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06 21:04:43新华社
今年以来的最强高温过程正在影响我国。各地通过增设纳凉点、提供休息站、科技降温等方式,积极应对高温“烤”验,保障群众生产生活。
■护权益 为户外劳动者“送清凉”
为切实维护广大职工健康权益,降低高温作业和高温天气作业对劳动者身体健康的影响,全国总工会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开展工会送清凉活动。
据悉,全国总工会已安排近4000万元资金,用于引导和带动各地工会聚焦重点群体开展送清凉活动。
7月2日,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总工会设置的工会驿站里,爱心商家为外卖小哥送上冷饮。新华社发(姚海翔摄)
7月3日,在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长塘镇,104国道改建工程上虞段的建筑工人在工地领绿豆汤解暑。(新华社记者 翁忻旸 摄)
■稳生产 田间地头迎“烤”验
近日持续高温天气给生产生活带来严峻“烤”验。面对高温挑战,智慧农业为农作物撑起“清凉伞”。
7月1日,在北大荒集团黑龙江绥滨农场有限公司龙泉管理区,一架农用飞机进行航化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李兴摄)
在江苏省南京市宁淮城际铁路(南京至淮安)施工现场,建设者们坚守岗位,建设项目部采取错时施工、发放防暑药品等方式,保护建设者安全,确保工程建设有序推进。
7月3日,中铁上海工程局的工人在宁淮城际铁路(南京至淮安)5标项目跨滁河斜拉桥施工作业(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李博 摄)
■保健康 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发布
高温热浪天气带来多重健康风险。近日,国家疾控局和中国气象局联合发布首个国家级高温健康风险预警和健康提示。
中国疾控中心环境所副所长李湉湉表示,在该所研发的高温健康风险预报预警模型基础上,疾控部门与气象部门以人群健康风险为导向联合研发了该产品。公众可及时关注信息变化,使用好这份预警,按照风险等级采取相应措施,包括保持室内凉爽、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户外活动、保证充足饮水等,更好地防护高温带来的不利健康影响。
专家提示,要随时关注自身的健康状况,持续高温不仅容易让人中暑,严重的还可能患上“热射病”。出现头晕、头痛、乏力、口渴等症状可能是中暑先兆,此时要及时休息、补水,必要时及时送医。
综合新华社记者报道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数说“新”变化|多项数据创新高!上半年新疆各口岸跨境运输客货两旺
天山网2025-07-10 21:30:28
新华社2025-07-10 21:30:00
石榴云2025-07-10 21:29:13
新华社2025-07-10 21:28:19
中国新闻网2025-07-10 21:27:55
【中国那些事儿】欧洲积极推动绿色转型 中国新能源企业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日报网2025-07-10 21:27:01
中国新闻网2025-07-10 21:26:25
新华社2025-07-10 21:25:50
中国日报网2025-07-10 21:25:20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2025-07-10 20:56:19
北京青年报客户端2025-07-10 20:55:55
北京时间2025-07-10 20:55:25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7-10 20:54:50
北京日报客户端2025-07-10 20:54:28
北京日报2025-07-10 20:53:52
人民网2025-07-10 20:35:54
人民网+2025-07-10 20:13:46
群众新闻2025-07-10 20:13:15
新华网2025-07-10 20:12:32
中国新闻网2025-07-10 20:11:57
教育部新闻办2025-07-10 20:11:06
人民日报2025-07-10 20:10:33
新华社2025-07-10 20:09:46
中国青年报2025-07-10 20:09:11
人民视频2025-07-10 20:08:27
金融时报客户端2025-07-10 20:07:03
新华视点|绿色能源·低空经济·田间“速递”——经济新动能一线观察
新华社2025-07-10 20:06:08
光明网2025-07-10 20:05:28
新华社2025-07-10 20:04:38
新华社2025-07-10 20:0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