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是怎样走上神坛的?——民间起义:草根研究者炮轰阎崇年系列之三

袁崇焕是不是民族英雄?
    这个问题在很多人眼里早已不是个问题,乍一提出来,难免会挨满头的板砖,尤其是在金庸先生的《碧血剑》问世之后,《袁崇焕评传》的如椽大笔,让这位坐守孤城的文官统帅一跃成为比拟岳武穆的英雄人物。
    然而,这世上偏就有些不合时宜的人物,在网络的角落里,抱着一本本原始史料,一边在故纸堆中求根底,一边在网络上为他们心目中的历史真相鼓与呼。
    实话实说,向袁崇焕挑战,向满清官修的《明史》挑战,甚至向现实中的阎崇年、金庸等文化名人挑战,本身都难于上青天。无论你手中的资料怎样的可信,无论你的论证怎样的无懈可击,无论你的态度怎样的谦恭,坐拥话语权的“专家”只需高姿态地划出专业要求,专业期刊发表文章等等道道,你就只有徒叹奈何了。
    对此,我们只能说一句:历史,不是谋生的饭碗,它是活生生的真相!进入论坛

我们时代对于一个人物的评价,往往讲究“盖棺定论”,按理说,袁崇焕身死之时,他一生毁誉也该论定了,然而,改朝换代之后,他身后的评价却从盖棺时的“误国之臣”变成了“中流砥柱”,这不是很荒诞吗?【参与评论

为提高有关袁崇焕讨论水平,网友capo1234筹备了袁崇焕网络资料库供分享交流。该资料库主要收罗与袁崇焕相关的史料、书籍、论文、图片等,其内容丰富的程度,即使是专家恐怕也要为之乍舌。 【点击查看

网友所作描述袁崇焕功绩的对联

徐石麒于南明弘光年间所上的反对与清廷议和的奏疏中,概述了袁崇焕作为军事统帅时的事迹。他说袁崇焕是“阳主战”、“阴主款”,并且以杀边帅毛文龙为向敌人示好之信,而崇祯不同意议和,所以袁崇焕便邀后金军进攻,以胁迫崇祯议和。袁崇焕在蓟门先款待敌人,后来后金军半夜潜越入关,袁崇焕并不堵截,而是尾随殿后,所以崇祯才杀了袁崇焕。阎崇年说崇祯杀了袁崇焕是自毁长城,不过计六奇所著的《明季北略》中却说,袁崇焕杀边帅毛文龙之举,才是如秦桧杀岳飞一样的自毁坏长城:

“崇焕捏十二罪,矫制杀文龙,与秦桧以十二金牌矫诏杀武穆古今一辙。”查看详情

“袁崇焕案”在崇祯朝本是定案,但清乾隆时却发生了变故。乾隆钦定的《明史》里突然多出了“反间计”的记载,于是“袁崇焕案”便又有了新的解读。整个案情可谓来了个惊天大逆转。于是,袁崇焕由误国的罪臣变成了蒙冤的忠良。在这番逆转之后,崇祯成为了中反间计而误杀忠良的昏君,明朝整个朝廷也因阉党复仇陷害忠良成了奸党当道,完全符合了“主暗政昏”的评价,这样的解读不免流露出几分王朝更替的气象。但是,袁崇焕是否是忠良?《明史》中的“反间计”又是否存在?这些问题不经考证,原只是一家之言,可惜经过金庸、阎崇年等名人的渲染,这本经不起推敲的说法,反倒深入人心了。 【查看详情

关于袁崇焕功罪的争论,从明清时期一直延续至今,依然存在着争论不休的“挺袁”和“倒袁”两派。

倒袁派以草根为主,多是依据各种史料证据中袁崇焕寡谋、损兵、丢粮、不救、议和、献媚、暮气、资敌、斩帅、纵敌、败阵、苟且等劣迹对其提出质疑。

挺袁派中不乏名人,如康有为、梁启超、金庸、阎崇年等,挺袁派的套路则多以《明史》为依托,一再提及《明史》中许多尚存争议的事件鼓噪氛围,其中最为犀利的就是“反间计”和“冤杀”,最后再抒发悲凉之情以博取同情。

