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亚当·图兹,在英国《金融时报》上撰写了一篇评价美国应对气候变化问题的文章。
他在文章中表示,如果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需要一个领导者,那这“只能是中国”了——这还被《金融时报》直接用作了文章的大标题。
不过,在亚当·图兹完整的文章中,他大量的篇幅还是用在了点评美国政府在气候变化问题的表现上。
比如,他用“人格分裂”评价了美国在气候变化问题上的表现,称4年前当拜登赢得美国总统选举时,这位美国总统一度宣称美国又回来了,他的国务卿布林肯更是扬言世界没有美国的领导会陷入混乱。可4年后,随着特朗普的胜选,美国在气候问题上却“已经半截身子都在门外了”。
“这哪里是在管理世界,而是世界不得不去适应美国那两极化的、且让人沮丧的民主所带来的杂乱无章”,图兹讽刺道。
图兹还回顾了美国曾经在气候变化问题上发挥的“作用”,称在上世纪80-90年代,美国科学家不仅一直在努力呼吁人们关注气候问题,而且当时的克林顿政府还帮助起草了第一份全球气候变化应对协议——尽管“美国国会一直在对这些努力使绊子”。
图兹继续回顾说,到了2016年特朗普竞选总统时,气候变化问题居然被他说成了是一场“中国的骗局”,而当他在2017年上台后,美国更是退出了先前奥巴马政府签署的巴黎气候协定。当拜登在2020年上台后,他似乎也只能把他发展绿色能源的政策,“藏在打着减轻通胀和对抗中国的旗号的法案中”,这才获得通过。
图兹还对美国作为太阳能等现代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的发明者之一,以及早在2010年时就开始支持生产电动汽车,却最终成为了如今世界上最大的石油生产国,流露出了明显无奈的情感。
图兹因此感叹说,这些历史都不可避免地推导出了一个结论:“在气候变化政策上把美国当成一个可靠的伙伴,是愚蠢的。”
在点评完美国后,图兹还对欧洲表示了失望。他认为,尽管欧洲做得比美国好多了,但生活成本的压力不仅动摇了欧洲采取更严格措施的决心,而且欧洲的汽车工业,在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上的成功时,反而开起了倒车要发展柴油车。图兹认为,这暴露出了欧洲的“双标”。
石榴云2025-01-14 19:57:28
央广网2025-01-14 19:56:52
乡村振兴看内蒙古|新时代草原牧民,放牧的马鞭换成了远程遥控器
央广网2025-01-14 19:56:27
新华网客户端2025-01-14 19:55:37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5-01-14 19:54:53
两美企计划联合收购美钢铁公司 日铁发声反对并称将完成收购计划
央视新闻2025-01-14 19:54:25
千龙网2025-01-14 19:53:56
免签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跨省游、深度游成为外国游客“打卡中国”新趋势
央视网2025-01-14 19:52:38
2024年6.1亿人次出入境 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成现实
央视网2025-01-14 19:52:15
列国鉴·斯里兰卡丨记者观察:新总统访华,斯里兰卡冀斯中关系取得新进展
新华网2025-01-14 19:51:48
人民日报2025-01-14 19:44:46
嫦娥六号月背样品取得新发现 我国月球研究加速向前开创“嫦娥时代”
央视网2025-01-14 19:44:19
中国铁路2025-01-14 19:43:39
中工网2025-01-14 18:01:43
新华社2025-01-14 18:01:10
人民论坛网2025-01-14 18:00:39
荆楚网 2025-01-14 16:18:41
人民网2025-01-14 16:15:28
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1-14 16:15:11
人偏肺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均为自限性疾病,公众可通过措施预防 | 时令节气与健康
健康中国2025-01-14 16:05:17
中国经济网2025-01-14 15:58:37
光明网2025-01-14 15:57:37
人民网2025-01-14 15:57:14
央视新闻2025-01-14 15:56:04
中国新闻网2025-01-14 15:55:24
央视新闻2025-01-14 15:54:33
荔枝新闻2025-01-14 15:53:26
人民视频2025-01-14 15:52:52
中国经济网2025-01-14 15:52:25
中国网2025-01-14 15:5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