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网北京12月7日电(记者 牟昊琨 高蕾 实习生 田梦 张智博 杭羽萱 贾子静 翟璨 乔雅雯 宋莹 安蓓妮)北京中轴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12月6日,在“青知讲说人·每个梦都发光”线下演讲会上,故宫博物院副研究馆员铁铮分享了她在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创新实践和感悟,展现了文博人让文物“活起来”的坚定信念和不懈努力。
铁铮在分享中。主办方供图
2013年,铁铮怀揣着让中轴线文物“能说话”、沉睡千年故事“火起来”的梦想,加入了故宫端门数字馆的展览筹备工作团队。当时“北京中轴线”刚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专家们正对中轴线上的重要文物建筑进行保护修缮,“这项工作就好像天坛、景山、正阳门这些‘祖师爷’级别的建筑,一个个都被重新诠释,准备闪亮登场。”铁铮说。
为此,铁铮和同事们策划了《数字多宝阁》展览项目。它是团队的心血之作。在展览筹备时,他们曾向观众调研,最想在展览里看什么?有观众提问:“能不能让我和文物近一点、再近一点?”这可给铁铮出了个难题,团队内部经过激烈的讨论,最终决定从故宫收藏的186万件文物中,挑选出百余件能让大家了解中轴线历史文化的文物。
“确定了文物后,我们开始进行三维建模和4K屏幕的展示设计。我们用专业设备对文物进行扫描,获取它们的三维数据,再用软件进行建模和渲染。无论是口沿还是底款,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不仅如此,我们还设计了各种互动环节,比如战国的青铜宴乐渔猎攻战纹图壶,观众触摸屏幕,就能把壶身上每一层采桑、射礼、宴乐、水陆攻战等场景都‘动’起来。”现在,铁铮可以回答观众的提问了:大家不仅可以离文物再近一点,甚至能将文物“捧在手心儿里”,想看哪儿就看哪儿,“360度,照亮它的美”。
在这个过程中,铁铮逐渐体会到,“国潮”可以让中轴线也很“City”,它并不是简单地模仿和复制传统文化,而是用创新的思维和方法展现传统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可是,拉近大家与传统文化的距离之后,如何让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大家的日常生活?是不是只有用三维建模这种“高大上”的技术,才能让文物在数字环境中找到新生?“其实,文创是很好的载体,当它融入年轻人的生活日常,跟年轻人‘低碳生活’‘向野生活’等生活方式结合起来,才有更可持续的生命力。”于是,铁铮和同事们又开始研究一些新的材料,比如苹果皮,它在铁铮和同事们手里,经历了一场从“垃圾”到“宝贝”的变身,最终成为了一款富含故宫文化韵味的文创挎包。这种苹果残渣制作的素皮革材料,不仅外观上与传统的皮革相似,而且更加环保、可持续。
“今年是龙年,龙行龘龘,这样的好彩头,可不能错过。”铁铮和同事们经过思考,将目光对准了来自康熙年间的矾红彩描金云龙纹直颈瓶,把这祥瑞的龙纹设计在手机挎包上。“不仅如此,我们还用废弃树叶和枯枝发酵制作‘松福’手环,手环上的松枝图案取自院藏清代画家恽寿平的《花卉》册。9个回收塑料瓶制成的托特包上呈现了溪水潺潺、群山渺渺的‘西溪’主题,灵感来源于清代绘画《西溪渔隐图》轴。”铁铮说,这些用苹果皮和松枝做成的文创,不仅外观古朴雅致、似乎还散发着淡淡的果香松香,让人仿佛置身于御花园之中;同时又能感受到浓厚的文化氛围和故宫的韵味。
这些产品不仅是古人“敬天惜物”的智慧与现代环保理念的完美结合,更讲述着北京中轴线上独特的创意故事。“在这过程中,我们不仅看到了北京中轴线的美丽与壮观,更感受到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底蕴与现代活力。而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让‘古都之脊’绽放时代光彩,同时也是对文博工作者最大的鼓舞。”每个梦都发光,铁铮的梦想,就是在中轴线上绽放创新光彩,希望这份光芒照亮文博人前行的道路,也让世界看到一个更加自信、更加开放、更加创新的中国。
据了解,“青知讲说人·每个梦都发光”线下演讲会旨在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展现广大青年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挺膺担当的风采,讲说人们从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社会服务、卫国戍边等角度讲述了自己争当排头兵和生力军、实现梦想的心路历程和人生感悟。本次活动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指导,北京市委网信办主办,中国青年网承办。近500位在京高校大学生代表、中央重点新闻网站、北京市新闻媒体、网络名人等共同参与活动。
新华社2025-01-25 21:38:0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5-01-25 21:00:41
中国新闻网2025-01-25 20:55:53
新华网2025-01-25 20:55:06
新华社2025-01-25 20:54:11
促进民间交流、开展更多合作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对蛇年有哪些期待?
央视新闻2025-01-25 20:50:24
央视新闻2025-01-25 20:49:29
新华网2025-01-25 20:48:05
央视网2025-01-25 20:35:3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01-25 20:35:19
大市场看中国年 | 云南:斗南花卉购销两旺 满城皆是“年味”香
央广网2025-01-25 20:32:3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01-25 20:30:12
央视新闻2025-01-25 20:28:38
新华网2025-01-25 20:27:53
中国新闻网2025-01-25 20:27:14
央视新闻2025-01-25 20:24:43
人民网2025-01-25 20:20:15
“巨无霸”列车上线、车站爆火出圈……今年春运还有哪些新变化?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9:06
新华网2025-01-25 20:18:18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7:21
中国铁路2025-01-25 20:16:23
多地遭遇今冬最强雨雪天气 相关部门“以雪为令”全力保障春运安全
央视网2025-01-25 20:14:17
13.8万亿元、792万名……多组数字背后尽显消费市场活力足、需求旺
央视网2025-01-25 20:13:18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1:51
自导自演迎新春 歌唱当代好生活!火热“村晚”点亮春节“仪式感”
央视网2025-01-25 20:10:35
健康中国2025-01-25 18:12:48
“二十六,去买肉”,健康吃肉有妙招!【健康幸福过大年】(7)
健康中国2025-01-25 18:11:56
人民网2025-01-25 17:52:56
石榴云2025-01-25 17:52:06
人民网2025-01-25 17: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