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着“正轨”走向灭亡:明朝禁海与倭患
2006年11月02日 10:13新闻午报
相关Tag

禁海使明朝经济受损

明朝时,日本对中国物产的贸易已形成一定规模。胡宗宪《筹诲图编》中《倭好》一节,记载了日本人喜欢的中国物产。如衣料类:丝、丝绵、布、锦绣、红线;日用器物类:针、铁锅、瓷器、漆器、女人脂粉;书籍类:佛经、医书及四书五经。除此之外,日本方面还特别需要中国药材。与此同时,中国士民对日本商品也有浓厚的兴趣。如日本所产倭刀以其锋利精巧备受称道,成为官绅士民争相求购的珍品。另外,倭扇,描金饰物等,也颇受明朝百姓的欢迎。既然有需要,当然就有贸易,然而,明朝政府对此畏之若虎多方阻挠。后来,被称为“倭寇王”的王直,就是从事走私贸易,他希望明朝政府取消海禁,允许中日自由通商。王直曾经说过:“倭国缺丝绵必须开市,若允之,海患乃平”。在王直势力最大的时候,他仍上书明朝政府要求开放海禁。不过明朝政府不予理会,也不将海外贸易与倭寇劫掠区别开来,依旧实行全面海禁政策。明朝的海禁政策,使明朝经济遭受严重损失,长期的海禁使政府损失大笔税收,私贩横行也使内地的竞争加剧,明朝政府对此置之不理,仍秉承一贯不对话、严格控制的政策、全面禁海的政策。比如《大明律》明确规定:“凡将牛、马、军需、铁货、铜钱、缎匹、绸绢、丝绵出外境货卖及下海者杖一百”,“若将人口、军器出境及下海者绞。”根据《大明律》规定,沿海居民下海也是违法行为,这就断送了明朝走向海洋的任何希望。

一方面民间有需求,另一方面政府又不允许,两相夹击,非法出焉———“海滨之民,疲弊甚矣!官司之所困,征役之所穷,富豪之所侵,债负之所折,怨人骨髓。”为了谋求活路,渔民与商贩被迫从事走私活动。也就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所谓倭寇,其实绝大多数都是华人。福建按察使宗方城给友人的信中叙述了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攻陷福州府福清县的事,“海寇大多华人,华人狡,善骗夷。福清之陷也,盖华人之先其夷于睥睨间,守睥者睹其夷,遂惊而逸。即陷,华人乃又先之,骗夷以狱此帑藏也,夷遂呼其类数千人劈门以入,而其时华人已群入帑藏中负其万金走矣。夷人不知华人负之矣。及败,其俘皆夷,华无一夫被创者。”非但倭寇是华人组成,受益者也多是华人,海外贸易本来是件好事,“输中华之产,驰异域之邦,易方物,利可十倍”,所以也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山东巡抚王抒说过:“滨海顽民图贼厚利,从而贩取柴米、酒肉以馈之,打造枪刀、铅丹以助之,收买违禁货物以资之,饰送娼优、戏子以悦之,每见官兵动静则星火徒报,官府密令哨探则推避不从。宁杀可爱之身而不忍背不可附之贼。”后来在一些官员的倡议下,明朝官府一方面放宽海禁,另一方面任用戚继光等名将严厉打击为祸的强盗团伙,才使得长期军事行动难以压制的局面迅速稳定下来,于是“市通则寇转化为商”。

顺着“正轨”走向灭亡

后人论及这段历史,有谓:明朝政府的海禁令,不仅造成了倭寇之祸,也使明朝走向闭关锁国的道路,以后的清朝政府同样继承了明朝的政策。如果倭寇事件能够演变为一场民间争取自由贸易的成功活动,那么也许中国的命运,甚至亚洲的命运都会发生改变,然而,这一场“出轨”行为还是被中国封建社会巨大的惯性拉回到了“正轨”上,明朝顺着“正轨”走向灭亡,中国也沿着“正轨”慢慢走向深渊。

无论是明朝禁海,还是后来清朝的闭关锁国,其要害都在于执政者不知道自由贸易是社会发展的必由之路,而只一味做着“我天朝大国无所不有”的迷梦,因此,对那些要求自由贸易的人或国家进行无微不至的打击抵抗。所不同的,只是明朝时,资本主义尚未成气候,封建王朝也还腐而不朽,因此,虽然逆天而行,却也能如愿以偿;而到了晚清,形势大变,还想奉行闭关自守老子地盘老子说了算的政策,就只有在船坚炮利的工商社会打击下溃不成军、饱受屈辱而不得不接受对方游戏规则了。□摘自《金融观察》信力建文

链接

14世纪以来,日本处于南北朝时期,在内战中失败的封建主、商人、武士、溃兵,组成海盗集团,在封建诸侯、寺院大地主的支持下,自元末明初开始,经常侵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惨遭掠杀,成了东南沿海一带人民的一大祸害,历史上称为“倭寇”。他们同中国豪富、地主、奸商勾结,以沿海岛屿为巢穴,武装走私,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到了明朝中期时,倭寇活动更为猖獗。甚至侵扰到徽州、南京等地。1552年以后的三四年间,江浙军民被杀害的人数达十万人。其中为害最烈的当属王直集团。


« 前一页12后一页 »

   编辑: hunan


>> 发表评论

如果您还不是凤凰会员,欢迎 注册

  • 用户:

    匿名发表

    隐藏IP地址

  • 添加TAG:

    (*添加多个TAG用逗号隔开)

  • * 您要为您发言论的后果负责,故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
  • * 以上留言只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凤凰网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