建立一个受他绝对控制的党以实现宪政理想,便是晚年孙中山矢志不渝的事业。

黄认为,孙中山设计的治国机器也是以集权为基本特征的。他的“驾乎欧美之上”的“破天荒”的政体方案是两种集权的重叠,即国民大会的集权和中央政府的集权。

黄的结论是:“这个时期的中国革命者是推翻满清王朝的英雄,却还不是带领中国走上宪政道路的领袖。革命失败,与其说是因为阿Q们不理解革命,还不如说是因为精英们不理解宪政。”

美籍华裔史学家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一书中考证了孙中山和袁世凯对待日本于1914年提出的侵犯主权的“二十一条”的态度,得出结论:孙、袁二氏俱对议会政治绝望,认为非个人独裁不能起民于水火;政治独裁,二人均有“非余不可”之心,为国为民而不择手段,“小德出入可也”;袁之在全国,孙之在一党,已形成“拥有无限制权力”之领袖。

2003年,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档播出电视剧《走向共和》,个中诠释历史人物的全新视角让该剧在大陆轰动一时,不只获得极高的收视率,也引发观众和专家学者的热烈讨论。而孙中山第一次在大陆历史剧中以个性极丰富的人物形象出现,其人性化(而非神化)面孔与前人迥异,观众评说复杂,乃至有人说这一形象是“另类”孙中山。

可以说,时至今日,孙中山不再只是官方的政治符号和民间的政治偶像,作为一段大历史中的关键人物,其精神遗产在全方位、深入研究和大胆解读中开始突破漫长的“遗训遗言”阶段,有了全新的内容,并发挥微妙的政治影响力。

(来源:《凤凰周刊》2005年第7期(总第176期)出版日:2005年3月5日 )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0位网友发表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王永治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