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在进攻后的通牒
托洛茨基在军事上的判断的确出现了偏差。1918年2月18日,德国在俄德前线的广宽战场发动了大规模进攻。在谈到刚起的攻势时,列宁点评德意志帝国说:“这头野兽没有错过机会,他们的谋略比我们更胜一筹。”在遭到德国大举进攻的情况下,列宁立即要求按照德国开出的条件订立和约。
德军攻势一起,托洛茨基立刻意识到,自己在谈判的一开局就失算了。2月19日,列宁和托洛茨基向柏林发出一封电报,表示接受德国提出的条件。因战场形势紧迫,容不得有半点拖延,列宁和托洛茨基商议后就立即做出了决定,所发电报并没有交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讨论。对于这种做法和办事效率,连一向对列宁无比忠诚的斯维尔德洛夫也感到很是惊讶。
但再占上风的德国人现在不着急了,并不想马上回到谈判桌前,而是想尽可能地抓住这一契机做足文章。据史料记载,德国军队向苏俄发起大规模攻势后,向前推进的速度为每昼夜50公里。在进攻的第一天,德军就占领了拉脱维亚的德文斯克和白俄罗斯的波洛茨克,并继续朝彼得格勒方向挺进。在随后的几天里,德军就相继拿下了明斯克、基辅、普斯科夫、塔林等一些城市,所到之处几乎是不战而胜。
攻城掠地大有斩获之后,到了2月23日,德国才将新的最后通牒送达彼得格勒,并提出了更为苛刻的领土、经济和军事政治条件。德国人在最后通牒中声称,若要其签署停战协定,除波兰、立陶宛、库尔兰和白俄罗斯大部领土以外,苏俄还必须割让整个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此外,苏俄必须立即从乌克兰和芬兰领土撤军。这样一来,包括乌克兰在内,苏维埃俄国总共就将丧失约10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西部边界就将大大后移。
对于此次最后通牒,德国给定的答复期限只有48个小时。
在此前这段时间里,苏俄国内象是开了锅一样,就是战是和,人们展开了激烈而痛苦的辩论。讨论归讨论,但德国人实际上已经兵临彼得格勒城下,终究得有人上阵打仗。于是,在1918年2月21日,苏俄发布了著名的题为《社会主义祖国危在旦夕!》的命令。
该命令由托洛茨基起草,然后经过列宁亲笔修改。命令再度强调,考虑到在历经“精疲力竭的战争”之后,国内民众一心向往和平生活,苏维埃已准备接受德国苛刻的和谈条件。从性质上讲,这一命令不仅是针对俄罗斯人的,而且也是针对乌克兰工人的,因为在基辅建立“德国秩序”的危险同样存在。
当然,这份命令还是一个国防动员令,它宣布国家实行紧急状态,在指责德国续燃战火的同时,号召全体国民奋起抗敌,进而掀起一场“世界革命”。按照命令中征募志愿者的号召,从2月23日到26日,有10320名志愿者应征入伍。尽管这一人数不算太多,但这却成为红军创立的起点,这批人后来成了红军的骨干力量。
然而,正是在1918年2月23日,即今天俄罗斯的“祖国保卫者日”,普斯科夫城不经抵抗而遭沦陷,这实际等于苏维埃政府宣布了投降。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
|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 ||
作者:
编译/彭华
编辑:
刘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