本文要提出的观点是,希望挺袁派先放下《明史》的思维定式,暂时不要忙着抒情,静下心来,去仔细倾听一下倒袁派的观点。如果发现有不同意的地方,可以按照实证的思路提出异议,力争用可靠的史料驳倒那些质疑,这才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方式。 【查看详情

在近代研究袁崇焕问题的人中,阎崇年、金庸可谓是《明史》派和抒情派的集中代表,其力作《袁崇焕传》、《袁崇焕评传》更是以转述并加注《明史》为基本形式,并集各种抒情于大成。

不过《明史》成书于清乾隆年间,正是文字狱盛行之际,所以其中的错误和曲笔极多,笔者才疏学浅,随便拣选了《明史》几段对史实篡改和歪曲之处,不想这些谬误,以“学术”自诩的阎教授几乎是照单全收。不过因篇幅所限,无法尽述这种谬误,如各位读者有兴趣,大可将《明史》、阎崇年的相关著作与明朝的实录、奏议等原始资料对照阅读,其中荒诞不经之处,自然一目了然:【查看详情

一位明朝的督师,金庸笔下炮毙努尔哈赤的“英雄”,却在他的“仇人”子孙乾隆皇帝的治下,变了评价、变了经历,甚至变了容貌。有趣的是,这位皇帝可是连自己父祖的书都毁禁的爱面子人物,请问,他图什么?【参与评论

清乾隆年间现世的袁崇焕像

袁崇焕死后两年所“写”书法作品,收录于金庸《袁崇焕评传》中。

明人的记载中袁崇焕很丑,当时的大学士钱龙锡在崇祯三年的折子中称:“崇焕初次陛见时,臣见其容貌丑陋,退谓同官,此人恐难胜任”,这个折子是《崇祯长编》里有记载的,钱龙锡敢和皇上这样说,说明袁崇焕长得丑,应该是大家都认可的。那么到底有多丑呢?明人张岱在《石匮书后集·袁崇焕列传》中称:“袁崇焕短小精悍,形如小猱,而性极躁暴”,就是说袁崇焕个子很矮,长得像只猴子,并且性格暴躁。

现在网络上流行的袁崇焕的画像,皮肤白皙,容貌俊美,但画像上却写明画像作于乾隆戊寅年。乾隆年间的人,如何得知袁公相貌?就算考证史书,上述的记载怎么视而不见? 【查看详情

阎崇年《袁崇焕传》援引朝鲜译官转述袁崇焕自己吹牛的话,力证努尔哈赤死于宁远之战,金庸《袁崇焕评传》也持此论。我们假设努尔哈赤确实在天启六年正月进行的宁远之战中被袁崇焕打死(或者是重伤),那么这样的一个“死人”,却在四个月以后的天启六年四月,远征蒙古喀尔喀部,创造了死人远征的神秘事件,岂不是一大历史灵异奇观?

金庸曾经写过《碧血剑》和《袁崇焕评传》,其书页前印有“袁崇焕书法”,内有条幅一帧,文曰:“心术不可得罪於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壬申冬月袁崇焕。”字作草书,无袁崇焕印鉴及收藏者题跋及钤印之类。不过很不幸,如果这幅字是真的,那肯定是袁大人死后两年写得…… 【查看详情

归根到底,清方有关袁崇焕的材料与明朝不同的,无非多了一个“反间计”的记载而已。如果说《国榷》连翰林院编修,右佥都御史这种程度的复官都不厌其烦地记录下来,却单单漏了督师尚书的大冤案昭雪,恐怕没有什么道理。再说了,弘光时的“昭雪”多如牛毛,当年逆案中的人大半都“翻案”了,恐怕也没什么值得高兴的。

总而言之,南明为袁翻案的说法,源头既少,又都是孤证,互相之间冲突矛盾,和现有的其他大量史料更存在着严重的兼容问题。从一般的逻辑上来说,即使我们无法完全排除这种可能性的存在,但至少应该从理性上更倾向于相反的说法,直到有更多的证据可供评估。 【查看详情

这个故事有一个关键的重要作用,就是在袁崇焕被不切实际的拔高成为明朝“中流砥柱”的时候,让崇祯由于“昏庸”而自毁长城,让人感觉明朝是自取灭亡的……这样,后人在惋惜明朝灭亡的这段历史时,自然会把责任都推到崇祯身上,对明朝的惋惜和依恋就会立刻淡化,甚至有人会痛恨崇祯这个“自毁长城的亡国之君”,如此一来崇祯反倒成了唾骂的对象。这是满清御用文人之所以要在文字狱的时代捧出袁崇焕的核心理由和用意。[【查看详情

