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17 15:18:42人民日报
6月14日,周辉明(左)与郑跃华在调试无人机。 周敏岚摄(人民视觉)
“三夏”正忙,浙江丽水松阳县新兴镇,种田40多年的“老把式”郑跃华却十分从容。他既不忙着育苗插秧,也不着急治虫防病。
“600多亩田都托管出去了,今年咱也轻松一回。”郑跃华哈哈大笑。
“老把式”从容“放手”,还得益于丽水市顺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服务升级,他们绘制的3D电子农田地图,让植保无人机实现了全时段农事服务,喷药、施肥、调运秧苗等农活,都可以“空中作业”。
郑跃华带着记者来到自家稻田,远远便听见“嗡嗡”的轰鸣声。只见一架植保无人机腾空而起,越过头顶向远处飞去,缓缓将肥料撒向绿油油的农田。
站在田埂边,郑跃华给记者算起账来:这片田有600多亩,如果雇10个人用1周时间进行施肥作业,肥料费、人工费等就要3万多元;用上植保无人机,七八个小时就能搞定,费用只要6000元。
一旁操作无人机作业的,正是丽水市顺合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辉明。“这几天是撒底肥、追肥、除草的高峰期,农户需求量比较大。”他说,为了不耽误农时,他和员工每天清晨天刚亮就开工,中午顶着大太阳干。
周辉明车上一直载着一台超过50公斤重的无人机,一台随时给无人机充电的发电机以及数种常见的驱虫农药、肥料。去年“三夏”时节,从镇里到邻县甚至到省外,从稻田到果园,周辉明带领团队完成作业面积6万余亩。
“今年服务面积预计是去年的3倍多,几乎每天都有预约上门作业的农户。”趁着生意好,周辉明决定“上点新科技”。今年2月,公司购入多光谱无人机等设备,周辉明又自学了数据采集、3D建模等新技能,打算绘制3D电子农田地图。
郑跃华家的田,今年已经完成了3D电子农田地图的绘制,体验到了新服务。
指着电脑屏幕上的3D电子农田地图,周辉明介绍,借助多光谱无人机,能获取作物的多光谱信息,健康状况、长势情况等一目了然。有了数据,植保无人机便可根据关键信息进行变量施肥,“哪块田长势好,哪片苗打蔫,它都一清二楚,作业更精准。”不仅如此,3D电子农田地图还避免了人工摸排造成的作物损伤。
有了这张图,农业调查从“人工摸排”向“智能监管”转变,无人机作业效率提升20%以上,节约用肥用药15%以上,减肥和增效得以同步实现。
眼下,周辉明已陆续为百余名农户的1.5万亩农田绘制了3D电子农田地图,并逐渐形成3D电子农田库,继而构建起一套完整的农田监测系统。
“这张图作用可不小,相当于给无人机安装了‘全能导航’。现在‘飞防’作业还需要靠人工控制,以后搭配自动驾驶系统,除了起降需要人工操作,基本可实现自动精准作业,到时候我们就都能‘放手’了。”说罢,周辉明和郑跃华都笑了。
新华社2025-07-13 18:53:33
中国经济网2025-07-13 18:51:21
光明网2025-07-13 18:50:37
大湾区之声2025-07-13 16:25:38
新华社2025-07-13 16:21:32
阿拉山口口岸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过货通道变产业聚集之地
天山网2025-07-13 16:20:56
央视网2025-07-13 16:20:48
天山网2025-07-13 16:18:46
新华社2025-07-13 16:17:59
新华网2025-07-13 16:17:31
新华社2025-07-13 16:16:35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16:16:08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16:15:37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16:15:11
专访|加强与中国合作为哥伦比亚打开机遇之窗——访哥伦比亚贸易投资旅游局副局长梅希亚
新华社2025-07-13 16:14:38
世说中国丨我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访西班牙德尔特夫雷市市长
新华网2025-07-13 16:14:05
央视新闻2025-07-13 16:12:03
央视新闻2025-07-13 16:07:58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 奋力“后来居上”——重访边区看山东菏泽高质量发展
新华社2025-07-13 16:06:24
大象新闻2025-07-13 16:05:07
央视网2025-07-13 16:03:28
央视网2025-07-13 16:03:10
活力中国调研行|峡谷造“悬崖民宿”,“生产线”如何化身“风景线”?
新华社2025-07-13 16:02:53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16:02:13
新华社2025-07-13 16:00:07
人民日报2025-07-13 15:59:36
研学游、亲子游、长线游……“暑期经济”澎湃夏日消费新活力 客运市场火爆
央视网2025-07-13 15:54:53
人民日报2025-07-13 15:54:14
人民日报2025-07-13 11:26:48
央广网2025-07-13 11:26: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