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安徽多地遭遇暴雨,尽管雨势强烈,位于安徽省黄山市的世界文化遗产地宏村,凭借着明代时期修建的水系布局,使得整个古村落的积水在短时间内很快便排了出去。
几百年来,当地曾多次受到暴雨以及洪水的侵扰,宏村却安然无恙。古老水系的智慧,守护了这个古村的百年宁静。
古人如何防洪?
百年古村的“牛形”水系布局
宏村位于安徽南部,由于这里雨水充沛,早在明代时期,村庄的人工水系设计便巧妙地采用了仿生学的“牛形”布局,以山为牛头,树为牛角,桥为牛蹄,屋为牛身。
当暴雨来袭时,遍布村中的水系就像一张巨大的网,利用“牛”的头尾地势落差,将雨水迅速引流到周边的河湖等蓄水设施中。历经数百年,有效避免了洪水泛滥。其中,水圳是“牛形”水系布局中的精华所在。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在宏村,六百多年前建成这些的水圳九曲十八弯穿堂过户,总长度达一千两百多米,当地人形象地把它们比喻成牛肠。这里有个细节,水圳沿途建有很多踏石,它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阻挡过滤水中的杂物,保持水流畅通、水质优良。那么问题来了,明沟里的杂物容易清理,暗渠里的淤泥又该如何清理呢?
安徽省黄山市徽文化学者 余治淮:几百年前没有现代那样疏通的工具,古人想到的是养乌龟,乌龟最大特点是它要动,它吃微生物,而且它寿命很长,在那个下水道里,它不断爬动,所以那些泥不可能淤积下来,这是古人的智慧。
浣汲何妨溪路远,家家门前有清泉。这些水圳不但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还能起到调节气温、净化空气的作用。一旦遭遇暴雨洪水,水圳又成了排水的天然通道,将水引流到了村中的南湖和月沼里。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南湖和月沼作为宏村水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形象地称作牛肚和牛胃,它们就像两个大蓄水池,将村里的排水尽收其中,不但减轻了下游河道的压力,还能美化村里的环境以及灌溉农田。
水圳、南湖和月沼共同组成了宏村这头“牛”的消化系统,使得这个古村落历经百年风霜雨雪一切安好。
安徽省黄山市徽文化学者 余治淮:宏村的水系设计在中国的古村落中是一个特例,在这村子外面这块滩涂地上,把整个的水系布局下来,察看宏村周边的山形地貌,以及村外的水的流势,寻求人类与自然完美结合的一种探索。
古人如何避暑?
巧妙利用空气循环的生态“土空调”
眼下正值三伏天,各地高温来袭,我们通过空调、电扇等现代的电器设备进行降温。可是您知道吗?在安徽的古村落里,千百年前就有了利用自然空气循环的原理而创造出来的“生态空调”,不需要电力能源也能使人感到凉快。古人到底用什么样的方式巧妙避暑呢?
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的西溪南村,始建于唐代,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这座被称为“绿野仙踪”的古村落,以其村口特有的一片枫杨林湿地而远近闻名。
当年西溪南在建村之初,便选择沿河而建,河边栽种成片的枫杨林,浓荫匝地。即使酷暑时节,村中仍凉风习习,舒爽宜人。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村委会主任 吴志明:枫杨树长势很快,只要十五天左右就能成为一片绿色。夏天这个叶子可以遮阳,我们脚下的水可以把热量带走,所以形成了一个生态空调。
由于这里特有的生态“土空调”,西溪南村曾吸引众多文人墨客来此赏景赋诗、避暑纳凉。江南才子祝枝山来到这里创作了《丰溪八景》诗句。从中我们不难体会古人珍爱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村村委会主任 吴志明:我们的祖辈们已经定下了一个村规,我们宁可没有柴火烧,也不在枫杨林里面捡一个树枝,一千多年以来一直都保存着这个习惯。
由于枫杨树的寿命周期较短,当地村干部每年都会带着大家补植枫杨树。如今在西溪南村周边已经形成了一千多亩的枫杨林湿地,成为附近小有名气的网红打卡地。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党委副书记 胡剑霖:尤其是旅游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们的枫杨林湿地承受了比较大的生态压力,所以我们采取了这种轮休的机制,原有的我们的枫杨林湿地有两条参观路线,通过两个月的一轮休,让其中一条枫杨林参观路线得到了这种生态恢复。
为村庄降温靠“树”,为古宅降温则靠“洞”。始建于北宋时期的西递古村落中,在古宅的地面上,采用打孔的石器作为送风装置。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地下的凉气便由石孔内源源不断涌出。
利用地下常年恒温的特性,古人设计出了一个不需要电力的纯天然“土空调”,凭借着精湛的工艺以及生态智慧,改善了居住环境。
古人如何防火?
