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2-13 13:45:32新华社
新华社哈尔滨2月12日电(记者王浩明、胡佳丽、岳冉冉)哈尔滨亚冬会即将落下帷幕,而2025年的中国体育画卷,才刚刚开始铺展——8月,我们将迎来成都世界运动会;11月,第15届全国运动会将在广东、香港、澳门举行。
2025年,没有奥运会的辉光,不见世界杯的狂欢,世界体育似乎迎来“小年”,但中国却以独有韵律,以一年举办三场大赛的节奏,编织着冰雪与热浪的诗歌,踏响了中国体育强国建设坚实的足音。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图为第四棒火炬手张虹点燃主火炬。新华社记者 李一博 摄
“简约不简单”——办赛理念与模式持续升级
哈尔滨亚冬会接近尾声,中国代表团已经创造参加这一赛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而亚冬会带来的,不仅仅是成绩的突破,更是办赛理念与模式的升级。
近年来,中国大型体育赛事的组织管理经历着显著的演变。
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院教授李艳丽认为,自1990年我国第一次举办亚运会开始,我国举办大型体育赛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一是从1990年到2008年,由洲际综合性国际体育赛事向全球性国际体育赛事跨越;二是从2009年到2022年,由顶级夏季国际体育赛事向顶级冬季国际体育赛事迈进;三是从2023年起,我们开始深度参与国际体育赛事体系可持续发展。
东北、西南、粤港澳大湾区,2025年承办大赛的三个区域,在30多年里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城市的通达性、智慧性、宜居性、韧性不断增强,体育场馆的数量和质量均有明显提升,数字化、绿色化和低碳化成为办赛的重要特征。
这是1月27日拍摄的黑龙江省冰上训练中心速滑馆。新华社记者 王建威 摄
除了硬件保障,软件的升级让我们在赛事举办中的各个环节更成熟、更自信。本届亚冬会的新闻服务团队中,多人有着丰富的大赛经验,对新闻服务各个环节的把控专业且到位,受到了国内外媒体的赞誉。
而纵观2025年这三场大赛的办赛理念、要求和实践,“节俭”“绿色”等是共有的关键词。
亚冬会提倡节俭办赛,哈尔滨赛区5个比赛场馆虽然都由旧馆改造,但运动员、官员和观众对场馆的使用体验都赞不绝口。亚洲滑冰联盟主席张明熙表示:“亚冬会的场馆设施是世界顶级的。”
同样的节俭办赛理念,也贯穿于即将到来的十五运会。广东赛区计划使用约90%的现有场馆,最大程度降低办赛成本。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副主任、广东省体育局局长崔剑介绍,十五运会还有望打造全运会历史上首届“碳中和”赛事。
2024年11月9日,十五运会的主题口号“激情全运会,活力大湾区”和残特奥会的主题口号“追梦大湾区,出彩人生路”发布。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华南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教授谭建湘表示,我们在办赛中“大兴土木”越来越少,效益和评价越来越好。
“未来我们的办赛模式,一方面要坚持政府主导,统筹资源、打硬仗,另一方面要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办赛,政府主导、社会力量运营,根据不同城市特点打造各自的品牌赛事。”谭建湘说。
“产业新引擎”——赛事龙头效应持续放大
正在进行的哈尔滨亚冬会,已经成为带动冰雪经济乃至更多周边产业的龙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红利的释放和消费观念的改变,这种龙头带动作用更加凸显。
数据显示,亚冬会期间哈尔滨入境游订单同比激增157%,国际赛事的强大引流效应尽显。哈尔滨市文旅局在赛事期间打造了10条精品旅游线路,串联起500余处文旅场景,形成“冰雪赛事+”的产业矩阵。
一张门票能带动多少周边消费?不同学者有不同的测算模型,但个案足以窥见一斑。这次亚冬会,来自广州的陈先生带儿子来哈尔滨看短道速滑和冰球比赛,两个人的门票价格约2200元,往返机票约6000元,住宿三晚费用约2000元,其他吃饭和购物旅游花销约4000元,总消费达14200元。也就是1元的门票消费,带动了将近6元的其他消费。
2月7日,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举行。图为观众在开幕式分会场。新华社记者 郑焕松 摄
亚冬会的举办,不只带动了黑龙江和东北地区,还点燃了全国冰雪运动的氛围,让这个冬天的冰雪消费十分火热。
“窗含西岭千秋雪”。四川成都西岭雪山已建成7条国际标准滑雪道,可同时容纳2000余人滑雪,还有20个雪地游乐项目让游客们畅玩。据统计,刚刚过去的春节假期,成都冰雪游度假场景吸引游客超20.6万人次。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数据显示,春节假期全国934个滑雪场客流量达1723.2万人次,同比去年春节假期增长10%。在亚冬会带动下,黑龙江接待滑雪客流207.8万人次,比去年春节期间增长13.5%,特别是哈尔滨接待158.6万人次,增长25.4%。截至2月11日,第二十六届哈尔滨冰雪大世界运营52天,接待游客突破300万人次,再创新纪录。
而成都,将接棒哈尔滨,在8月举办世界运动会,这场盛会对体育产业的带动作用也不可忽视。
2019年5月9日,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举行的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2019年全会上,成都获得2025年世界运动会举办权。新华社发(胡泾辰摄)
