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与繁荣之源:萨尔茨堡的盐
2010年01月08日 14:06 】 【打印共有评论0

盐河(Salzach)优雅地蜿蜒流经该市,是几个世纪以来运输“山上的黄金”的重要通道。这一高利润的买卖从多瑙河一直延伸到亚得里亚海。

甚至凯尔特人和罗马人也知道该市南面邻近哈兰地区(Hallein)的顿恩伯格山(Dürrnberg)有丰富的盐矿储量,而且他们拥有把盐矿用作商业用途的技术秘诀。早在罗马时期就有一条“盐路”从现在的麦斯格兰(Maxglan)郊区通往同样有丰富盐矿的莱亨哈尔(Reichenhall)。遵循传统,萨尔茨堡的宗教创始人沃尔母斯大主教圣·鲁沛尔特(St. Rupert, Bishop of Worms)的肖像画里总会有一桶盐,他则被尊称为“盐之恩主圣人”。大约在公元700年,他从拜仁大公特奥多二世(Theodo II)那里得到了莱亨哈尔附近盐泉区的相当大的一块封地,用来建立他的主教辖区。

接着的500年里,哈兰地区生产的盐成为市场的主导者,并奠定了快速发展的大主教辖区富足的经济基础。而当时的大主教艾泊哈尔特二世(Eberhard II)(1200-1246)无论在教会上还是政治上的成就,包括建立副主教辖区和扩充萨尔茨堡的领土,都对盐贸易的兴旺起到积极的作用。

盐贸易带来的利润对于该市和该州的防卫也是至关重要的:萨尔茨堡大主教里昂纳德(Leonhard of Keutschach)(1495-1519)因此能够“报答”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一世(Maximilian I)(“最后的骑士”),使萨尔茨堡在马克西米利安大帝一世与巴伐利亚的争端中保持中立。这样一来,里昂纳德大主教就可以摆脱争吵,专注于改造霍亨萨尔茨堡大城堡,使它成为萨尔茨堡的敌人难以征服的堡垒。

大主教伍尔夫·底特里斯(Wolf-Dietrich of Raitenau)(1587 – 1612)梦想把萨尔茨堡建设成阿尔碑斯山北面“日耳曼的罗马”。在他统治期间盐贸易达到历史顶峰。

这样,盐贸易的收益为该市巴洛克式建筑的辉煌奠定了基础。没有这些资金,眼前我们所景仰的这些气派的教堂,宫殿,喷泉和广场都只能是幻想。颇具讽刺意味的是,使这位专制暴君最终没落的也是由于盐。1611年,巴伐利亚大公马克西米利安与大主教伍尔夫·底特里斯就盐的通行税问题发生争执,伍尔夫·底特里斯下令封锁所有运盐必经的路口。随之而来的“盐的战争”以萨尔茨堡大主教的出逃终结。而他被巴伐利亚军队俘获并囚禁在霍亨萨尔茨堡大城堡内,最终于1617年在堡内死去。

而使萨尔茨堡免受30年战祸之险则全靠老练的大主教帕里斯·诺德雷昂公爵(Duke Paris Lodron)机敏的外交手段。凭籍强硬的手腕和精明的谈判技巧,帕里斯·诺德雷昂在敌对时期领导萨尔茨堡度过暴风雨,令该市和该州成为安全的天堂。盐的贸易收入在这里再次起到关键作用,使帕里斯·诺德雷昂能够把城里城外的防御工事修整到“武装到牙齿”的地步,有能力面对任何的攻击者。现在令我们啧啧称奇的建筑 — 壁垒,城垛和高塔,在那时侯可是起到了性命性命攸关的作用。

许多个世纪以来,盐作为一项出口产品对萨尔茨堡的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总产量的三分之二通过盐河往外运输。在劳芬(Laufen)和欧本多尔夫(Oberndorf)地区就出现一种叫船上神枪手的保镖公司,专门保护贵重的货物免受劫匪抢掠。这样的战斗现今作为民间故事被搬上舞台,如盐河上的“海盗战”每年都吸引成千上万的观众。在萨尔茨堡城中的法郎兹斯基城堡(Franziski-Schl ssl)的城垛和城墙仿佛在给我们讲述古时的一幕:锐利的眼睛,可靠的武器,于城堡之上俯览监视山脚下迂回的小路上大量的食盐运输。

萨尔茨堡一开始就是贸易中心。由于地处阿尔碑斯北麓优越的地理位置,正好位于国际贸易路线的交叉点上,萨尔茨堡很快就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据历史记载,萨尔茨堡在公元1000年的时候是各种各样商品的集散地,十分兴旺。这有许多原因,而盐贸易功不可没。现在老城中心的“老市场”(Alte Markt)过去一直是该城的集市和商务中心。除了鸡蛋,牛奶,鲜花和家禽市场,以及盐河旁边的鱼市场外,不可不提的还有位于现在的赛蒙特-哈夫纳街(Sigmund-Haffner- Gasse)和老市场之间的“盐市场”,那里曾是当时本地居民和远方客商聚集的地方。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