徽派建筑的消防营造智慧
当地流传着这么一句话,水患易防、火患难控。古徽州,也就现在安徽省黄山市及其周边一带,地处江南山区,山高林密。在地狭人多,族群集居的情况下,一处房屋着火,很有可能就造成“火烧连营”的场面,这也使得徽派建筑在设计之初就有了超前的防火意识。
徽派建筑中,马头墙造型别致,别有韵味,因其形状酷似高高仰起的马头而得名。
粉墙黛瓦马头墙,民间所称的马头墙是徽派建筑的灵魂所在,它不仅承载了这里独特的文化气质,更是徽州古建筑消防史上的一个里程碑。
相传在明代弘治年间的一年端午节,当大家都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时,外面一阵急促的铜锣声打破了宁静。
安徽省黄山市西递景区工作人员 徐宁娟:失火了,这时候新任的徽州知府何歆与众人一起赶到火灾现场,火苗往上一烧,一蹿就蹿到另外一家,一烧就连片。拥有高高门墙和山墙的人家,火苗蔓延速度会慢一些。何歆在任期间就不断地推广马头墙。
于是,当地以每五户人家为单位,共同建造增高的墙头,并将这个方法设为政令全城推行。短时间内,古徽州一带便纷纷建起高耸的墙头用于防火,又称“封火墙”。
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古建筑专家 程极悦:砖墙砌得超出屋顶,砖是耐火的,这一家失火了,火通过墙就不能过来了。现在这个防火的技术,就从古代逐步继承下来。在中国的建筑史、中国的消防史上是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随着时代发展,马头墙的审美意义逐渐大于了实用意义,更多作为一种传统的建筑符号出现。沿屋顶坡度叠落而下的马头墙,通常分为两阶式、三阶式,最多可达五阶式,好似万马奔腾,昂扬向上,象征着乡村蓬勃而旺盛的生机。
据专家介绍,徽派建筑大多采用砖木构造,以砖石为墙,木头为架,因此在建筑内部结构中,古人因地制宜设计出了自然环境下的灭火措施。
安徽省黄山市呈坎景区工作人员 罗银娟:二楼的地板上设计了一套自动灭火系统。这个木板的上面是一层小方石砖,中间铺了一层厚厚的干细沙,起火的时候会往上烧,木板烧个洞,这样一来沙子就会掉下来把火给扑灭。这套消防系统充分地体现了我们古人的智慧。
如今,为了将徽派建筑中的智慧与文化传承并发扬下去,当地编制了《村落徽州徽派民居建设技术导则》,将粉墙、青瓦、马头墙作为构成徽派建筑的主体基调,从功能、建筑形式与风貌、建筑色彩和建筑材质等方面提出了设计要求,继承并弘扬了徽派建筑风格。
(总台央视记者 焦健)
遇见中国丨奥地利技术专家盖德勒: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1-25 20:48:30
天山网2024-11-25 20:44:28
天山网2024-11-25 20:41:53
人民网2024-11-25 20:40:04
新华网2024-11-25 20:39:30
遇见中国丨奥地利技术专家盖德勒:我亲眼见证了中国轨道交通行业的巨大发展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11-25 20:37:47
新华网2024-11-25 20:36:37
中国新闻网2024-11-25 20:36:03
APEC会议主题为什么是“赋能、包容、增长”?秘鲁总统这样解读→
央视新闻2024-11-25 20:34:36
新华社2024-11-25 20:33:54
共话中国经济新机遇丨专访:欧中携手对全球汽车产业发展至关重要——访梅赛德斯-奔驰集团股份公司董事会主席康林松
新华网2024-11-25 20:33:00
澎湃新闻2024-11-25 19:26:16
新华网2024-11-25 19:25:38
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长征路上向“新”行·贵州遵义:用好红色资源 传承红色基因
遵义市新闻传媒中心2024-11-25 19:23:27
央视网2024-11-25 19:22:17
中国新闻网2024-11-25 19:21:36
央视网2024-11-25 19:19:23
穿越中国新坐标·瞧!贵州的桥!|世界最高桥——杭瑞高速北盘江大桥
新华社2024-11-25 19:17:20
万亿元市场,“开板”!“冰雪+”“体育+”为经济发展添“热力”
央视网2024-11-25 19:15:25
新华社2024-11-25 19:14:29
光明网2024-11-25 19:13:38
人民日报2024-11-25 19:12:12
央视网2024-11-25 19:10:54
央视新闻2024-11-25 19:10:05
新华网2024-11-25 19:09:01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11-25 17:28:05
西藏日报2024-11-25 16:36:10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4-11-25 16:35:31
中国新闻网2024-11-25 16:34:57
新华网2024-11-25 16:3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