很不幸的是,只要我们跳出金庸等“大师”的考证,真正回到严肃的历史记载,就会发现,袁崇焕的赫赫战功没有几条不含水分,既然是这样一个“英雄”人物,后金又有什么必要搞那个“蒋干盗书”式的反间计呢?【参与评论

⊕ 凤凰调查
在你眼中,袁崇焕的历史形象是什么样子的?
中流砥柱,含冤蒙难
乱世枭雄,独霸一方
眼高手低,误国误己
国之庸臣,玩寇自重
大奸大恶,叛国元凶
你认为清朝官修的《明史》可信度如何?
毕竟是官修正史,内容应该还比较严谨。
虽然是官修正史,但还是有很多避讳吧?
难说。
虽然是官修正史,但是可信度要看具体情况。
我觉得完全不可信。
阎崇年、金庸对袁崇焕的见解是否值得商榷?
金庸和阎崇年都的作品都是照搬《明史》。
他们的历史功底都很深厚。
他们对历史了解很多,但恐怕不见得都正确。
阎崇年学术水平很一般,所以出了许多错误。
阎、金对袁崇焕只是认识偏差,非故意吹捧。

我们大家都知道,朝鲜是全人类最诚实的民族,朝鲜人曾经考证出端午节起源于朝鲜,“四大发明”中有“三大”是朝鲜的,这充分证明了朝鲜人“永不说谎”的民族性格(此处是反讽,怎么有人就看不出来?),所以朝鲜《春坡堂日月录》关于努尔哈赤因为宁远之战伤重而死的记载,虽然是孤证,却最为可信,有力地驳斥了网络上一些朱明遗孽说什么明清史料都不载努尔哈赤死于宁远之战的无耻谣言。而努尔哈赤用原产日本的“影武者”计策,令后金渡过了其死后最危险的时期,真不愧一代枭雄! 【查看详情

当时的大炮实际上威力并不怎么大,像袁崇焕吹嘘的“糜烂数十里”更是无稽之谈,他的“大炮坚城论”也不见得怎么可靠。大家可以计算一下,在古代万人野战中,要多少门大炮同时应用,才能在与敌直接接触前,给予沉重打击?500门~2000门!即使是明军最辉煌的时代,也从来没有万人军团配备超过300门火炮(海军除外)。所以说在古代,一支部队的战斗力绝对不是城池坚固、火炮数量决定的。当时的火炮旨在提供远程杀伤力、攻城而已,与其花钱筑城,还不如把钱花在提高部队战斗意志上。 【查看详情

历史学家通常把皇太极于崇祯二年(1629)的第一次入口征掠称为“己巳之变”。而这一历史性的事件,恰恰发生在袁崇焕出关后。袁崇焕先处理了宁远因为欠饷而致的哗变,然后修城堡,清兵额,统事权。又假意召皮岛总兵毛文龙议饷,于双岛以尚方剑杀之,并收编其统辖的东江镇部队。与此同时,袁崇焕又积极与皇太极展开第二次议和,双方往来书信络绎不绝。不想,皇太极于十月二日突然起师伐明。这一次,金兵不再硬攻宁锦,而是取道蒙古,破长城隘口而入,直捣内地…… 【查看详情

皇太极与袁部战于北京广渠门外的兵力史无明载。于是金庸大笔一挥曰“十万”,他似乎不知道袁对阵的只是金兵一翼,甚至没有遇上皇太极。汤纲、樊树志等则把整个后金入寇的人数定为“十万”,阎崇年论及此事,蒙混过关曰“数万”。正因为如此,才会有袁崇焕“九千抗十万”的神话产生的基础。实际上,不仅袁崇焕在北京城下打了败仗已为史家所论证,就连十万这个数字也是臆想,因为入关的后金军作战甲兵总数不过1万3千,加上后勤、杂役、差夫、包衣、民工等等,总人数也不过2万5千人。 【查看详情

如果说袁崇焕因为私下议和、擅杀边帅遭千刀万剐是千古奇冤,那么以一介之身,领二百孤军深入辽东、朝鲜抗击后金,又被袁崇焕矫旨谋杀的毛文龙,岂不是冤上加冤?难道只因为袁崇焕名气大,就可以罔顾事实吗?【参与评论

