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绣被誉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对苗族同胞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在过去,苗族先民曾多次迁徙,他们用针作笔,以彩线为墨,把越过的山川河流、经历过的纷争战乱绣进衣冠服饰。
杨文丽与“身上的史书”—苗绣
化屋村村民、苗绣技艺市级传承人 杨文丽:由于没有文字,苗绣成为了苗族历史的重要载体。服饰上面的每一个花纹,都有独特的寓意。黄色代表黄河,绿色代表长江。七彩的颜色,代表苗族先民在迁徙的过程中,种植的植物颜色。服饰上绣的尖角,是战争时期女孩子绣的丈夫的兵器,希望自己的丈夫能平安归来。刺绣也是每个苗家姑娘必备的生存技能,女儿小的时候妈妈给女儿绣,长大了之后女儿给妈妈绣,给婆婆绣,给一家人绣。
耳濡目染,懵懂少女成为苗绣专家
苗绣的制作工艺复杂,先要用纺纱机将新采的棉花纺成纱线,再用织布机织成布,随后还要经过开启织口,引纬,打紧,染布,绣花等多道工序。11岁的时候,杨文丽就已经可以给自己做一套完整的衣服了。
杨文丽用过的老式织布机
杨文丽:小的时候,我妈妈会剪一块很小的布,每天让我和姐姐来绣。针常常会扎到手。那时候就觉得为什么要做这个东西呢?很烦!后来长大了才知道,从小妈妈教给我这个东西,对于我来说有多么的重要。
绣娘正在打造手工苗绣
在苗寨,苗家姑娘出嫁时都要穿上一身纯手工绣制的嫁衣。为的是缅怀故土,纪念英勇聪慧的先民。杨文丽清晰地记得母亲为自己绣制嫁衣时的情景。
杨文丽:我妈妈花了三年的时间,在灯光下面戴眼镜去绣。她有时候绣到很晚,绣到12点、1点钟左右她才睡觉。因为妈妈亲手给我绣的这个衣服,花了很多心思很多心血在里面,我觉得很幸福,但是又很心疼。
返乡创业,小作坊做成大工厂
2013年,高中毕业后,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杨文丽走出大山,到浙江务工,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一家刺绣厂工作,一台刺绣机打开了她新世界的大门。
杨文丽:有一次闲聊的时候,就问那个师傅说,这个机器是不是什么东西都可以绣?那个师傅就说是啊,你想绣一个人,想绣你自己都可以。我就画了我们苗族的小的一个纹样给他。直接就是一两分钟的时间吧,就把我画的那个纹样全部绣出来。我就对这个机器感兴趣了。
高效生产的刺绣机
深受震撼的杨文丽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买一台刺绣机,自己创业办刺绣厂,何况家里还有挂念的父母。2016年,杨文丽和丈夫揣着6万块钱回到家乡,购置了一台二手刺绣机,开设了自己的刺绣工坊。
不幸的是,这台二手刺绣机用了不到一年就报废了。
杨文丽:没办法,我又出去打工。这次我要买,我就要买新的。后来,在2017年在外面又买了新机器回来之后,我们的转运就从这里开始了。
在新机器的助力下,他们开始接二连三地接到订单,生意很快有了起色。杨文丽也开始尝试转换思路,找到新方向。在新仁苗族乡的市集上,一块绣片市场价也就几十元,而一件成衣的售价在1000元以上。如果直接销售成衣,会不会更好?但不擅长制作成衣,成了摆在她面前的一道坎。
杨文丽:因为也没有学过裁剪、设计这些,就是自己在网上去搜索资料,买书,还跑到工厂里面去专门去学习缝纫,去那里面学习了有一个多月。然后就自己开始慢慢地去做,做坏了有四五十件的这个衣服的成品,后来才慢慢做出一件好的作品。
杨文丽设计的苗绣成衣
直播带货,助力跨越式发展
学会制作成衣后,杨文丽接到了越来越多的订单。在妹妹的建议下,她还办起了直播带货,除了推销自己的产品,还推广化屋村的特色文创商品、乐器、芦笙等。白天绣花,晚上直播,订单多的时候经常加班到晚上12点多,甚至通宵达旦。
杨文丽:刚开始的时候也是很害羞,不知道怎么去跟网友们去交流,后来就是我的表妹,她带着我,用我们的苗语,我们当地的贵州话,还有就是普通话这3种语言都会在直播间里面轮流地说。直播带货比线下效果好很多,在线下,一年营业额也就十万。做了直播带货以后,前年一场直播,最高的时候一场就八万多块钱,将近9万。2个小时的时间是之前一年的营业收入。
杨文丽和同事们正在直播带货
开播三年多,她在线上卖出近5000套服装,2023年的营业额达到了200多万元。公司也从最初的5个人的团队、两台刺绣机,发展到了今天的63名员工、二十多台机器设备。
杨文丽的苗绣车间
拥抱时尚,精彩传扬
杨文丽的厂区的办公桌上,几本时尚杂志十分引人注意,一边放着飞梭、纱线、织布机,另一边,设计师尤华银飞快地翻着杂志,用画图软件点石成金,把蝴蝶、凤凰、龙等设计元素,巧妙地融合到了各种产品上面。
