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连载:读春秋(7) 楚国崛起
2009年04月09日 11:06凤凰网历史专稿 】 【打印已有评论0

作为君主要多考虑怎么有利于民的事,就是忠;主持祭祀的时候不说假话,就是信。现在百姓都吃不饱,您却总想着表现自己,主持祭祀又总喜欢夸大其辞,欺骗鬼神,我真不知道您是怎么想的!”

随侯脸红到脖子,兀自争辩道:“我祭神的时候,总是用最肥壮的牲口中,最丰盛的谷物,你说说,我倒是怎么欺骗鬼神了?”

季梁长叹道:“你知不知道,人民意志就是鬼神的意志,所以圣贤之君总是先填饱老百姓的肚子,然后才致力于事神。在祭坛上摆上肥壮的牲畜、美味的五谷、甘甜的酒水,是为了告诉神,今年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上下同心协力。这样社会和谐,神也赐福,工作也顺利。现在人民三心二意,鬼神也六神无主,您一个人独自丰盛,何福之有哦。我劝你啊,赶快整顿内政,团结周边的兄弟国家共同对付楚国,才能免于祸患。”

随侯被他这番话震动了,放弃了攻打楚军的念头。楚武王在瑕地等了两天,不见随军前来挑战,叹息道:“看来这位季梁确实是我楚国的眼中钉啊。”

斗伯比说:“急事慢做,咱们有的是时间,不争朝夕。”

楚军偃旗息鼓,回到了国内。

时隔两年,也就是公元前704年,楚国改变其外交政策,邀请汉水流域各国国君到沈鹿参加诸侯大会。

所谓诸侯大会,无非也就是表忠心大会,楚武王要借此机会看看有哪些国家敢于和自己对着干。因此,谁来了他并不在意,谁没来他却记得很清楚。

河南的黄国和汉东的随国没有派代表参加。

楚武王派薳章前往黄国进行外交施压,而亲率大军第二次讨伐随国。

同样是不赴会,黄国受责而随国受兵,是因为“汉东诸国随为大”,树大招风,随国如果屈服,其他小国家也只能乖乖就范了。

楚国大军驻扎在汉淮之间修整,静观随国如何应对。

面对楚国的入侵,季梁提出了一个先礼后兵的解决方案:楚国以不赴会为由来讨伐我随国,我们就避其锋芒,派人到楚国去认个错,请求免于惩罚。楚国人如果不答应,非要死啃,我们再战也不迟。

季梁的想法很实在:一是不到最后关头不放弃政治解决的努力,尽量避免战争;二是通过认错求和这样的外交途径,使得楚国人放松警惕,为随国完成战争准备争取时间。

这时候少师说了一句气壮山河的话:“必速战,不然将失楚师!”翻译成现代文:必须要速战速决,否则的话,再也找不到更好的机会来消灭楚军了!

言下之意,他是怕楚国人又像上次那样,还没开打就跑了。

我看这位少师八成进脑袋进水而且被门给夹坏了。但很显然,随侯并不这样认为,他听从了少师的建议,动员全军主动出击,要与楚军打野战。

楚武王   鬻熊   楚国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已有0位凤凰网友参与评论   
 
匿名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作者: 东东   编辑: 蔡信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