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20:25:38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12月10日电 题: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改“适度宽松”传递积极信号
新华社记者吴雨
9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2025年经济工作,其中货币政策的表述引人关注。时隔10多年,货币政策取向再次改为“适度宽松”体现了支持性货币政策立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将有力提振各方信心,助力中国经济回升向好。
货币政策的变化,始终与一国宏观经济形势紧密相连。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明确明年货币政策“适度宽松”,不仅出于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判断,更结合了对明年经济工作的谋划考虑,“宜松则松,宜紧则紧”的适时调整,将为明年经济稳定增长和高质量发展营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变化的是货币政策松紧,直接关系实体经济的资金血脉。“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意味着合理的货币供应量、低位的利率水平、相对宽松的货币信贷环境等,这有利于进一步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支持力度,引导更多资金投向科技创新、民生消费等领域,促消费、扩投资,更好激发全社会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
从“稳健”改为“适度宽松”,不变的是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今年以来,货币政策已适时加大逆周期调节。尽管今年的货币政策基调定为“稳健”,但整体来看,货币政策在执行上灵活适度,市场普遍感觉我国货币政策已处于稳健略偏宽松的状态。明年“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取向,能更好体现“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二者相配合将进一步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降低企业和居民综合融资成本,为经济持续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持。
当前,预期变化已成为影响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因素,及时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取向有助于引导预期。从外部看,明年国际环境更趋复杂严峻;从内部看,我国发展面临许多不确定性和挑战。在当下这一节点,明确明年货币政策,回应市场关切,释放明确信号,有助于推动中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新华社2025-07-08 09:19:43
央广网2025-07-08 09:18:27
新华社2025-07-08 09:17:53
人民日报2025-07-08 09:16:15
年中经济透视 | 向“新”发力 “两重”等重点项目牵引投资稳中有升
上海证券报2025-07-08 09:14:14
光明网2025-07-08 09:13:29
央视新闻2025-07-08 09:12:53
焦点访谈丨1525张照片、3237件文物 来看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史
央视新闻2025-07-08 09:11:47
中国蓝新闻2025-07-08 09:10:08
争分夺秒的生命保卫战:干群携手织密防灾网 1小时紧急转移21人实现“零伤亡”
央视网2025-07-08 09:09:03
央视网2025-07-08 09:08:36
新华社微信公众号2025-07-08 09:07:03
经济日报2025-07-08 09:06:01
央视新闻2025-07-07 22:16:03
新闻多一点 |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新华社2025-07-07 22:14:52
新华社2025-07-07 22:12:43
部分“网红医生”假借科普名义敛财,国家卫生健康委将加大整治力度
健康中国2025-07-07 21:27:47
新华网2025-07-07 21:00:45
中国新闻网2025-07-07 21:00:07
中国新闻网2025-07-07 20:58:58
央视网2025-07-07 20:58:22
【世界说】外媒:危机级赤字或成美国政府“默认模式” 华尔街警告美财政滑向深渊
中国日报网2025-07-07 20:54:19
【世界说】关税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什么?英媒:股市震荡、物价上涨、消费者信心下滑
中国日报网2025-07-07 20:53:34
新华网2025-07-07 20:52:52
中国日报网2025-07-07 20:51:48
贵州日报2025-07-07 20:51:03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期待依托中国市场提升产业规模和竞争力——访马来西亚国际榴莲产业发展联合会秘书长张健豪
新华网2025-07-07 20:50:25
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在巴西举行 为实现包容性全球化注入“南方力量”
环球资讯广播2025-07-07 20:49:25
人民日报2025-07-07 20:48:28
中国新闻网2025-07-07 20:4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