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写家书展:3075封家书串起两百年历史
2009年12月31日 17:42东方早报 】 【打印共有评论0

展览现场,参观者细读家书

东方早报12月31日报道中国首个综合性家书文化陈列展12月28日在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开幕,同时,我国首家家书文化研究机构——中国人民大学家书文化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据了解,该次展览所展示的家书是从抢救民间家书项目组委会所征集的4万封家书中精选出来的。所选家书实物均为手写原件,其中最早的写于清乾隆年间,最晚的写于2009年,时间跨度达两百多年,内容涵盖清代以来的各个重要历史时期。

家书展品中不乏难得一见的珍品,如黄兴、蔡锷、陶铸、邓子恢、沈钧儒、帅孟奇、项南、周扬、林默涵、曾毓隽、任鸿隽、陈衡哲、陈翰笙、谢晋元等名人的家书手稿。

手写原件成重要史料

展览分为古代家书、清代家书、民国家书、抗战家书、军旅家书等十一个部分,按家书写作年代为序,以通信人为展览单元,共展示家书160组(件)3075封,相关老照片380帧。这里陈列的每封家书几乎都完成了从书写、封缄、寄递,到收拆、阅读的全过程,几乎每封家书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

2005年4月,在费孝通、季羡林、任继愈、王世襄、孙轶青、罗哲文、欧阳中石、苏叔阳、白庚胜等数十位文化名人的倡议下,由中国国家博物馆、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中国文物报社和炎黄春秋杂志社等单位共同发起了抢救民间家书工程,决定面向海内外公开征集散落在民间的中国家书。它是一项大型公益文化活动,旨在通过征集、保管、编辑、出版、展览、研究等方式保护家书遗产,展示家书内涵,弘扬亲情文化,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家书项目启动后,从海内外征集到自明清以来的家书4万余封,被称为“是一场撼动中国人心灵的文化120”。

2009年5月,该项目落户中国人民大学,民间家书征集活动长期进行,家书征集范围则扩展到书信、日记、回忆录、家史等更为广泛的领域。依托中国人民大学的良好平台,将致力于建设以家书博物馆和家书文化研究中心为依托的中国家书档案资料中心和中国家书文化传承基地。

一封家书一段故事

家书展上,知名民主人士沈钧儒1922年写给夫人张象徵和次子沈诚(杏儿)的家书和明信片是颇富代表性的名人家书作品,其中谈及吃菜心面、临睡打拳、在报社值班、为沈诚留学筹款、处理上海的房子等家庭事务,笔意轻松,饶有趣味。

展览中抗战家书部分一块用毛笔小楷书写的丝绸家书格外引人注目,家书长达3500字,历经60余年岁月磨洗,文字依然清晰可辨。写信人符梅轩,收信人符镇宝即当代著名戏剧家阿甲。符梅轩写此信时全家正在上海生活,哥哥阿甲在延安。信中向哥哥倾诉了1937年八一三事变后百姓逃难的悲惨景象,沦陷期间上海难民遍地、物价高涨的现实,以及家里生活的艰难。

此外,鲁迅学生龚钰的家书首次在展览上对外曝光。龚钰在上世纪20年代曾任西湖国立艺术院(今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西画教员,1929年3月与艾青等一同赴法留学,1932年3月病逝于巴黎。现场展示了他的8封家书和从法国寄回的12张明信片,从中可以看出他对父母非常孝顺,发了薪水,“全数寄家”,对妹妹关怀备至。其中一封用“国立艺术院”专用信笺写给妹妹的信,可谓最短的家书了,只有短短的21个字,但信短情长,一字千金,手足情深,感人肺腑。

(本文来源:东方早报)

 您可能对这些感兴趣:
  共有评论0条  点击查看
 
用户名 密码 注册
所有评论仅代表网友意见,凤凰网保持中立。
     
   编辑: 刘嵩
更多新闻
凤凰资讯
热点图片1热点图片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