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0 19:50:54新华社
在澳门大学莲花广场,澳大学生国旗仪仗队迈步走向升旗台(11月23日摄,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黄扬 摄
新华社北京12月9日电 题:“我是国旗手”,澳门学子的自豪
新华社记者黄扬、刘畅、郭雨祺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胜利歌声多么响亮……”校园广播里,童声演唱的《歌唱祖国》回响。16岁的蔡采晴身姿挺拔,迈开步伐,一丝不苟地进行着队列训练。
尽管高三学业繁重,但作为澳门濠江中学附属英才学校国旗队队长,蔡采晴始终割舍不下“国旗手”的身份。
对于这里的师生而言,每周一举行的升国旗仪式,还有特殊的意义:澳门第一面五星红旗就在濠江中学升起。
1949年10月1日,时任濠江中学校长杜岚顶着重重压力,让一面自己缝制的五星红旗飘扬在学校上空。75年来,濠江中学坚持每日升国旗,让爱国的薪火在国旗下代代相传。
“当国旗手是一件非常光荣的事情。”回忆起初三入选国旗班的时刻,蔡采晴脸上依旧荡漾起激动的笑容。
蔡采晴同时还是澳门学界升旗队的一员。2023年,她以学界升旗队成员的身份,走入解放军驻澳部队氹仔军营,参加青年学生国旗手培训活动,训练中式步操,学习升旗要领。
“抬头挺胸身体要稳,正步走抬腿高度20厘米,踏步要有力度,动作要迅速利落”……在军营训练时的心得要领,蔡采晴始终熟稔于心。
“那次训练让我体验到了军营升旗的全过程,也感受到了军人练习升旗仪式的不容易。”蔡采晴说,军营里的训练让她体会到了作为旗手的“信念和使命感”。
“学界升旗队的‘竞争’越来越激烈了。”负责学校国旗队训练的教师邓辉鸿告诉记者,近些年,“争当国旗手”的氛围在澳门青少年学子间逐渐升温。
不独濠江中学,澳门很多中小学都在加强国旗手队伍的梯队建设。
“我们在小学部也有遴选学生组建升旗队,从基础的踏步、队列训练抓起。训练中的优秀表现会随着他们升学进入成长档案。”澳门教业中学学生处主任助理方海金说。
澳门教业中学小学部的六年级学生石芷函是小学升旗队的护旗手。“我很喜欢升旗,升起的国旗象征着我们的祖国。”石芷函说,她希望多多了解祖国的历史,“很想去西安看看兵马俑”。
11月22日,学生在澳门教业中学操场举行升国旗仪式。新华社记者 王益亮 摄
据方海金介绍,国旗队成员大多也是校内兴趣广泛、社会责任感强的学生。“有些孩子是校内的‘小书法家’‘小外交家’,还有许多在学校参加了学生会、义工队。”
如今,澳门所有学校已实现升挂国旗全覆盖。澳门大学于2018年正式成立学生国旗仪仗队。这支由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自发组成的队伍6年多来持续成长壮大,已成为澳门高校界的一张靓丽名片。
“正步走!”早晨八点,曙光照拂澳大莲花广场,身着海军蓝制服的学生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走向升旗台。国歌响起,五星红旗在澳门特区区旗和澳门大学校旗映衬下,冉冉升起,迎风招展。
参与升旗仪式的方阵队伍总计30余人。他们分为仪仗方阵与标兵方阵,其中护旗方阵还分为升旗手、口令员、护旗手、刀手等。
据国旗仪仗队成员介绍,每逢国庆日、回归纪念日、毕业礼等重大时间节点,学校都会举行盛大庄严的升旗仪式。记者在现场看到,前来观礼的人群中,还包括来自海外的留学生。
“他们太酷了,就像士兵一样。下一次我还要来。”澳门大学经济学专业的安哥拉留学生雅尼克说。
“当时想入队,最初就是因为国旗队这一身海军蓝。”澳门大学学生国旗仪仗队副队长高雅柔告诉记者,要进入身着制服的护旗方阵,需要经历选拔,除了半年时间的入队考察,还有一年左右的标兵试炼。
在澳门大学莲花广场,学生国旗仪仗队成员在训练(10月13日摄)。新华社发
“我们会通过日常训练考察队员的身体素质、精神面貌、爱国情怀等。”负责带训的旗队副队长何晓盈说,旗队要求每次升旗仪式之前,全体队员早晨六点半集合参加早训。
训练时严肃认真的旗手们,到了休息时间,便立刻叽叽喳喳聚在一起,欢快地聊起天来。
“训练之外,大家是很好的朋友,私下也会组个团进剧场看演出、到珠海看航展。”高雅柔说,也正是因为这种融洽的氛围,所以口令声响,大家就会立刻聚集起来,组成那支团结一心、整齐划一的队伍。
澳门大学法学院教授骆伟建说,一支坚强的爱国爱澳队伍,是澳门能够成功实践“一国两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如何让这支队伍薪火相传,是澳门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重点。”
澳门大中小学各个教育阶段都有基本法教育的相关内容,宪法和基本法被列为大学必修课。由澳门大学发布的一项研究报告指出,过去5年的学生学习数据显示,澳门特区开展国情教育成效显著。
澳门回归祖国25周年之际,澳大学生国旗仪仗队的成员们相聚在校内广场上,专门为特别行政区录制了一段视频,献上深切的祝福。
“我心中澳门的未来,就是区旗伴着五星红旗冉冉上升的模样。”高雅柔说。
电网环塔 势贯南疆——新疆环塔里木盆地75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线贯通观察
石榴云2025-07-13 21:20:20
天山网2025-07-13 21:19:45
石榴云2025-07-13 21:19:10
新华社2025-07-13 21:18:36
央视新闻2025-07-13 21:17:39
美国关税政策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外媒犀利点评:政策堪比市场毒药
央视网2025-07-13 21:17:05
央视新闻2025-07-13 21:16:24
全球媒体聚焦丨澳媒:“越来越多澳大利亚人认为中国是比美国更可靠的贸易伙伴”
环球资讯广播2025-07-13 21:15:48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21:15:19
中国新闻网2025-07-13 21:14:53
新华社2025-07-13 21:14:19
央视网2025-07-13 21:13:48
央视网2025-07-13 21:13:06
新华社2025-07-13 21:12:23
人民网2025-07-13 21:00:23
科技日报2025-07-13 20:59:58
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2025-07-13 20:59:20
央视新闻2025-07-13 20:58:34
焦点访谈丨“一喷三防”、水肥一体化滴灌 我国夏粮产区抗旱有妙招
央视新闻2025-07-13 20:57:22
黄杨树下 “00后”干起了“大买卖”——一杯咖啡里的兴边力量
新华社2025-07-13 20:55:45
征服“死亡之海” 我国最大750千伏超高压环网工程正式“合龙”
央视新闻2025-07-13 20:55:03
光明日报2025-07-13 20:53:45
央视新闻2025-07-13 20:52:53
新华社2025-07-13 18:53:33
中国经济网2025-07-13 18:51:21
光明网2025-07-13 18:50:37
大湾区之声2025-07-13 16:25:38
新华社2025-07-13 16:21:32
阿拉山口口岸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过货通道变产业聚集之地
天山网2025-07-13 16:20:56
央视网2025-07-13 16:2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