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日本对占领区盐业的掠夺
2010年01月07日 15:10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三、掠夺的直接恶果

日本侵略者的强盗式掠夺,不仅使盐池损失了大批资源,而且对生产和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破坏。长期以来,秦、晋、豫等省的食用盐都仰赖河东盐池供应。日占期间,因日本侵略者对潞盐的控制和掠夺,食盐的供应大幅度削减,据统计,1937年实放潞盐472956担,1938年减少到133545担,1939年则仅有65担。因盐池生产的特殊性决定,一般是头年产盐,次年才供应市场。故1938年所供之盐,系1937年所产。1938年没有产盐,1939年即几乎无盐可供。结果不仅邻省因此得不到最低限度的食盐供应,常常被迫淡食。就是产盐的山西省也不得不组织力量到外省运盐,以解不时之需。驻在山西的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就曾设置“山西民盐运济处”,专负运甘盐入晋之责。该机构的工作直到抗战胜利后方才结束。在食盐供应极度紧张的情况下,一些过去被政府禁绝的不能食用的土盐。私盐也准煎晒,征税行销。

日本侵略者掠夺盐池破坏了正常的生活秩序,使潞盐生产受到了毁灭性打击。河东盐池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到抗日战争爆发之前已经有了相当的规模,在1928年、1929年的兴盛时期,盐池共有盐场64家,临到沦陷前夕,也还有44家。运城沦陷期间,盐场主不堪忍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和掠夺,纷纷携资外逃,一些盐场相继停业,解池盐场中、西两个分场的晒畦几乎全部荒废,盐工也被迫远走他乡。抗战胜利后的统计数字表明,“到1945年底解畦荒畦高达459号,占全池盐畦总面积的六分之五。1938年盐池全年没有产盐,1939年仅产盐5416吨,不及正常年份盐池产量的十分之一。就是日占期间生产情况较好的1941年,产量也只有23417吨,仅有正常年份产量的一半。

在盐池面积缩小、潞盐产量下降的同时,盐池各场资本家的资本也在迅速减少。1937年底,盐池各场的资产总计约为800万元,经过日伪的抢劫和长期的掠夺之后,到日寇投降时,所剩下的就很有限了。如盐池有名的盐场卞合兴,在日军侵入以前,大约有资本十几万元,日军侵入以后,资金便逐年下降,到抗日战争胜利时,盐池各场基本上都没有继续维持生产的能力,整个盐池生产奄奄一息。

“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在日占期间,河东盐池掠夺与反掠夺的斗争始终没有停止过。运城沦陷前,盐场职工便自动组织起来,在盐池附近群众的配合下,抢运一部分食盐出池。盐池沦陷后,盐工反对掠夺抢运食盐的斗争继续坚持。据国民政府盐务局统计,在1938年6月至1940年7月的26个月中,从盐池抢运出的食盐就达22.634吨。此外,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武装,经常活动在盐池南面的中条山、吴村、庙前一带,伺机打击敌人。盐工则利用其特殊身份为游击队提供情报,以便游击队出动武装袭击盐警,使盐警处于内外夹击之中。一些盐工还走出盐池,直接投身于抗日武装斗争的洪流中。他们组织了自己的游击队,活动在盐池周围,在打击伪盐警的同时,配合八路军。游击队的抗日活动,为民族解放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 上一页1234下一页 >>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石立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