李艳丽表示,世界运动会被称为“二级奥运会”,是非奥运会项目最高水平的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将为新兴项目产业化提供难得的国际舞台。
“与奥运会的强竞技性不同,世界运动会更偏表演性,群众参与度更高,必将吸引各类赛事运营公司、赞助商、媒体和观众参与到赛事中来,拉动餐饮、住宿、旅游、周边产品的消费热情。”李艳丽说。
在亚冬会开幕前,南海之滨也传来讯息: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广东赛区执委会与10家合作企业及2家公益慈善组织签约,涉及总金额13.6亿元。
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市场开发部副部长庾伟健表示,广东赛区执委会已经收到110家企业、涵盖42个类别的赞助意向,总意向金额已超22亿元。
“超越体育本身”——赛事赋能高质量发展
三场大赛,从空间布局来看,一个在东北,一个在西南,一个在华南;从赛事类型来看,一个是洲际大赛,一个是世界大赛,一个是全国大赛。三场赛事,从不同维度为体育强国建设注入强劲动能,也给城市、区域、社会带来超越体育的深远影响。
李艳丽表示,北京冬奥会之后举办的亚冬会,必将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昭示中国以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激发冰雪经济活力的决心与信心,“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从而加速构建现代冰雪产业体系,进一步释放冰雪消费潜力,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2025年1月23日,游客在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园区内游览。新华社记者 张涛 摄
哈尔滨亚冬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哈尔滨市副市长张海华说,办好亚冬会是建设体育强国的重要举措、推动东北全面振兴的重要抓手。
李艳丽认为,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大型体育赛事是中国与世界各国开展人文交流的重要纽带,而成都世界运动会将为世界了解中国提供又一国际平台与窗口。
2025年11月,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将由粤港澳三地共同承办。当前,三地正携手同心,共赴这场全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影响力最广的综合性运动会。十五运会的筹办和举办,给粤港澳带来的意义,也将远超体育本身。
“我们希望通过联合办赛,进一步深化三地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促进人员流、物资流、资金流、信息流的高效便捷流动,积极为大湾区一体化进程探索路径、积累经验。”国家体育总局宣传司司长高超说。
2025年的中国,正在奏响东方韵律、世界共赏的体育交响曲。
Inxinjiang㊻丨站在喀纳斯湖冰面上,白俄罗斯女记者为何大发感慨?
石榴云2025-03-29 18:53:51
中国西藏网2025-03-29 18:50:50
Inxinjiang㊻丨站在喀纳斯湖冰面上,白俄罗斯女记者为何大发感慨?
石榴云2025-03-29 18:50:12
中国日报网2025-03-29 18:49:03
央视新闻2025-03-29 18:47:27
【世界说】外媒:美国关税举措恐引发连锁反应 全球贸易与美国企业家庭共承压
中国日报网2025-03-29 18:45:55
央视新闻2025-03-29 18:44:16
新华社2025-03-29 18:42:54
联合国副秘书长博鳌发言:美国政策虽有冲击,联合国将坚定推进目标丨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2025-03-29 18:40:35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3-29 18:39:49
南方网2025-03-29 15:55:37
【中国那些事儿】China Travel热度不减!多项便利政策措施助力老外多彩中国行
中国日报网2025-03-29 14:13:30
中国机遇·海南|西班牙前外交部长阿兰查·冈萨雷斯:年轻人应抓住海南自贸港发展机遇,勇敢追梦
南海网2025-03-29 14:12:58
高端访谈丨“期待孟中两国合作迈入新阶段”——访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领导人尤努斯
新华网客户端2025-03-29 14:12:29
央视新闻2025-03-29 14:11:20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3-29 14:10:48
新华网客户端2025-03-29 14:10:21
博鳌亚洲论坛|世界银行前副行长:美经济衰退或发生在两个季度后
新华社2025-03-29 14:09:56
央视新闻2025-03-29 14:09:30
央视新闻2025-03-29 14:08:52
中国新闻网2025-03-29 14:08:21
新华社2025-03-29 14:07:55
新华社2025-03-29 14:07:21
三里河2025-03-29 13:05:38
新华全媒+|在中关村论坛年会体验“未来科技” 智能生活触手可及
新华社2025-03-29 13:05:13
中国青年网2025-03-29 13:04:40
新华社2025-03-29 13:03:52
人民网2025-03-29 13:03:11
央视网2025-03-29 13:02:38
央视网2025-03-29 1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