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资讯 > 历史 > 历史研究 > 正文 |
|
中美建交前 两国大使们互相较量了15年
王炳南(左三)与美驻波大使柯·约翰(右三)举行会谈
中美两国从1955年8月1日开始举行大使级会谈。在没有外交关系的情况下,会谈是中美相互接触、相互了解的唯一渠道。双方谈了15年,次数达136次。王国权作为第二任中方谈判代表,与美方多次斗智斗勇,终于迫使后者承认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中美大使级会谈实际上是我方同美国面对面地开展斗争,中央对此非常重视。毛主席和周总理亲自制定每次会谈的基本方针和策略原则,陈毅副总理兼外长则做具体布置和指示。
当时,我方的会谈宗旨是:缓和台湾海峡的紧张局势,要求美国放弃其敌视和分裂中国的政策,从台湾海峡撤军。同时,由于美国扩大印支的侵略战争,揭露和谴责美国的侵略罪行也在会谈中占了相当大的比重。
缓和台湾局势是我方宗旨 波兰为中美提供会谈场所
1957年12月12日以前,中美大使级会谈的地址是在日内瓦国际大厦小会议厅,一共谈了73次。1958年9月15日,第74次中美会谈的地点改到波兰的华沙。波兰政府为此提供了华沙市内的梅希里维茨基宫作为会谈地点。每次中美举行会谈,波兰外交部礼宾司司长都在大门口迎送。中美双方参加会谈的各有4人,分别是:首席谈判代表、助手、翻译、记录。
第一位与美国谈判的中方代表是王炳南。他身兼二职,一是中国驻波兰的大使,一是中美会谈的中方首席代表。从1955年到1964年,他在波兰任职9年,也同美国大使谈了9年,次数达120次。
作者:
张兵
编辑:
唐毓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