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末冬初,是落叶纷飞的季节。如何让枯枝落叶重获新生?
前段时间,大街小巷都铺上了松软厚实的落叶“地毯”。为了给大家留住落叶风景,一些城市在景观街道和公园、绿地采取了“落叶缓扫”举措,部分落叶自然分解后就地还林,然而,这仅仅是一小部分,对于一个一天就可能落下几百吨树叶的城市来说,这些绿色垃圾又该如何处理呢?
在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处街心花园,园林工人正将清扫收集起来的枯枝落叶,装车运往附近的园林垃圾临时收集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城市的园林绿化垃圾产生量逐年增长。就北京而言,每年各类林地绿地产生的枯枝落叶等绿化垃圾就达到520万吨左右。
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土壤与水研究所所长 曹吉鑫:这个处理方式主要是分为堆肥处理,另外也会生产一些有机覆盖物。有机覆盖物又分为两种,一是简易的覆盖物,可以铺到地面起到保温这种作用。另外一种可以做一些染色以后,产生景观效果。我们思路还是要把它资源化利用,就是说我们要给它回归到土壤当中。
由于绿化垃圾比较松散,密度小、体积大,长距离运输成本高,资源化利用往往得不偿失。曹所长告诉记者,今年,北京林业大学牵头组建了一个专家团队,研发出了全国首个一体化粉碎运输车辆,前不久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投入使用。
在北京西城的一处临时收集点,记者看到绿化工人将枯枝投入园林废弃物处置车的粉碎口,枯枝在大齿轮的旋转挤压下迅速被粉碎。
北京蓟城智造科技有限公司项目部部长 张宇:树叶主要是采取直接压缩,树枝需要经过预粉碎,这样可以极大降低它的体积,减少运输车的空载率。如果用传统的运输车,一车只能拉两吨多绿化垃圾,但是经过粉碎之后,基本上能够超过六吨多。
如今,树叶枯枝被粉碎后再转运至城外的垃圾处理中心,开始下一段的再生之旅。
落叶枯枝就地堆肥 “绿色垃圾”循环利用
近年来,随着技术发展,各地在推广园林绿化垃圾循环利用的同时,也考虑到经济成本问题,开始探索将枯枝落叶就地处置的新方式。
在山东青岛奥林匹克雕塑文化园里,设有28个圆筒状生态堆肥筐,绿化工人们将干燥的落叶枯枝等园林垃圾,与菜根菜叶等含水量高、易腐烂的厨余垃圾,按照一定的比例,交互铺撒,实现就地堆肥。
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落叶堆肥项目工作人员 徐进:这个堆肥筐是有孔的,它是为了让氧气进来,然后它这里边就有大量的耗氧微生物,现在的这个里面的温度是53.9℃,它已经开始大量繁殖了,冬季的时候我们到60天到90天,它就可以变成那种黑色的黑金土肥料。
目前,作为试验区,青岛市城阳区全年处理园林绿化垃圾5000余吨,堆肥1000余吨。这种绿色低碳、低成本的堆肥方式,已经在当地50多所学校和社区推广。
青岛市城阳区住房和城市建设管理局工作人员 高玉杰:我们在全区9个公园和滨海河道,建成了54个300立方米的落叶堆肥筐体,近1000立方米的园林垃圾,实现了就地处置。下一步,我们将在更多的公园、社区、学校推广。
据了解,明年青岛市计划探索更多的无害化处置新方式,为绿色垃圾找到更加经济环保的“新去处”。
艺术化再利用 枯枝落叶变身景观雕塑
一片树叶从枝头飘然落下的那一刻,就开始了再生之旅。它还能变成什么呢?
今年以来,在天津市武清区,细心的市民注意到,家门口的公园里、绿地上、多了些景观雕塑小品,吸引人们驻足拍照打卡。没错,它们都是由树叶、枯枝经过精加工创作出来的。为了让落叶枯枝循环利用,武清区城市管理委的园林绿化中心,专门成立了一个工作室,重点研究树叶、树枝、树干、树根的艺术化再利用。工作室对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收集的干枝、枯根因材设计,创作出“腾飞”“雄狮”“编钟”等24组景观雕塑小品,让树叶树枝以另一种方式与人们再相见。
同样在浙江长兴,一片片银杏落叶经过匠人的巧手摆弄,竟然华丽变身为美丽的花朵。
在长兴县小浦镇的“十里古银杏长廊”景区,村民周永新正在教村里的姐妹们制作银杏叶花束。在她的巧手之下,从地上捡拾的银杏落叶,被一层层粘到竹签上,慢慢拼凑出花朵的模样。
村民们说,他们这里每年都有100多万游客前来游玩。这些经过风干加工的银杏花,在干燥的环境下能保存半年以上,游客都很喜欢。现在,银杏叶花束也成了这个“十里古银杏长廊”的又一个金色浪漫。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 李林松 张伟泽 青岛台 天津台)
新华社2025-01-25 21:38:06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2025-01-25 21:00:41
中国新闻网2025-01-25 20:55:53
新华网2025-01-25 20:55:06
新华社2025-01-25 20:54:11
促进民间交流、开展更多合作 巴基斯坦驻华大使对蛇年有哪些期待?
央视新闻2025-01-25 20:50:24
央视新闻2025-01-25 20:49:29
新华网2025-01-25 20:48:05
央视网2025-01-25 20:35:39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01-25 20:35:19
大市场看中国年 | 云南:斗南花卉购销两旺 满城皆是“年味”香
央广网2025-01-25 20:32:35
中央纪委国家监委2025-01-25 20:30:12
央视新闻2025-01-25 20:28:38
新华网2025-01-25 20:27:53
中国新闻网2025-01-25 20:27:14
央视新闻2025-01-25 20:24:43
人民网2025-01-25 20:20:15
“巨无霸”列车上线、车站爆火出圈……今年春运还有哪些新变化?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9:06
新华网2025-01-25 20:18:18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7:21
中国铁路2025-01-25 20:16:23
多地遭遇今冬最强雨雪天气 相关部门“以雪为令”全力保障春运安全
央视网2025-01-25 20:14:17
13.8万亿元、792万名……多组数字背后尽显消费市场活力足、需求旺
央视网2025-01-25 20:13:18
央视新闻2025-01-25 20:11:51
自导自演迎新春 歌唱当代好生活!火热“村晚”点亮春节“仪式感”
央视网2025-01-25 20:10:35
健康中国2025-01-25 18:12:48
“二十六,去买肉”,健康吃肉有妙招!【健康幸福过大年】(7)
健康中国2025-01-25 18:11:56
人民网2025-01-25 17:52:56
石榴云2025-01-25 17:52:06
人民网2025-01-25 17: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