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戏曲的守正创新要彰显“文化品格”

2025-01-05 17:41:47交汇点新闻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引用郑板桥的诗句,称之为“千古流传的爱民心声”。

如何从深厚的传统文化宝库中提炼精华、汲取能量,创造出新时代的舞台风景?荣获第十七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的扬剧《郑板桥》,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

舞台上,古琴与琵琶的悠扬旋律仿若一阵清风,轻轻拂开历史的画卷,清代扬州的风情万种如诗如画般徐徐展开。郑板桥笔下的竹、兰、石化作他性格的三种特质,生动地展现了为官之德、书生之质、为民之心,以及他对生命价值的执着坚守,深深地震撼着每一位观者的心灵,让他们沉浸其中,心潮澎湃。

优秀传统文化宛如一座巍峨的宝库,如何跨越时空障碍,通过艺术转化完成对当下人的心灵启迪,是所有创作者面对的共同命题。梅花奖得主、扬剧领军人物、扬剧《郑板桥》主演李政成曾提出“学我者死”,强调优秀的演员要懂得“化”——即善于吸收他人之所长,并巧妙地转化为自身的特色。扬剧《郑板桥》中,处处可见这种“运化”的妙笔,从剧本编排到舞台呈现,再到演员表演,每一个环节都体现了对传统与创新之间平衡点的精准把握。

从剧本创作来看,郑板桥身处的环境既无唐之磅礴,也无宋之风流,他一生的经历十分平淡,最具戏剧性的“山东放粮”一节已被屡屡搬上舞台,而民间故事又失之细碎。在这种情况下,江苏戏剧文学创作院院长、编剧罗周借用戏曲艺术独有的诗性和写意方式,以郑板桥平生只画兰、竹、石为切入点,通过郑板桥与饶五娘的奇缘、与官员卢抱孙的聚散、与盐商张从的恩怨的编织,将郑板桥画作的审美品格化成他的人格气象,带给人一种以史为凭、精妙构思的文化质感和美感。

剧场里,舞台的空间设计为观众提供深刻的审美体验。舞台既保留了传统戏曲“一桌二椅”的简约美学,又紧扣扬州园林特征,运用黑白对比色调和光影变幻,隐喻郑板桥内心澄澈与光明,使其性格直观生动地传达给观众,让物理空间成为精神外延。

李政成的精湛表演则使创作完美闭环。在描绘郑板桥绘画菊花与兰花的情景时,他巧妙地采用了文戏武唱的手法,别具匠心地展现了郑板桥的才华与骨气。而在剧终部分,长达十多分钟、包含56个核心唱段的唱腔如波浪般层层推进,将郑板桥一生的感悟推至观众心底。舞台上的清冷视觉效果与演员炽热的情感表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戏剧的张力中,一个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郑板桥仿佛从历史中走来,真正“活”了起来。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李政成出生于戏曲之家,在母亲的悉心指导下,他将扬剧旦行的“清板”演唱方式巧妙地融入到生行表演中。在跟随众多京昆名师的学习过程中,他逐渐形成了“京昆打底,本剧立身”的艺术风格。当他遇到“郑板桥”这一角色,李政成多年的积累与磨砺使其表演如鱼得水。观众惊叹于舞台上的李政成技艺精湛,但他却说:“无技不惊人,但技巧不是为了炫技,技必须为艺服务。”

在创作初期,主创团队就明确了目标——塑造一个独一无二、前所未有的“郑板桥”形象。如何把握好尺寸和火候,展现郑板桥“不能挺拔,又不能不挺拔;不能寒酸,又不能不寒酸;不能糊涂,又不能不糊涂;不能普通,又不能不普通”的独特形象?李政成最终在郑板桥的传世画作中找到了“依据”,画作中的一笔一划都化身为他在舞台上的形体和姿态,实现了对这一历史人物的深情回望与艺术重塑。

“历史人物赋予剧种以滋养,而剧种也必须给予这些人物以呼吸。”在李政成看来,这种“化”的过程,归根结底就是守正创新。在打磨扬剧《郑板桥》的过程中,团队并未浅尝辄止地停留在题材表面,而是像一位技艺精湛的工匠,深入挖掘主人公的精神世界与时代背景,将郑板桥的人格魅力、艺术追求以及他对社会民生的关注等多方面特质生动展现出来,从而为观众打造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心灵对话”。

李政成感慨,江苏戏曲底蕴丰厚,京昆锡淮扬等剧种更是在新时代百花齐放。“我们始终坚持‘三并举’的做法——整理改编传统戏、新编历史剧与新创现代戏,在不断活化的过程中,对艺术规律的认知也日益加深。今天,面对纷繁多元的世界,每一个传统剧种都必须静下心来,找到与自身气质相契合的‘文化气息’,才能真正叩开传统文化宝库的大门,让古老的戏曲艺术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生。如果文化气息不畅通,或者与剧种的特点不符,最终只会导致作品不伦不类,失去其原有的韵味。”

扬剧《郑板桥》正是通过深入挖掘城市的文化DNA,与扬剧这一传统剧种的艺术语汇完美融合,彼此丰盈,凸显出焕然一新的文化品格。该剧迄今已演出50多场,受到广泛赞誉。中央文史馆馆员、首届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仲呈祥高度评价该剧:“郑板桥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代表,他的人生意境如兰、如竹、如石,这是中华戏曲的守正创新。”

在扬剧《郑板桥》中,青年演员们的出色表现无疑为该剧增添了一抹亮丽的风景线。这部作品不仅是对历史文化的深刻挖掘,也是江苏文艺界人才培养成果的一次精彩展示。

当记者拨通李政成的电话时,他正忙于为扬州文化艺术学校40名学生的年终演出做准备。自2007年以来,李政成积极倡导并推动了剧团与扬州文化艺术学校的联合招生计划——“小扬班”,随后更是致力于培养“扬剧本科生”。李政成坚信,人才培养不仅需要资金和心血的投入,更需科学的方法指导。为此,他广邀各路名家传授技艺,助力年轻一代提升专业技能。

“这不仅提升了学员的专业水平,也为他们打开了更广阔的视野。”令他感到欣慰的是,经过多年努力,扬州市扬剧研究所在人才培养、剧目创作上都走在全国前列。日益丰富的扬剧剧目库,成长为中坚力量的青年演员,都为扬剧下一步的发展开拓了更广阔的天地。

原创是厚土,经典是“高峰”。立足于江苏深厚的文化积淀,新时代的江苏文艺工作者们,正满怀信心,继续进行着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生动实践。在带着扬剧《郑板桥》走进清华大学等全国高校的过程中,李政成从学生们热烈的反响与反馈中更加真切地感受到,经过“细熬慢炖”的古老中华文化正在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桥梁,散发着精神的光芒。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陈洁

为您推荐

一碗腊八粥 温暖过寒冬

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官方新闻客户端2025-01-07 09:40:47

全球经济如何增强复苏动力

中国经济网2025-01-07 09:20:35

倡导“同球共济”共创美好未来

人民日报2025-01-07 09:19:41

西藏农村公路通车里程达9.48万公里

中国新闻网2025-01-06 21:37:40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