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务运动下工业产值超过日本
2009年03月14日 20:54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已有评论0

19世纪60年代开始的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工业革命,它加快了中国封建社会向新的社会体制转变的过程,为中国社会开始向近现代社会的发展迈出了可贵的一步,但是,最终它还是以失败结束。

洋务运动失败原因除了满清政府的腐败之外,还在于洋务运动的主持者和支持者把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单纯地看成一个技术行为或生产行为,而忽略了在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过程中要求与之紧密相连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协调发展,使由这些相关因素构成的社会结构失去协调性,使某一单一因素的发展失去了各社会因素的配合。”

洋务运动,从经济上讲,是近代中国的一次“求富”和“求强”的运动。它以创办机器大工业工厂为主要内容,是19世纪世界经济近代化潮流的一个组成部分。洋务运动陆续兴办了19个近代军用工业和近40个近代民用工矿交通企业,至1894年为止,这批洋务企业的资本达263443元,占当时近代企业资本总额的45.22%。工人总数34110~40810人,占当时近代企业全部工人数的37.33~41.62%。然而,洋务运动最终没能使中国经济走向近代化。据统计,1913年,中国近代产业资本总额1472百万元,其中外国在华资本却有83%;同年以前,中国工厂总数698家,产业工人27017人,仅占4亿总人口的0.1%;新式产业的产值总额,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到4%,其中96%以上是小农业和小手工业产值。尽管看上去不是很好,可就这样的工业产值就已经超过同时期的日本了。

洋务运动的失败使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继洋务派人物后的有识之士看到了洋务运动的严重缺陷,中国要走上独立富强的现代化道路,需将革命从物质技术层面引入政治思想文化层面。洋务运动的真正历史作用不在于它的正面作用,而在于它的反面作用,即这种反面作用折射出中国要现代化就必须在发展生产力时要进行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改革,尤其是建立在生产关系基础之上的政治思想文化教育制度的改革,同时提高国民素质,树立国民独立自主、自立更生、奋发进取、勇于吸收外国一切先进的文明为我服务的思想。 二、

洋务派通过引进西方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与先进的现代化的生产方法,先后建立起一批以大规模机器生产为特征的军事工厂,使中国的军事工业从无到有;以军事工业的开展为契机,洋务运动开设了一些军事学校,培养了一批近代军事人才;通过西方新的洋枪洋炮的使用,西方近代化的军制与训练方法开始进入中国;同时在“三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新形势下,随着西方近代战防思想的不断介绍,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不断被注入近代化的内容。通过器物、教育与制度层面的互动,洋务运动在物质与制度、人力资源等方面为中国军事的近代化奠定了基础。正如夏东元先生指出:“洋务运动,在一定意义上,即是中国早期近代化运动,也就是以引进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为中心的相应的改革军事、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近代化就是落后的不发达国家赶超先进的发达国家的过程,洋务运动就属于这样的一个过程。一方面,对于中国自身来讲,它是清军使用原始的冷兵器的比例减少与近代先进火器使用比例逐步上升的过程;另一方面,从中外武器对比来看,它又是装备近代洋枪洋炮与铁甲战舰的清军,与列强的武器差距逐步缩小赶超西方的过程。因此,洋务运动的过程也就是中国军事近代化的过程,为日后中国军事近代化道路奠定了基础。

洋务学堂是我国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的洋务运动中,一些和西方接触较多而且主持洋务运动的官僚按照“中体西用”的办学指导思想举办的旨在为洋务自强运动培养专门人才的各类教育机构。它对中国近代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型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洋务学堂的主要办学特征与传统教育培养封建士大夫和进行人文教化不同,洋务学堂主要是根据洋务运动的要求,培养掌握现代技术、工艺知识的技艺性人才。由此形成洋务学堂不同于传统教育的许多特征,这些特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中道西器”的人才培养模式

尽管在西方强大的压力下洋务派的人才观有所改变,但在洋务派看来,中国的纲常名教是安身立命的根本。因此,“中道西器”是洋务学堂对于新型人才的基本定位。

2 短期应急的教育价值追求洋务学堂是以巩固传统为办学的基本出发点,以求强御侮为现实价值目标的。因此,它在办学的具体举措上是短期应急的。

<< 前一页12后一页 >>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