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当天,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举行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预算工作委员会主任许宏才介绍了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3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隐性债年均消化额降至不到原来1/6
7月30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完善和落实地方一揽子化债方案,创造条件加快化解地方融资平台债务风险。”9月26日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要“有效落实存量政策,加力推出增量政策”。
许宏才介绍,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国务院提出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批准。议案提出,在压实地方主体责任的基础上,建议增加6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为便于操作、尽早发挥政策效用,新增债务限额全部安排为专项债务限额,一次报批,分3年实施。按此安排,2024年末地方政府专项债务限额将由29.52万亿元增加到35.52万亿元。11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批准〈国务院关于提请审议增加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的议案〉的决议》。
“为进一步做好地方政府债务风险防范化解工作,审查结果报告围绕精准实施置换债券政策、压实地方主体责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加快推进融资平台公司改革转型、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政府债务管理机制等提出了意见建议。”许宏才说。
蓝佛安表示,2023年末全国隐性债务余额为14.3万亿元。从2024年开始,连续5年每年从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中安排8000亿元,补充政府性基金财力,专门用于化债,累计可置换隐性债务4万亿元。加上此次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的6万亿元债务限额,直接增加地方化债资源10万亿元。同时也明确,2029年及以后年度到期的棚户区改造隐性债务2万亿元,仍按原合同偿还。
“我们推出的是一揽子、综合性、靶向准的化债‘组合拳’,作用直接、力度大。”蓝佛安表示,上述3项政策协同发力,2028年之前,地方需消化的隐性债务总额从14.3万亿元大幅降至2.3万亿元,平均每年消化额从2.86万亿元减为4600亿元,不到原来的1/6,化债压力大大减轻,依靠自身努力完全可以化解。
对于此次化债“组合拳”的政策效应,蓝佛安说,一方面,可解地方“燃眉之急”,缓释地方当期化债压力、减少利息支出。由于法定债务利率大大低于隐性债务利率,置换后,5年累计可为地方节约债务利息支出6000亿元左右。
另一方面,可帮助地方畅通资金链条,增强发展动能。蓝佛安表示,通过实施置换政策,一是将原本用来化债的资源腾出来,用于促进发展、改善民生;二是将原本受制于化债压力的政策空间腾出来,更大力度支持投资和消费、科技创新等,促进经济平稳增长和结构调整;三是将原本用于化债化险的时间精力腾出来,更多投入到谋划和推动高质量发展中去。同时,还可以改善金融资产质量,增强信贷投放能力,利好实体经济。
保持“零容忍”高压监管态势,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
防范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解决存量债务风险的同时,必须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蓝佛安表示,财政部将会同相关部门,持续保持“零容忍”的高压监管态势,对新增隐性债务发现一起、查处一起、问责一起。主要从3个方面发力。
一是监测口径更全。财政部正会同有关部门健全信息共享和监管协同机制,全口径监测地方政府承担偿还责任的债务情况,动态分析、及时预警、防范风险。
二是预算约束更强。将不新增隐性债务作为“铁的纪律”,持续加强预算管理,督促地方依法合规建设政府投资项目;对未纳入预算安排的政府支出事项和投资项目,一律不得实施,坚决堵住地方违法违规举债的途径。
三是监管问责更严。强化收集新增隐性债务线索,及时掌握违规举债新手段、新变种,推动监管从事后“救火补漏”向事前“防患于未然”延伸。严格落实地方政府违规举债问责制。
“同时,我们将不断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加快建立同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中国特色债务体系。”蓝佛安说。
许宏才表示,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加强对政府债务管理情况的监督,包括法定债务监督、隐性债务监督,特别是要加强对地方政府债务限额置换存量隐性债务实施情况的跟踪监督。此外,还要监督融资平台公司债务监测及改革转型情况,推动进一步加强政府债务管理,积极稳妥防范化解债务风险,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
针对各界比较关注的我国政府债务水平问题,蓝佛安表示,从国际比较看,我国政府负债率显著低于主要经济体和新兴市场国家。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数据,2023年末G20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达118.2%,G7国家平均政府负债率达123.4%;同期我国政府全口径债务总额为85万亿元,其中,国债30万亿元,地方政府法定债务40.7万亿元,隐性债务14.3万亿元,政府负债率为67.5%。
从举债用途看,我国地方政府债务主要用于资本性支出,支持建设了一大批交通、水利、能源等项目,很多资产正在产生持续性收益,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也是偿债资金的重要来源。蓝佛安表示,我国政府还有较大举债空间。
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财政政策接下来还有哪些作为?
蓝佛安表示,持续抓好增量政策落地见效,“今年的增量政策力度大,对经济的拉动效应正在显现,不少政策效应明年还会持续释放。”对于尚未出台细则的两项增量政策,蓝佛安表示,发行特别国债补充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核心一级资本等工作正在加快推进中;专项债券支持回收闲置存量土地、新增土地储备,以及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方面,财政部正在配合相关部门研究制定政策细则,推动加快落地。
与此同时,结合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将实施更加给力的财政政策。一是积极利用可提升的赤字空间。二是扩大专项债券发行规模,拓宽投向领域,提高用作资本金的比例。三是继续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四是加大力度支持大规模设备更新,扩大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品种和规模。五是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规模,加强对科技创新、民生等重点领域投入保障力度。
天山网2025-01-02 21:58:31
天山网2025-01-02 21:54:19
人民日报2025-01-02 21:39:59
数说“新”变化|创历史新高!2024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92.2%
天山网2025-01-02 21:38:51
新华社2025-01-02 21:37:15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频2025-01-02 21:37:06
光明网2025-01-02 21:30:42
十年•我与中国丨“进步、机会、传播” 秘鲁留学生卡洛斯的2024年
环球资讯广播2025-01-02 21:26:05
中国新闻网2025-01-02 21:24:49
中国新闻网2025-01-02 21:22:55
中国新闻网2025-01-02 21:21:29
中国日报网2025-01-02 21:20:32
海外网2025-01-02 21:19:14
新华社2025-01-02 20:06:03
津彩2025-01-02 20:04:25
央视网2025-01-02 20:03:23
央视新闻2025-01-02 19:52:23
新华社2025-01-02 19:51:41
保障“米袋子”“菜篮子”物丰价稳 多部门做到精细入微、“新”中有“数”
央视网2025-01-02 19:50:32
一批重大工程加紧推进、重大项目投入使用“硬核”实力彰显中国力量
央视网2025-01-02 19:48:25
陆海空硬核演练 人犬机协同追剿 直击2025全军开训超燃现场
央视新闻2025-01-02 19:47:24
新华社2025-01-02 19:44:36
新华网2025-01-02 19:42:57
央视新闻2025-01-02 19:41:48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1-02 18:24:41
新华网2025-01-02 16:53:37
新华网2025-01-02 16:52:45
中国新闻网2025-01-02 16:51:36
“洋学生”中国说|一“剪”钟情!俄罗斯留学生在非遗剪纸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魅力
环球网2025-01-02 16:50:03
中国日报网2025-01-02 16:4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