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5-13 09:47:06光明网
作者:李清彬(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经济研究所室主任、研究员)
中国经济还行不行?这不是谁空口白牙就能随意得出结论的。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被列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不仅是中国宏观政策的目标,也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广泛共识和自觉行动。在经济增速、韧性和潜力之外,中国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成色有了显著提升。
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中国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持续加大研发投入,不断推进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体系化建设,健全支持全面创新的基础制度,科技实力正在从量的积累迈向质的飞跃,从点的突破迈向系统能力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比由2012年的1.91%提高到2024年的2.68%。在中微子振荡、铁基超导等前沿方向上取得一批重大原创成果,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量子通信、航天航空等领域不断取得新突破,“嫦娥六号”首次月背采样,“梦想号”探秘大洋,刷新中国科技新高度。今年以来,以DeepSeek、宇树人形机器人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成果推出应用,再次让世界看到中国科技创新的实力。中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由2012年的第34位提升到2024年的第11位,是10年来创新力提升最快的经济体之一。在科技创新成果赋能带动下,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迸发出强劲的活力和动力。
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产业结构上,产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制造业增加值稳居世界首位,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从2012年的45.5%提高到2024年的56.7%,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左右,量子科技、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也在加快走向现实。需求结构上,过去依靠投资和出口带动的发展模式已经发生根本改变,依靠内需和创新驱动共同推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正在形成,过去5年内需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超过80%。城乡结构上,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全面振兴,2012—2024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2.6%提高到67%,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由2.88∶1降低到2.34∶1。区域结构上,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区域重大战略稳步实施,区域发展活力持续增强,空间格局更趋优化。
绿色发展底色更加鲜明。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强力推动绿色发展,“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不断提升。2024年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浓度为29.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2.7%;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已连续5年达到了86%以上;全国地表水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地表水Ⅰ至Ⅲ类水质断面比例为90.4%,首次超过90%。中国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的庄严承诺,正扎扎实实按照既定节奏推进落实,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不断迈出新步伐。风电、太阳能、水电、在建核电装机规模保持世界第一,2024年中国规模以上工业水电、核电、风电和太阳能发电占比提高到32.6%,接近三分之一。
开放发展迈向更高水平。在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不利形势下,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依托完整的产业配套体系,中国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在国际上口碑非常好。2024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43.85万亿元,计6.2万亿美元,其中服务进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万亿美元,均创下历史新高。构建贸易多元化格局成效明显,中国成为世界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重要贸易伙伴,对某一个国家单一出口市场的依存度明显下降,如对美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已由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外贸韧性明显增强。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不断走深走实,中欧班列累计开行突破10万列。截至目前,单方面免签国家增加到38个,互免签证国家增加到27个。
共享发展水平稳步提升。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推动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中国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成效最好的脱贫攻坚战,历史性解决了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多年来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而且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更高,中等收入群体规模超过4亿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不断提高,2024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5.9%,比2012年提高了4.1个百分点。建成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保障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0.7亿和13.3亿。
这一系列事实,都实打实地彰显出中国经济发展的高质量。我们不禁想反问那些不怀好意、旧调重弹说“中国经济不行了”的人,这样的发展质量和成色,哪一点像是要“不行了”的样子?
《光明日报》(2025年05月13日 08版)
中国经济网2025-06-24 19:06:12
人民论坛网2025-06-24 19:05:47
【理响中国】为什么说做强国内大循环是应对变局把握主动的战略之举
求是网2025-06-24 19:05:20
央视新闻2025-06-24 17:59:23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6-24 17:38:14
大国工程在新疆丨从“死亡之海”到“能量之海”——若羌光伏蓝海书写绿色传奇
天山网2025-06-24 15:47:48
大国工程在新疆丨从“死亡之海”到“能量之海”——若羌光伏蓝海书写绿色传奇
天山网2025-06-24 15:45:41
天山网2025-06-24 15:44:04
中国新闻网2025-06-24 15:43:29
中国新闻网2025-06-24 15:43:00
史上最贵北约峰会:每分钟开销超百万 民众抗议安保封锁致城市瘫痪
央视新闻2025-06-24 15:42:31
“北约应该在海牙接受审判,而不是举行峰会”——海牙数千人集会反对北约峰会召开
新华社2025-06-24 15:42:05
中国新闻网2025-06-24 15:41:33
津云2025-06-24 15:40:53
新华社2025-06-24 15:40:11
中国青年报2025-06-24 15:18:03
中国经济网2025-06-24 15:09:32
(乡村行·看振兴)吉林辉南荒山变“绿色银行” 绿水青山有“钱景”
中国新闻网2025-06-24 15:08:45
中国青年报2025-06-24 15:06:06
十年冲锋:朝着科技强国目标——写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召开一周年之际
科技日报2025-06-24 15:04:57
央视新闻2025-06-24 15:04:25
新华社2025-06-24 15:03:54
人民网2025-06-24 15:03:08
央视新闻2025-06-24 15:01:22
加力冲刺,全力做好2025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专访教育部高校学生司(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司)相关负责人
新华社2025-06-24 15:00:48
2025夏季达沃斯论坛|世界经济论坛执行董事杜塞克:亚洲贡献全球60%经济增长 中国AI创新引全球关注
央视新闻2025-06-24 15:00:13
司法部、国家税务总局负责人就《互联网平台企业涉税信息报送规定》答记者问
新华社2025-06-24 14:59:17
人民日报2025-06-24 14:58:15
人民日报2025-06-24 14:57:15
新华社2025-06-24 14:5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