岳飞因为朝廷和金议和,先上疏抗议,后愤然辞官。而袁大人千方百计想议和,后金都没打招呼,他就厚着脸皮去吊丧,这是连朝鲜都认为是耻辱的事情,后来他还想说服决不妥协的崇祯议和,还说“和为旁著”,回援京师都不忘带翻译官。

岳飞从不向权臣妥协,且爱兵爱民如子。袁大人不仅声称要以“三千两”白银贿赂权臣打通关节,还为魏忠贤修生祠以阿谀奉承,而在“宁远大战”中他将军民粮草置之不理任由后金杀掠,死伤数万。 【查看详情

在袁崇焕的指控里,“以谋款则斩帅”是同时被指控两项罪状,一是“谋款”,二是“斩帅”,所谓“谋款”就是私下密谋与后金议和,所谓“斩帅”就是谋害了毛文龙。“以谋款则斩帅”加到一起就是指控他因私下与后金议和所以谋害了毛文龙。因议和而杀害边帅的情节,与秦桧谋害岳飞实在是太相似了,所以后来明末的史学研究者都对这一情节特别留意,并形成了主流。然而,阎崇年却在与明朝许多历史学家、当事人、以及官方文件上的观点明显冲突的情况下,声嘶力竭地为袁崇焕辩护,若是在当时一定是标新立异的典型,只不过现在许多人对袁崇焕的评价都来自《明史》,体现的恰是清朝一方的观点。 【查看详情

有人说袁崇焕获罪是因为阉党余孽的集体反扑,但这种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因为,卖粮资敌、纵敌长驱、平辽到京、潜携喇嘛入城这些都是赖不掉的实罪,并无经过污蔑的痕迹。唯一与钱龙锡有关的斩帅,最终确定也是袁崇焕主谋。而后来的“翻逆案”则主要针对钱龙锡,当时袁崇焕已经议定死罪,《国榷》、《明史》等都认为群小翻逆案是在钱龙锡下狱后。而且,明朝记录也显示,袁崇焕被捕之初崇祯并没有认为他罪大恶极;审理过程中崇祯还曾经说过要审明之后让袁崇焕再去边塞立功,也从侧面证明审理的过程中还算正常。最终袁崇焕定罪之后,还是崇祯开恩不杀他的直系亲属,仅只流放。 【查看详情

《明史·袁崇焕传》记载:“(崇祯)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仅这一句话,就是漏洞百出,且不说当时没几个人给他喊冤,就说这刑罚和“家无余赀”的说法,也是无耻得很。现藏于厦门大学善本室的明朝查抄袁崇焕家产的原始记录显示:仅袁崇焕家乡兄弟携浮财逃走之后留下的不动产就价值白银5000余两,更不要说其他盐本之类,府县无从核查,以当时经营盐业的暴利而言,这笔财富想来也小不了。 【查看详情

袁崇焕主要的负作用是改变了1628年关外的有利形势,在他出关以前,后金由于小冰河期造成的饥荒而没有粮食吃,窘迫得向朝鲜要粮食,恳求辽西的王之臣和辽东的毛文龙谈判求和都遭到拒绝,向前攻不破关宁防线,后面又有辽东毛文龙的牵制而不能绕道蒙古,非常困难。可袁大人出关后,不仅杀毛文龙毁东江镇,还私下与后金议和又借蒙古部落之手卖粮食给后金,让其安然绕道蒙古,使“关宁防线”彻底报废。 另外,袁大人消耗在“宁锦防线”上太多的资源,不仅导致了蓟镇无法加强而被后金突破,还导致了其他几个北方军镇的军饷无法如数派发,灾民不能得到及时的赈济,间接导致了诸如李自成这样流民和溃兵相结合的起义,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查看详情】【网友质疑文章

看过《明史》的人,有可能知道袁崇焕斩毛文龙的十二罪,并因之将毛文龙视作罪有应得,但是,我们不得不问一句,既然毛文龙的东江军在辽东的牵制可有可无,那么,为什么他一死,后金就甩开了宁锦直入关内了?【参与评论

