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22 22:00:31央视新闻
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今天(22日)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现场共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将交易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并落地22项促交易的措施。此时此刻,我们总台央视记者于茜就在文博会现场,为我们介绍现场情况。
总台央视记者 于茜: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今天正式拉开帷幕了。本届文博会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国际范围内,来自全球的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以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参展。
今年文博会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吸引了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来参展。首发首秀产品十分密集,在展馆里可以看到的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科技范儿十足的新品首发。展会期间,将有120场新品发布会。本届文博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展区,有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不仅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产业前沿发展,还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生活的模样。
在文创中国展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全国知名、一物难求的各种文创产品,以及各种优秀的非遗技艺,体验文化带来的消费新空间。
此时此刻,我在现场,除了感受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AI和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充分融入了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文化+科技”的这种感觉确实是扑面而来,机器人矩阵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可以弹钢琴,机器人可以打咏春拳,机器人写书法。那我们在现场呢,也一起感受一下AI融入文化与艺术所迸发出的魅力。
机器人弹奏《梁祝》,这个诞生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机器人,依托于AI技术,它可以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的水准。在自动识别乐谱,学习之后,它的机械臂和灵巧手可以根据指令输出任务。人类音乐家和机器人演奏的区别,人类音乐家可以即兴演奏,而机器人只能实行指令操作。未来机器人可以实现和人类音乐家一样的艺术演绎能力和艺术创作灵感。
会打咏春拳的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分解出直拳、侧踢等各种力学模型,甚至可以自动优化发力角度,任意动作都可以实现模拟学习。厉害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功夫,还有我们的中国科技。
人工智能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文化产业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消费的场景。期待本届文博会上我们还会发现更多创新的可能性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光明日报2025-06-15 15:35:55
人民日报2025-06-15 15:30:56
人民日报2025-06-15 15:30:30
新华社2025-06-15 15:29:24
专访丨人文交流为哈中关系发展不断注入新动力——访哈萨克斯坦文化与信息部部长巴拉耶娃
新华网2025-06-15 15:28:40
新华社2025-06-15 15:28:00
新华网2025-06-15 15:27:30
为“中亚之泪”带来绿色希望——中国科学家助力破解咸海生态危机
新华社2025-06-15 15:26:43
中国新闻网2025-06-15 15:24:22
央广网2025-06-15 15:23:51
光明网2025-06-15 15:22:27
从托育养老到运动健身、文化娱乐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圈出幸福新生活
央视网2025-06-15 15:21:42
中国新闻网2025-06-15 15:20:43
央视新闻2025-06-15 15:20:06
经济日报2025-06-15 15:18:40
AI解锁丰收密码丨把滴灌带“种”进玉米地 干旱时也能实现高效灌溉
央视新闻2025-06-15 15:17:32
焦点访谈丨从“活起来”到“火起来” 非遗如何成为各地文旅新名片
央视网2025-06-15 15:16:49
央视网2025-06-15 15:16:20
消费热度指数同比增长25.7% 一系列先行指标看我国经济发展强大活力
央视新闻2025-06-15 15:15:30
新华社2025-06-15 15:14:50
央视新闻2025-06-15 15:14:07
活力中国调研行|2025年“活力中国调研行”主题采访活动即将启动
新华社2025-06-15 15:13:34
南方网2025-06-15 12:23:44
光明网2025-06-15 10:01:42
千里追耕·三夏时节丨战三夏保丰收 探索“中原粮仓”里的科技感
央广网2025-06-15 09:31:24
央广网2025-06-15 09:31:01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6-15 09:30:31
新华社2025-06-15 09:30:05
新甘肃客户端2025-06-15 09:29:31
央视网2025-06-15 0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