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16:33:32光明网
【文化评析】
作者:辰朔(媒体评论员)
哈尔滨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正如火如荼地进行。作为继2022年北京冬奥会后,我国举办的又一重大综合性国际冰雪运动盛会,赛场内外,运动员们在冰雪大舞台上全力以赴,不仅以超高的竞技水平诠释体育精神的内涵,更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冰雪文化的魅力。自然与人文交融、科技与艺术辉映、竞技性群众性相得益彰、跨文化交流互鉴、贯彻新发展理念……这些共同塑造了冰雪文化在新时代的独特风貌。
哈尔滨,一直是冰雪文化的代表性城市。过去,人们对冰雪文化的理解往往停留在冰雕、雪景等静态视觉呈现。本届亚冬会开幕式打破了这一浅层印象,将自然赋予与传统文化、现代科技有机结合,让冰雪焕发出全新的生命力。非遗剪纸元素、松花江日出纹理被巧妙地融入服装设计,为冷的色调注入了温暖与生机。孩童手提冰灯点亮舞台,映照出北方人童年的共同记忆。这些细节,绝不是文化符号的简单堆砌,而是一种思考——如何让冰雪拥有温暖、亲和的元素?当开幕式上的“冰凌手绢花”旋转翻腾,一面是冰晶蓝,一面是中国红,便呈现出冰雪文化在中国的独特张力——既有自然的寒色意象之美,也有人文的温暖年味之情。
先进数字技术的应用赋予了冰雪文化更强的科技范儿。在网络保障方面,云计算、大数据、大模型技术确保着本届亚冬会的网络通畅。在通信保障机房,智慧机房数字化监控系统能够对场馆机房、核心机房进行AI智能管控,并进行危险源的检测以及机房进出人员的报警与识别,确保赛事顺利进行;在主媒体中心,专门为本届亚冬会打造的媒体转播云,可以让媒体从业者在云上进行赛事直播、编辑、转发,极大缩减了赛事转播的成本;哈尔滨工业大学研制出我国首台自动化切冰设备,有人工智能视觉识别实时监测,还有多传感器的数据融合,能确保切出的每一块冰尺寸精准。从前三个人10~15分钟的工作量,现在只需1分钟,效率提升了几十倍……无论是视觉呈现、场地支持还是媒体传播,新兴科技都让人们无论身处何处,都能沉浸式感受冰雪运动的魅力。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本届亚冬会进一步创新,首次实现100%绿电供应,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源源不断地输送至各大场馆,替代传统燃煤和燃气供电方式,大幅降低碳排放。科技也赋予冰雪文化绿色转型的可能性:科研团队研发的“植物彩色冰”,利用天然色素替代传统丙烯颜料,使冰雕艺术更环保。在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下,冰雪文化正迈向更加可持续、更加智慧的未来。从北京冬奥会到哈尔滨亚冬会,冰雪运动不仅展现竞技之美,也成为绿色、创新发展的实践者和推动者。
如今,放眼全国,冰雪运动的普及程度达到历史新高,冰雪文化的创新表达也已广泛存在于人民群众的冬季日常中。从故宫雪景爆红网络,到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吸引全球游客,再到各地兴起的冰雪嘉年华,冰雪文化已不再局限于竞技体育,而是成为一种可触摸、可体验、可融入的寻常生活点滴。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冰雪旅游发展报告(2025)显示,2024—2025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旅游有望达5.2亿人次,旅游收入有望超过6300亿元。这不仅是对体育产业和体育经济的推动,更是冰雪文化走向日常化的缩影。以“冰城”为例,这座城市冬季平均气温接近零下二十摄氏度,却凭借冰雪经济带动了文化旅游热潮。游客们不只是来赏冰雕、滑雪,还体验东北大集、吃东北烤肉。冰雪文化的魅力,在于它改变了生活、创造了生活。
从阿尔卑斯山的滑雪传统,到日本的札幌雪祭,每一种冰雪文化都有其独特的地域风格。亚冬会的舞台让各国展开一场跨越地域的文化对话。竞技场上,运动员们在比拼技艺的同时也在分享彼此的风俗与文化。赛场之外,外国运动员与游客在城市的街头巷尾展现出文化交融的生动场景:吃饺子、赏冰灯、品年味。冰雪,既承载着各国风俗,也在交流互鉴中焕发出新的活力,让人们在冰雪之上找到共鸣。
冰雪之上,文明之光。在竞技的风驰电掣间,在科技与艺术的交相辉映中,冰雪文化正跨越边界,融入生活,连接世界。在时代的风雪长卷里,每一片雪花都见证着创新、传承与共鸣的美好篇章。
《光明日报》(2025年02月13日 02版)
北京日报2025-03-28 15:51:36
新华网客户端2025-03-28 13:14:05
新华社2025-03-28 13:13:16
新华社2025-03-28 13:12:48
海外网2025-03-28 13:12:24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3-28 13:11:52
中国机遇·海南|国际政商领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将推动全球贸易投资合作
海南国际传播中心2025-03-28 13:11:11
中国日报网2025-03-28 13:10:39
【1分钟快问大咖】意大利经济发展部前副部长:中国的经济增长目标为外资企业注入信心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3-28 13:10:14
好好说画|“上合”与天津的那些事儿:孔子学院成“带货主播”?
津云2025-03-28 13:09:19
北京网友说2025-03-28 11:10:55
北京时间2025-03-28 10:17:46
北京时间2025-03-28 10:14:37
新京报2025-03-28 10:01:55
文化中国行·遇见非遗丨在帕米尔吟唱,74岁的他是最“燃”婚礼主持人
石榴云2025-03-28 09:54:27
全球@中国|昆山杜克大学常务副校长:关税战从来都不是好主意 美国做法可能适得其反
海外网2025-03-28 09:52:17
央视新闻2025-03-28 09:51:01
总台记者观察丨美汽车关税引德国各界批评 德媒直言“贸易保护主义回潮”
央视新闻2025-03-28 09:49:30
人民网2025-03-28 09:48:56
新华社2025-03-28 09:48:32
中国新闻网2025-03-28 09:47:52
人民网2025-03-28 09:47:27
央视网2025-03-28 09:46:56
文化中国行|春花古建两相宜·何园玉兰花一开,扬州便成了“真江南”
交汇点新闻2025-03-28 09:44:02
中国经济网2025-03-28 09:27:48
中国经济网2025-03-28 09:27:23
人民网2025-03-28 09:26:56
光明网2025-03-28 09:26:27
中国经济样本观察·县域样本篇|山西千年古城,何以靠“吹玻璃”走向世界
新华社2025-03-28 09:25:32
从“锁边”向“扩边”发展 创新治理模式为防沙治沙“植”此青绿
央视网2025-03-28 09:2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