孤山大鹿岛上的毛文龙碑亭

菊花岛,原为觉华岛,宁远之战,因袁崇焕决策,此地明军覆灭。

本文为明朝原始史料摘录,如当时的圣旨、奏报底本,这种东西与清朝官方删节的《明史》哪个更可信,可由各位读者自择。当然,由于标点费神,可能有些错漏,各位读者可自行选择其中的数字钻研。不过千万不要嫌这些十、百为单位的斩获寒酸,因为袁崇焕的“宁远大捷”斩获也只有满桂将军违反袁崇焕将令出击抄掠所得的200多首级而已,而在清朝一方的史书记载,此战损失连带伤者也不过500人。反观毛文龙,以二百孤军深入敌后,收容辽东遗民数十万,与袁崇焕红衣大炮的“大捷”孰优孰劣? 【查看详情

《大明熹宗实录》卷三十八天启七年四月第4022页上,记载著“毛镇援丽截奴,三战三捷,已困奴与银杏江矣”,并对毛文龙作出了很高的评价,是“力遏狂锋之毛文龙”,这是对毛文龙在丁卯之役表现的评价。丁卯之役,满清派出八万大军,可见其对东江镇的重视程度。当时朝廷严令袁崇焕支援,袁崇焕都找各种借口不去,派9000人到三岔河做了做样子。而袁崇焕这时候正在忙什么呢?就在这同一页上,记载着“巡抚袁崇焕疏颂魏忠贤功德请于宁前建祠”,这种对比够不够鲜明? 【查看详情

在袁崇焕扬名天下的宁远大战中,后金轻而易举地在袁崇焕管辖下的右屯和觉华岛获得了大批粮食,并占领了宁远以外的所有城池,兵力甚多,损失也极小,长期作战完全没有问题,而努尔哈赤又没有如某些人臆想的那样被炮轰死,但后金退得极为仓促,在宁远外打了两天就走了,若是只为了这两天的进攻,又何苦发动这次行动?显然不得以而为之,这个“不得以”正是毛文龙在后金大后方的疑兵。 【查看详情

我们以什么为标准品评历史人物和事件?以笔者之见,我们不妨从古今一致的部分着眼,由此可以超越时间的局限;从各民族一致的部分着眼,由此可以超越民族立场的局限;从敌我双方一致的部分着眼,由此可以超越敌我立场的局限。我们越是去追寻这些不同价值观的一致处,就越是能摆脱具体的限制,越是能得到经得起时代变迁,族群改变,立场变化考验的结论。而这结论也因而越能得到更大的认同,对我们也有更大的参考价值。一句话,我们应该基于一种普遍的价值观来评价历史人物。世界上是否存在被普遍认同的价值观或者说道德?当然有。谨列数条如下:

“诚实是一种高尚的品格。”

“要遵守律法。”

“不可谋杀人。”

“定罪要有证据。”

“审判要公正。”

“遵守(权力的)契约是一种基本的原则。”

“不可造谣诬陷同僚。”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为英雄下一个定义恐怕很难。但我认为英雄起码要有基本的人格。而从人格而言,即以斩帅而论,袁崇焕已然当不得“英雄”二字。 【查看详情

说袁崇焕对清朝的贡献确实有些反讽,但也并非完全不合史实。因为袁崇焕在辽西雄心勃勃的堡垒推进战略,虽然没把后金打垮,却把明朝虚弱的财政拖垮,间接导致了明朝的灭亡,给清朝后来捡便宜提供了便利。【参与评论

⊕ 系列专题
草根研究者炮轰阎崇年系列之题引
草根研究者炮轰阎崇年系列之一
草根研究者炮轰阎崇年系列之二
草根研究者炮轰阎崇年系列之三
草根研究者炮轰阎崇年系列之四

乾隆的文字狱很变态,从乾隆四十年至四十七年的八年内,全国各地就查禁了2621种书。连他父亲和祖父的书都不放过,可见乾隆的心胸之狭小,对虚名之看重,简直达到了匪夷所思的程度。那么,在乾隆时期的文字狱里,怎么可能让一个打死了努尔哈赤、抵抗过皇太极进攻的明朝将领在伪史里成为一个异常高大的形象呢?这本身就很诡异……

其实袁大人异常高大的形象是满清御用文人作为讨好乾隆这个自大狂而编造出来的那个“反间计”之陪衬。这个虚构的“反间计”则是要迎合宣传满清入关顺理成章这个主题,而这个主题是以宣扬满清统治合法性和稳固满清反动统治为宗旨的,这也是满清搞了几十年文字狱的真正目的。 【查看详情

