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12 11:38:17求是网
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崇山峻岭之间,“中国天眼”仰望苍穹,将人类“视界”延伸到百亿光年之外。自2021年3月31日正式对全球科学界开放以来,这个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已帮助美国、荷兰、澳大利亚等15个国家的研究团队开展观测900余小时。国际科学界评价:FAST,世界的眼睛!
放眼全球,中国修建的雅万高铁穿山越岭,为印度尼西亚的发展注入新动能;中国钻探技术打出的井水,把撒哈拉沙漠灌溉成一片片绿田;跨越山海的“中国菌草”,在100多个国家落地生根,成为“中国送给世界的礼物”;全球50余个研究机构分享嫦娥六号获取的月壤样本和探测数据;半数以上国家和地区使用北斗系统,“中国的北斗”成为“世界的北斗”……
不拒众流,方为江海。国际科技合作是大趋势,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定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始终坚持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主动发起国际科技合作倡议,牵头组织国际大科学计划,深入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已与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科技合作关系,签署了118个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启动了70多家“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建设,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等国际大科学工程……我国不断加强科技开放合作,不仅推动自身进步,更为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人类发展进步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力量。
科技进步是世界性、时代性课题,唯有开放合作才是正道。国际环境越复杂,我们越要敞开胸怀、打开大门,统筹开放和安全,在开放合作中实现自立自强。在《求是》杂志新近刊发的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朝着建成科技强国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中,总书记对深入践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推动科技开放合作提出明确要求,强调要深入践行国际科技合作倡议,支持各国科研人员联合攻关;同时要积极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等全球性挑战。只要我们坚持敞开科技开放合作的大门,不断提升开放合作水平,就一定能为我国科技发展注入强劲动力,同时也能让科技更好造福人类。
新征程上,进一步加大科技创新力度,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合作,更好以科技现代化支撑和引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定能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图景一步步变为现实,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人类更加光明的未来作出更大贡献。
新华时评·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丨一季度社融增量超15万亿元传递积极信号
新华网2025-04-17 22:39:22
新华社2025-04-17 22:38:09
央视新闻2025-04-17 22:37:27
央视新闻2025-04-17 22:36:21
花园经济、以旧换新、汽车改装……透过新消费图鉴看经济“更”新活力
央视网2025-04-17 22:35:26
人民日报2025-04-17 22:34:44
新华社2025-04-17 22:12:09
央视新闻2025-04-17 22:11:19
人民日报2025-04-17 22:10:35
中国新闻网2025-04-17 22:09:07
央视新闻2025-04-17 22:08:25
【世界说】美国“对等关税”破坏国际双赢共识 欧亚观察人士呼吁回归合作主旋律
中国日报网2025-04-17 22:07:10
新华社2025-04-17 22:06:03
新华社2025-04-17 22:03:55
人民网2025-04-17 22:03:12
人民网2025-04-17 22:02:27
2025-04-17 21:10:48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5-04-17 20:17:57
2025-04-17 20:16:08
央视网2025-04-17 20:13:12
中国经济新脉动⑨:从“常来常往”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理响中国
新华社2025-04-17 19:41:17
人民网2025-04-17 19:40:01
光明网2025-04-17 19:39:05
人民网2025-04-17 19:36:26
央广网2025-04-17 19:35:22
“国家安全题材文学作品诵读”大思政课,以文学力量铸牢国家安全信念
新华社2025-04-17 19:34:15
新闻1+1丨2025中国经济开局良好 未来如何应对“关税战”冲击?
央视新闻2025-04-17 19:31:59
新华时评·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惩风腐交织问题 铲除风腐共性根源
新华社2025-04-17 19:31:15
参考消息特稿|系统性改革激发制度型开放——中国北方首个自贸试验区十周年观察
参考消息2025-04-17 19:29:26
新华社2025-04-17 19:2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