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李鸿章的改革主张与实践
2009年03月15日 18:36书摘 】 【打印已有评论0

他提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师其法而不用其人。”(11)并认为:“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则可敛手。”(12)显然,中国要自强,要对付外国列强的欺侮,就必须“师夷”军事上的“长技”,这就是李鸿章改革军队建设的根本动因。因此,从1863年起,李鸿章首先为淮军各营聘请了外国教练,又去上海等地大批购置西方新式武器,装备淮军。但他感到“购器甚难,得其用而昧其体,终属扶制无具”。于是他开始在上海、苏州两地成立洋炮局,选雇洋员,仿制西方新式武器。李鸿章十分重视武器装备的改进和更新,淮军使用的洋枪由前膛炮换成后膛炮,洋炮由开花短炮换成长炸炮,再换成后膛炮。到1865年冬,五万多淮军“尽弃中国习用之抬枪、鸟枪,而变为洋枪队”(13)。与武器装备的“西化”相适应,李鸿章在淮军的训练方面也尽量采用西法,途径有二条:一是请外国军官来当教官,一是培养淮军将弁掌握西法。通过采用西方新式武器和采用西法训练,淮军的战斗力大大强于其他清军,李鸿章曾这样夸耀:“敝军枪炮最多而精”,“是以所向披靡”。

李鸿章在着手淮军西化的同时,提出了“变易兵制”的主张,要求对清军的编制、装备和训练等方面进行全面的改革。1864年,他要求对占清军多数的绿营进行切实的整顿,还要求“屏逐”艇船、师船、仿立船厂,购求器械,先制夹板火轮,次及巨炮兵轮,建立一支能守卫海口的新式水师。他尖锐地指出:“惟鸿章所深虑者,外国利器强兵百倍中国,内则狎处辇毂之下,外则布满江海之间,实能持我短长,无以扼其气焰。盱衡当时兵将,靖内患或有余,御外侮则不足,若不及早自强,变易兵制,讲求军实,仍循数百年绿营相沿旧规,厝火积薪,可危实甚!”又说:“兵制关立国之根基,驭夷之枢纽。今昔情势不同,岂可狃于祖宗之成法?”(14)他为了“驭夷”、“自强”的需要,主张向“兵制”开刀。但是,清政府和清军内部积习很深,军事改革很难推行。到70年代,绿营兵仍有60多万,使用的武器仍是刀矛弓矢和抬枪鸟枪,内部腐朽不堪。1874年,李鸿章再次从必须改变“祖宗之成法”的角度提出“易兵制”的问题,对陆军训练和装备表示极大的关注。

除了对陆军进行整顿、装备外,李鸿章认为要加强海防力量,建立海军,将原有水师改为新式海军。他对建立海军比较重视,而且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理论。他认为在以陆军为立国根基的同时,应强调海军的作用,因为自古设防之法,都必须水陆相依,以新式枪炮安定陆军,用铁甲舰、水炮台保护水面,只有兼顾海陆两方面防务,才是“强兵之要务,立国之根基”。基于这样的认识,李鸿章为创办近代海军作了积极的努力。1875年,李鸿章和沈葆桢开始负责督办北洋、南洋海防事宜,着手近代海军的创立。1879年,沈葆桢死后,海军之规划专属于李鸿章一人。1881年,李鸿章奏请丁日昌为北洋海军提督,北洋海军初步建立,到1895年北洋海军已拥有军舰20余艘。为了适应海军的发展,李鸿章重视海军行政的改革。指出“海防二字,顾名思义,不过斤斤自守,亦不足以张国威而慑敌情。鄙见外患如此甚急,时势必须变通,应请径设海部”。由于李鸿章等人的支持,1885年海军衙门正式成立。

1891年,北洋舰队举行了建军后第一次大会操。这时从建制、章程到海港、船坞、炮台、水师学堂等各方面设施都基本建设完备,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支比较完备的海上武装力量。中国海军从无到有,李鸿章的作用不可低估。他运筹帷幄,广购战舰,建立威海卫、旅顺口海军基地,拟定北洋海军章程,终于建立起中国近代史上堪称强大的北洋海军。到1888年海军建成时,有22艘舰船,总吨位达4万多吨,接近当时日本海军的水平,李鸿章实为中国近代早期军事改革的推动者,对晚清的军事改革和国防建设作出了贡献。

二、“外须和戎”,为改革创造一个和平安定的国际环境。

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强敌”,李鸿章把“外须和戎”作为对外交涉的总方针。为什么“外须和戎”?根本原因在于中外实力对比悬殊。李鸿章认为:“彼之军械强于我,技艺精于我,即暂胜必终败。”(15)李鸿章比较客观地估价了中外军事力量的实际状况,承认中国的防卫体系落后。这是对的。但他过分地夸大了武器在战争中的作用,认为中国应尽量避免与外国作战,因为即使暂时胜利了,最终也难免失败。这种观点导致李鸿章不敢作积极的抗争,完全处于被动的地位。

他认为半殖民地的现实已无法改变:“各国条约已定,断难更改”;“两国相交,全靠条约,条约如何可以改变?”(16)李鸿章认为,只要遵守“和约”,便可共处。有人认为李鸿章的按条约办事,是迎合了外国侵略者的侵略要求,心甘情愿地承认列强在华的非分权益,不敢有任何非议。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章育良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