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小镇】青海威远:土乡如虹

2024-11-06 20:18:56央广网

自动播放

编者按:小镇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乡镇是连接城乡的枢纽,也是承载中国文明传承与现代化发展协调统一的关键一环。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央广网特别策划推出《你好,小镇》系列主题报道,走进全国特色乡镇,以“接地气、烟火气、有朝气”的融媒体表达,讲述小镇的人与事,从不同维度探索中国式现代化的乡镇实践路径与经验,展现气象万千的魅力中国。

威远镇的一天,是充满土乡气息的一天,也是如彩虹般多彩绚烂的一天。

说土乡,是因为这里地处青藏高原东部的河湟谷地,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一个土族自治县。

说绚烂如虹,是因为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会把彩虹般美丽的衣衫穿在身上,会把七彩图案融入城镇街巷、屋舍院落。因此,土族也被称为“彩虹的民族”,这里也被誉为“彩虹的故乡”。

“彩虹”穿在身,心怀致富梦,说的便是威远人的日常。

威远镇街区鸟瞰图(央广网发 互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威远镇街区鸟瞰图(央广网发 互助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彩虹”在身上 产业在开花

入秋后的高原,晨间气温微冷。威远镇土族故土园景区管委会讲解员白玲玲穿好褂子和坎肩,将彩色腰带系紧,调整好礼帽,利落地走出家门。

“我今天要去参加一场民族服饰秀,听说那里有很多和我一样穿着漂亮民族服饰的土族阿姑们,赶快去看看吧!”

白玲玲正在穿土族服饰(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白玲玲正在穿土族服饰(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土族的传统服饰色彩鲜艳,式样别致,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在威远镇,人们的衣领、衣胸、鞋袜、枕巾上,绣有太阳花、万字纹、回形纹等刺绣纹样。其中的刺绣工艺,以土族盘绣为代表,传承悠久,技巧复杂,是土族妇女的拿手好戏,也常被作为评判当地女子针线活的一项标准。

“我小时候也跟着奶奶和妈妈学过盘绣。逢年过节,大家都会穿着有盘绣的服装,充满了仪式感。现在的我,是一名文旅从业者,每天穿着自己绣的土族服装,把土族文化、服饰和盘绣介绍给大家,感觉很有成就感。”白玲玲笑着说。

七彩图案融合进了威远镇的街巷楼宇(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七彩图案融合进了威远镇的街巷楼宇(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在民族服饰秀场上所展示的服饰,设计新颖,材质多样,融合了许多创新元素,产品大多来自坐落于威远镇的土族盘绣产业基地。在这里,随着高端产品设计、加工、营销等新模式引进,土族盘绣绣品从传统服饰拓展到丰富多样的特色文创产品。在基地展厅内,土族盘绣车挂、颈椎枕、笔记本、丝巾等170多种延伸产品琳琅满目。

政府创建平台,群众广泛参与,企业带动发展,土族盘绣逐渐从“深闺”走向市场,成为威远镇一张响亮的名片。

威远镇绣娘们在绣制盘绣产品(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威远镇绣娘们在绣制盘绣产品(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土族盘绣历经十多年的产业化发展,互助县的专业绣娘从最初的1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5000多人,通过土族盘绣实现年收入2400多万元,绣娘们年人均增收3800元以上。”互助金盘绣土族文化传播推介人哈承清说。

2006年,土族盘绣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如今,在威远镇,土族盘绣这项古老的传统手工艺正焕发新的生机,不仅为当地群众提供了增收致富的新途径,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载体。

打造“土乡味” 叫响“金豆子”

离土族盘绣产业基地西北方向3公里处,是威远镇小庄村,白玲玲的大姨席玉秀在这里开办了一家农家院。

“在我们当地,有一句打趣的俗语:早饭吃什么,炒土豆;午饭吃什么,焪土豆;晚饭吃什么,面条加土豆。”白玲玲介绍道,“威远人吃土豆,是百吃不厌,今天中午,我大姨就专门做了一桌土豆宴。”