黄仁宇也认为明帝国首先是经济崩溃,其后才是政治崩溃,由此我想大家可以理解为什么明朝末年各军皆欠饷了,其实别说军队,就是明朝藩王的年俸,明朝政府也是长期拖欠的,尽管拖欠军饷很恶劣,但是不得不说在那个时期,这又是无可奈何的很正常的现象。理由很简单:朝廷没那么多钱。在这样的条件下,崇祯加派辽饷,勒紧裤腰带从内帑里拨银给袁崇焕保证实发,而袁崇焕却在夸口“五年平辽”之后,让后金军跨过了他蓟辽督师的防区,破天荒地突入关内,如果我们是袁崇焕,有没有脸推卸责任? 【查看详情

讨论这个问题,主要因为很多人认为袁崇焕迫于满清强大的力量议和是缓兵之计,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事实是议和才是满清的缓兵之计,因为满清在入关之前,八旗满洲有丁55000左右,八旗蒙古成丁更不会超过20000,汉军则极少,所有军队总数也不过7、8万人,而袁崇焕坐拥大明朝唯一一支能够全额发饷的20万关宁军与正饱受饥荒蹂躏的“强大”后金议和,与其说他是在谈判,不若说他是在纵敌!请问,这样的力量对比,莫非满清军队都是超人吗?就算他们是超人,毛文龙在东江送给朝廷通过重重检验的几千颗首级都是谁的? 【查看详情

问:为什么要说“宁远大战”袁是独自“抗命拒敌”?

答:《明史·袁崇焕》是这么说的,不过其他史书的记载则是上至皇帝、兵部尚书,下至战区司令阎鸣泰,个个都要固守宁远,也不知道哪个在撒谎。

问:为什么“宁锦大战”后袁会被解职?

答:后金攻朝鲜,朝廷命他救援,他死活不出兵,这种举动令朝鲜及各部蒙古对明朝失望之极,纷纷投靠后金……

问:为什么袁一上任后金就破关了?

答:他一边裁汰兵额,一边以后金军即将西进为名,将蓟镇兵力调到辽西,使得蓟镇兵力薄弱至极。

问:为什么“强悍”的关宁军只会守城,不敢野战?

答:不知道。

问:为什么“强悍”的关宁军不但没有收复寸土,反而让皇太极跑到了北京城?

答:“清军破石门驿,袁崇焕移营城外。初以二百骑尝崇焕,崇焕军闻炮遽退,竟日不见一骑。”如此“强悍”的关宁军,比起甲午战争中,溃逃狂奔八百里的淮军叶志超也不遑多让了。 【查看详情

历史是什么?
    这又是一个大而化之的提问,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不少人可能又会抛出那句所谓的“胡适名言”: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然而,事实上,胡适先生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类似的一句话则是在《新青年》杂志上的一篇演讲稿,内容也是介绍詹姆士的实在论哲学思想,根本就没有涉及历史。之所以让我们把这么一句荒诞不经的话安在胡适头上的,应该是另一位哲学家在批判胡适运动中写的一篇文章,《哲学史与政治———论胡适哲学史工作和他的反动的政治路线的关系》,其中有一段提到:“实用主义者的胡适,本来认为历史是可以随便摆弄的。历史像个‘千依百顺的女孩子’,是可以随便装扮涂抹的。”(《胡适思想批判》第六集81页,三联书店,1955年8月)
    这个故事说到此处,一些事情也算是明了了。对于我们大多数人而言,自以为正确的历史观念,甚至历史事实,很少是直接查找源头,自行分辨所知的事实真相,反而多是从各式各样的评判文章,甚或批判文章中所得的二手、三手信息。至于这些信息是对是错,错在哪里,恐怕就没几个人费心“较真儿”了,以至于我们对于那些真正“较真儿”的人还有些嘲讽、嗤笑的心气儿,就如很多人对于草根研究者对历史考证发掘的态度一样。
    不过,历史毕竟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即使很多人已经麻木得不再在乎真相,凤凰网仍希望能够为有志于“较真儿”的草根们提供一个说话的平台,让历史不再那么容易被“强力”涂抹。

网友留言
合作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