尤华银:就像这个包包,我们看的就是高端品牌,借鉴他们的这些什么配色、材料什么的,我们再去做设计。
用画图软件创造的苗绣产品
在杨文丽等非遗传承人的带动下,贵州黔西大力开展技能培训和创新转化工作,越来越多的绣娘用灵巧的双手,绣制出了一幅幅精美绝伦的作品。如今,通过先进的数字化设备来作支撑,让苗绣与数字化技术进行创新结合,实现了产业的倍增发展。中共黔西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苗绣产业发展专班工作组组长 张敏介绍:“苗绣产业已经带动黔西1000多人就业,在去年实现产值4000万元左右。为了帮助苗绣企业研发创新,黔西市打造了苗绣数字化共享平台,集成各种色彩纹样,免费供企业使用。”
技术人员正在做苗绣数字化提取
张敏:我们把我们黔西传统的这些纹样进行挖掘收集,请相关的技术人员对这些纹样,再结合我们时尚的元素进行一个提取。那么,我们在开发新的产品的时候,就可以用提取出来的这种与时尚潮流相融合的这种纹样。它既没有丢了传统,和时尚又非常地融合。我们市内的哪家企业,哪家作坊,他需要用他给我们申请,我们用授权的方式来赋予他用,他是不花钱的。
一针一线,指尖生“花”,那些关于季节、自然和生命的美丽传说,绣成了史诗,今天,又以时尚而富有生命力的方式,飞出大山,精彩传扬。
苗绣亮相意大利米兰时装周
监制|高岩
编审|吴喆华
记者|罗光旭 陈春晓
编辑丨张小艳 谢磊
音频制作|周天纵
新媒体编辑|章宗鹏
鸣谢|黔西市融媒体中心
遇见中国丨奥地利技术专家盖德勒: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1-25 20:48:30
天山网2024-11-25 20:44:28
天山网2024-11-25 20:41:53
人民网2024-11-25 20:40:04
新华网2024-11-25 20:39:30
遇见中国丨奥地利技术专家盖德勒: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1-25 20:37:47
新华网2024-11-25 20:36:37
中国新闻网2024-11-25 20:36:03
APEC会议主题为什么是“赋能、包容、增长”?秘鲁总统这样解读→
央视新闻2024-11-25 20:34:36
新华社2024-11-25 20:33:54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欧中携手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访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新华网2024-11-25 20:33:00
澎湃新闻2024-11-25 19:26:16
新华网2024-11-25 19:25:38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长征路上向“新”行·贵州遵义: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2024-11-25 19:23:27
央视网2024-11-25 19:22:17
中国新闻网2024-11-25 19:21:36
央视网2024-11-25 19:19:23
穿越中国新坐标·瞧!贵州的桥!|世界最高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
新华社2024-11-25 19:17:20
万亿元市场,“开板”!“冰雪+”“体育+”为经济发展添“热力”
央视网2024-11-25 19:15:25
新华社2024-11-25 19:14:29
光明网2024-11-25 19:13:38
人民日报2024-11-25 19:12:12
央视网2024-11-25 19:10:54
央视新闻2024-11-25 19:10:05
新华网2024-11-25 19:09:01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11-25 17:28:05
西藏日报2024-11-25 16:36:10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4-11-25 16:35:31
中国新闻网2024-11-25 16:34:57
新华网2024-11-25 16: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