白玲玲和席玉秀制作土豆宴(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白玲玲和席玉秀制作土豆宴(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对土豆的深厚情感,也埋藏在白玲玲的幼时记忆中。“小时候,每逢秋收,跟着爸妈去田里收土豆,那是我最高兴的事。妈妈会用土豆做很多好吃的,那是记忆中最美味的饭菜。”

土豆在威远人的手中,可切丝可成块,可蒸煮可炝炒,一桌丰盛的土豆宴,是当地人津津乐道的美食,也令许多慕名而来的游客赞不绝口。

白玲玲和家人品尝土豆宴(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白玲玲和家人品尝土豆宴(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我在小庄村开农家院近30年了,很多游客专门来吃土豆宴、炕锅土鸡和土猪肉系列。也正是靠着我们当地的土特产和农家饭菜,现在村里的乡村旅游做得有声有色。”威远镇小庄村玉秀农家院经营者席玉秀说。

威远人对土豆的喜欢,也得到了高原大地的回馈,成了一段双向奔赴的热爱。

“互助县海拔较高、气候冷凉、土层深厚、土质疏松、降水规律,这些都是种植土豆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互助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高级农艺师刘世安介绍,今年,互助县土豆播种面积20.3万亩,占全县农作物播种面积的21.1%,土豆产业是互助县种植业的优势产业,也是农民提高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当地科研人员培育出的土豆微型薯种(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当地科研人员培育出的土豆微型薯种(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有肥沃的土地,适宜的气候,还有农业科研人员的不懈钻研,再加上乡亲们的勤劳耕作,土豆的品种在这里不断翻新,长势、收成、口感都愈发向好。当地培育的青薯、互薯等系列优质土豆品种不仅在镇里饱受好评,更是被推广至全国多地种植,成为响当当的“金豆子”。

在威远镇,土乡群众用美丽的土族盘绣装点着生活,用醇香的地方特产招待客人,这番土乡好景好味充满了烟火气,也浸润着高原儿女如彩虹般的致富梦。

高原小镇的秋收景象(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高原小镇的秋收景象(央广网记者 贾海元 摄)

小镇简史

威远镇,隶属于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地处祖国的西北,在美丽的青海湖东边、雄伟的祁连山南麓。镇域总面积77平方公里,平均海拔2550米,总人口13.6万人。

互助土族自治县是全国唯一一个土族自治县,“土”便成了串联当地发展的关键词。依托土族文化,威远镇打造了国家5A级旅游景区互助土族故土园景区,成为游客体验土族文化、感受土乡民俗的好去处。借助高原冷凉气候和土壤条件,这里培育种植的土豆、油菜、小麦、蚕豆、草莓等优势作物产销两旺,青薯、青杂系列种质资源推广至全国种植,打造了“七彩农业”特色品牌。

总策划:张军 于锋

总监制:伍刚 宫歆慧

统筹:陶玉德

策划:贾海元 李红笛

采制:贾海元 汪晓青

鸣谢:互助县委宣传部 互助县融媒体中心

为您推荐

2024,那些不期而遇的温暖

北京网友说2024-12-27 11:02:41

“China Travel” 正当时

北京网友说2024-12-27 11:02:33

江山如画|沙漠明珠 新疆墨玉

中国新闻网2024-12-27 10:14:39

三跨天山,要经历多少难关?

央视新闻2024-12-27 10:13:35

70年来,高原天路有啥变化?

央视新闻2024-12-27 10:12:42

你好,小花!

人民日报2024-12-27 09:48:46

各地加大力度实施“两新”政策

央视新闻2024-12-27 09:39:32

“台湾幺妹”筑梦记

动静原创2024-12-26 22:56:04

万人说新疆|用剪刀刻绘艺术人生

新华网客户端2024-12-26 22:55:41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