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9 09:57:38人民网
蓊郁山谷中,清澈的泉水汩汩流淌。一株藏黄芪的花蕊上,一只小蜜蜂正在灵活敏捷地采集花粉。
以高原青山为背景板,小蜜蜂们在五彩缤纷的花丛间上下飞舞,宛如一只只金色的花间精灵。
蜜蜂在藏黄芪上采蜜。受访者供图
这里何以成为蜜蜂生活的乐园?
西藏山南坐拥喜马拉雅南麓原始森林,水源纯净,阳光充足,生长着2000多种药本蜜源植物,称得上是“黄金蜜源地”。
“不仅如此,西藏独特的气候让蜜蜂得以远离蜂螨病,这种蜂的疾病会给养蜂生产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引起蜜蜂的全群死亡。”夜伴蜂声西藏蜂蜜负责人张亮富介绍说,“但在这里,蜜蜂的蜂螨病会自然痊愈,无需农药与抗生素等。”
2016年夏天,正经历创业困境的张亮富带着20个蜂箱和一顶帐篷来到了山南野外的山谷里,养蜂、酿蜜。每夜,他聆听着蜜蜂的嗡嗡声入睡。
“时间长了,从蜂群的振翅的频率中,我似乎能听出来它们每天收成如何,蜂群是兴奋的还是郁闷的。”张亮富一边笑着解释,一边用手温柔地扇赶着身侧的蜜蜂。
工作人员正在查看蜜蜂状态。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如今,张亮富已有了8000多个蜂箱。但是照看一遍全部蜂场需要80多天。于是附近村民也承包起养蜂产业中的部分环节,日常照看蜜蜂,驱赶牲畜和野生动物等工作。产业每年带动增收600余万元,老乡们的致富道路更宽了。
而且在手机应用程序的帮助下,养蜂更加智能化。以前一个人照看100箱,现在可以照看600至1000箱,效率提升了好几倍。
藏黄芪、红景天、锦鸡儿、藏黄连、狼牙刺……老乡们不仅养蜂,而且还主动种植了许多蜜源植物。“想不到,蜜蜂产业不仅提高了绿化,还点缀了村落。”张亮富自豪地说,“小蜜蜂把本地的生态价值转变为经济价值。”
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一景。人民网记者 次仁罗布摄
2023年,蜜蜂文化主题生态体验园成立。在200多亩的苹果园里,孩童执着家长的手识辨植物,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制作蜂蜡,亲子游、研学游、休闲游等为这里带来更多发展机遇。
“如今,蜜蜂已经飞进五六十个村庄,借助西藏独特的生态资源和文化资源,我们希望有一天蜜蜂能飞进更多村落,让蜜蜂产业造福更多当地百姓。”张亮富表示。(唐维红、陈曦、刘凡、宋子节、次仁罗布、郝洁)
中国蓝新闻2025-06-16 12:13:11
北京网友说2025-06-16 09:31:48
人民网2025-06-16 09:31:10
人民网2025-06-16 09:30:44
人民网2025-06-16 09:30:19
人民网2025-06-16 09:29:09
中国经济网2025-06-16 09:28:26
央视网2025-06-16 09:27:59
人民网2025-06-16 09:27:24
焦点访谈|生态河、文化河、幸福河 悠悠运河如何奏响时代新乐章
央视网2025-06-16 09:26:45
AI解锁丰收密码丨高效、精量、协同 三个关键词解码“三夏”科技范儿
央视新闻2025-06-16 09:26:15
蓝厅观察丨第二届中国—中亚峰会即将举行 擘画中国中亚关系发展新蓝图
央视新闻2025-06-16 09:25:42
央视新闻2025-06-16 09:25:09
央视网2025-06-16 09:24:44
央视新闻2025-06-16 09:24:16
从田间到舌尖,新技术带来新滋味(经济新方位·特产背后的故事)
人民日报2025-06-16 09:23:33
央视网2025-06-16 09:23:04
央视新闻客户端2025-06-16 09:22:31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塞垣此地擅繁华——解码乌鲁木齐的文化自信样本
新华社2025-06-16 08:36:31
新华社2025-06-16 08:36:01
“我们是互相挂念的老朋友”——中哈联合考古见证跨越千年的文明交响
新华社2025-06-16 08:35:11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25-06-16 08:34:39
中国日报网2025-06-16 08:34:12
中国日报网2025-06-16 08:33:27
新华社2025-06-16 08:32:41
“为中亚国家发展带来宝贵机遇”——访哈萨克斯坦国家科学院院长兼国立农业研究大学校长库里什巴耶夫
人民日报2025-06-16 08:32:09
环着沙漠看新疆 | 新疆沙漠里的宝藏 穿越“死亡之海”的生命奇迹
石榴云2025-06-15 21:25:33
石榴云2025-06-15 21:24:48
中国西藏网2025-06-15 21:23:30
专访丨期待与中国深化绿色港口合作 共促航运脱碳转型——访荷兰鹿特丹港务局官员
新华网2025-06-15 21:2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