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之败 并非个人责任而是“传统”的没落
2009年10月24日 18:32求凤凰网历史综合 】 【打印共有评论0

本文摘自《中英第一次鸦片战争全景解读》 作者:端木赐香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1850年2月25日,道光驾崩。临死前写下遗诏,其中一条认为列祖陵前都有圣德神功碑,而他不配:“在朕则何敢上批件拟鸿规,妄称显号,而亦实无可称述之处,徒增后人之讥评,朕不取也。”

是有些羞愧!

天朝在此之前,从来没这么丢过人!

阎崇年教授在他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里分析,鸦片战争的失败是偶然的。他说,战略上,清朝国力不小,以逸待劳,民心在我云云。

他所谓的国力,就是人口多;所谓的以逸待劳,就是英国大老远地跑过来了,也不考虑一下清朝六百里的快递怎么能赶上英国的火车,中国士兵的两条腿怎么能赛得过英国的轮船。第一次鸦片战争中,沿海兵丁远远不够用,清政府主要是从内地调兵增援东南战事。

茅海建曾给统计过:安徽、湖北、江西、陕西、河南、四川、吉林、黑龙江、察哈尔、广西、湖南、贵州、甘肃、广西、云南等省,少者调兵500人,多者调兵7000多人,整个战争期间动用总兵力大约10万人,而内地调往沿海的5万人左右,恰好是一半。这一半兵力的调兵速度,茅海建也给推算出来了:邻省约30至40天,隔一两省约50天,隔三省约70天,隔四省约90天以上。

相形之下,倒是人家英国反宾为主了,据茅海建推算,英国军舰从南非的开普敦驶至香港,需60天;从印度开过来,需30至40天;从英国本土开过来,也就是4个月。所以,阎崇年教授说清军以逸待劳,也不成立。至于所谓的民心在我,更是阎教授自作多情。清政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意政府,民众与政府不但不是一个利益共同体,相反,清政府的执政理念中,始终把人民当作了终极敌人。

中国政府与中国百姓的这种敌我关系,早在16世纪就被西方殖民者们发现了。最早的代表是西班牙殖民者桑迪博士,1576年,他从菲律宾写信回国,说中国的国王与官吏“虐待穷人”,“以闻所未闻的暴政”对待他们的人民,而他们的人民“也没有一个人会对他们的国王效忠”。(周宁:《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学苑出版社2000年版,第156页)

这一点,英国殖民者也明白,所以政府的训令中,专门指示他们不要与中国民众为敌。事实上,整个鸦片战争中,沿海百姓经常平静地观看着自己的朝廷与外夷的战事,好似在观看两个不相干的别人争斗。如果还不相信清政府无有民心,看看魏源的《道光洋艘征抚记》就行了。

战术上,阎教授分析说,英军兵力最初只来了4000人,且战线拉得太长;至于武器,也仅是比清军稍先进一些。这个分析有些好笑。英军兵力是只有4000,不是人家兵不多,而是不需要来那么多。

需要的时候,人家甚至增至1万左右了呢。英军跑到中国,路途是遥远了些,但路途不等于战线,何况人家的火车、轮船完全可以弥补这些不利因素。相反,倒是大清的战线过长了,从广东到东北,全线防守,全线被动。至于武器,先进一点点就够了,人家热兵器,咱冷兵器,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杀伤力可不仅差一字。

阎教授这样分析,是什么意思呢?意思很明显,可以把战败的屎盆子扣到道光本人身上,认为他过于无知,还无勇,所以让一场本来可能打胜的战争变作了败仗。

阎教授甚至拿道光祖先的诸多武功来与道光相比,说道光皇帝没有清太祖努尔哈赤当年“萨尔浒之战”的勇气,没有清太宗皇太极当年“松锦之战”的谋略,更没有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的胸怀,这些对比让人感觉滑稽,为什么不拿道光以后的皇帝作对比呢?道光之后是咸丰,咸丰之后是同治,同治之后是光绪,光绪之后是宣统,难不成这些皇帝都无知无勇,所以,清朝才“偶然”地一败再败吗?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作者: 端木赐香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