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从求强转变到求富
2009年03月15日 17:38书摘 】 【打印已有评论0

1874年大议海防问题时,李鸿章估计,购船、练兵、简器三项初创费用,至少先需1000余万两②。显然,到70年代军事上开支又进一步大幅度增加了。而清政府年财政收入,只是由原来的4000万两增为5000—6000万两;加上外贸长期入超,白银继续外流等因素,财政经济形势极为严峻。诚如李鸿章所说:“军兴以来,凡有可设法生财之处,历经搜刮无遗。商困民穷,势已岌岌。”①财政经济危机必然在军事上带来危机。而日本侵台事件促使清廷认识到整顿武备和扩充各机器局的重要性,即所谓“力求精进扩充之方,以为持久取胜之计”。要能做到这点,非有巨额金钱不可,洋务派所说“非有大宗巨款,不能开办;非有不竭饷源,无以持久。”②这也就是意识到求强与求富的关系是“强与富相因”的问题了。“富”摆到了首要的地位。

怎么才能富?洋务派认为,英、法、美等西方国家之所以强,是由于它的富,而富又是由于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中国也只有这样做才能真正强起来。对此,李鸿章有一段代表性的议论,他说:“欲自强,必先裕饷;欲濬饷源,莫如振兴商务。”③这里所讲的“商务”,包括工矿等行业,具体他说,主要是近代航运、电线、煤矿、钢铁铜铅等矿的开采与冶炼、纺织业、金融业,等等,并非单指流通领域中的商务。有了这些近代工商业,既能解决不断增加的饷源,其结果也就必然增强整个国力。

关于解决饷源问题的方式,督抚们的见解是不一致的,甚至还有不小的距离。多数人在盐税和厘金上打主意,这显然是短视眼,但也有不少人是有远见的。例如:丁日昌提出“设厂造耕织机器”发展民用工业以谋利;曾国藩奏请“开煤铁各矿试办招商轮船”以致富④。李鸿章对于举办工商业以开利源的理由阐述得更为透辟,他说:

既不能禁洋货之不来,又不能禁华民之不用。英国呢布运至中国,每岁售银三千余万(两),又铜、铁、铅、锡售银数百万,于中国女红匠作之利妨夺不少。曷若亦设机器自为制造,轮船、铁路自为转运。但使货物精华与彼相埒,彼物来自重洋,势不能与内地自产者比较。我利日兴,则彼利自薄,不独有益厘饷也。各省诸山,多产五金及丹砂水银煤之外,中国数千年未尝大开,偶开之又不得其器与法,而常忧国用匮竭。此何异家有宝库封锢不启而坐愁饥寒。……窃以为……择其利厚者次第开挖。一切仿西法行之。或由官筹借资本,或劝远近富商凑股合立公司,开得若干,酌提一、二分归官……榷其余利,并可养船、练兵,此军国之大利也。”

这段话说明了:(1)国家的力量既不能禁洋货不来,就不如用西法办纺织、矿务等民用工业,以分其利,这是明显的与列强在经济上竞争的思想主张;(2)办近代民用工业赚来的钱,“有益厘饷”“养船练兵”,也即用求富以达到强的目的。

求富以达到强的思想,虽在70年代初、中期成熟并付之于实践,但其酝酿却在60年代中期,并已经有一定的展开,如果以清中央提出要大臣议论此事为标志的话,则可以1866年谕令督抚们讨论赫德的《局外旁观论》、威妥玛的《新议略论》为起始。

赫德与威妥玛的两论,总起来看,在要求清王朝进行内政外交的改革以利于列强的侵略权益的同时,亦对清朝政府统治的稳定有利。而论涉及面较广,这里只将有关举办近代民用工商业方面的提议作一叙述。赫德的《局外旁观论》中在这方面有下面一段话:

“……民化而国兴。外国所有之方便,民均可学而得。中国原有之好处,可留而遵。外国之方便者不一而足,如水陆舟车、工织器具、寄信电机、银钱式样、军火兵法等,均极精妙,国、民两沾其益。愿学者皆能学,故曰民化。中外来往日多而敦好,外无多事之扰,内有学得之益,故曰国兴。”①

这段话明显地是要中国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发展近代工商业,并从举办工商企业中,学习新的科学知识。这样做下去,人民的新的知识水平日益提高,财富日多,国力也日强。这也就是所谓“民化而国兴”。威妥玛的《新议略论》中有类似表述。如说:“各省开设铁道飞线以及五金煤炭各厂开采……各等新法”,这些企业的开设“虽谓于外国有益,实于中国更有益。……中国一取其策,定能保其富平。”①威妥玛要比赫德坦率一些,承认“于外国有益”。事实上也确是这样,赫、威的建议,是从资本主义在华的利益考虑是无庸置疑的,但却是符合中国社会发展趋势的。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夏东元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