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4 13:18:00央视新闻
六月初,一社交平台博主和妹妹City不City的魔性对话,逐渐演化为当下热梗,爆红网络。对话中,每个字拆开来都看得懂,但组合在一起令人一时茫然。这个上头的对话源于“保保熊”,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保罗。
保罗:很多人至少会说一点点英语,然后在上海和别的城市经常会把一些英文的词,放在一些中文的对话里面,我一直都感觉这个是非常有特色的,非常好玩的。替代在母语里面不能完全表达的一件事儿,City就是可以放松一点,定义很多东西,比如说城市化、洋气,这些东西可能是在中文里面语感就更硬一点。
City不City可理解为“时髦不时髦、洋气不洋气”,对应的是现代都市感、时尚潮流或某种“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氛围,已在旅游打卡、时尚穿搭和日常生活等领域流行起来,相关讨论达到上亿,并得到国内外社交平台博主的争相模仿。而模仿背后,是更热的China Travel中国游。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各口岸入境外国人1463.5万人次,同比增长152.7%。其中,通过免签入境854.2万人次,同比增长190.1%。保罗的梗被国家相关部门点评称,“中国就在这里,欢迎大家来”。
保罗:小的时候是在一个比较农村的地方长大,没有特别多机会接触国外的一些文化。日本的漫画、成龙的一些电影、2008年奥运会也给我很大影响,高中的时候学习一些中文,完全打开了一个新的世界。我第一次来中国是2013年的时候,我们去过桂林,我们之前真的没想到有这么多好看的地方,这么多有趣的故事。
更多人来了解和体验中国,背后是包容的环境与政策支持。比如,扩大“免签朋友圈”,拓展72/144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范围,进一步满足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化需求,以及放宽境外人士酒店入住限制等。而保罗则更早来中国交流学习中文,后在美国工作几年,2017年又来到上海学习旅游管理,毕业后居住至今,已在中国生活工作七年。
保罗:中文会把一些门打开,然后我一直都是比较愿意进去,穿过那些门。在上海如果你需要有一个国际的感觉,你是可以找到一些外国人小圈子。我特别喜欢旅游,我感觉上海很方便,(入境政策)能够吸引一些可能之前没有考虑到去中国旅游的人,过来享受一下。
本周,保罗依然保持着旺盛的创作欲,简单的对话不仅可以将地名、吃喝用等进行自由套用创作,还可以有更复杂的变体。
保罗时常被认出,对于爆红,既惊喜又困惑,但转念又认为,在中国生活七年,已多少摸透了网络流量的密码。这是一个不断学习、逐渐吸收内化知识的过程。
保罗:我们经常是按照比较宏观的一些角度,来判断个人的一种情况,他们的思想、行为越来越极端的。我来中国之后,才感觉真正在开始了解中国人,还有中国文化。(有一年)我首先是去成都过年,然后我们那个晚上就直接吃火锅,我第一个印象就是不那么熟悉的中国人,还是对我这么友好,对外国人这么好奇,我感觉我非常感动。然后也是没想到,当时中国会有这么多不同的地方,这么多不同的美食,没想到是有这么多不同的“小文化”在一个“大文化”里。
保罗喜欢规划自己的人生,他在中国学习的旅游管理专业,正好为他最近想做的事开辟了道路。他想让中国人走出去看世界,也希望更多世界友人来中国看看。
保罗:很多从国外来的人,对中国的了解非常少,他们经常会想到一些古老中国的风格,也没想到就是有这么现代化,认为中国的菜就可能是奇怪的。我感觉有更多人是必须自己去了解一下,自己去判断,中国、中国人、中国文化是到底怎么样。
这几年,保罗目睹中国日新月异,试着推荐亲朋好友来中国走走,深度体验中国。他喜欢看大家惊讶的表情,一些刻板印象也逐渐消融。
保罗:Country的话,就是一个很放松的感觉,很慢的感觉。所以Country就是能够享受一下大自然,其实就是喝茶那个情况其实应该是非常Country,因为时间变更慢了。之前可能是去旅游比较常见一些城市,现在要去更偏远一点的地方体验中国的文化,不同的美食,不同的体验。
保罗:我也是希望可以多做一些搞笑视频,让大家多笑、开心,也是希望通过这个方面,让更多中国和美国人、国外人可以接触一下。我感觉每个人的故事都是非常有价值的,有一个机会可以多接触,这是非常重要的,非常好的一个目标。
在city不city突然火了的背后,其实是我们身边的入境外国人越来越多的故事,city不city不会一直热下去,但开放的中国,门只会越开越大。今年入境的外国人数量只是远远超过了去年,离2019年还有距离,但我们的目标也不该是超过2019年,而是更加开放,更加有吸引力,迎来更多的外国人,在中国旅游、观光、工作。
石榴云2025-04-22 21:58:01
“没有中国是不行的——你必须到中国去” ——访“隐形冠军”之父、德国经济学家赫尔曼•西蒙
人民网2025-04-22 21:56:32
新华社2025-04-22 21:52:42
中国日报网2025-04-22 21:51:55
【世界说·旁观】“对等关税”重压下看美国消费者众生相:缩减、囤货、焦虑
中国日报网2025-04-22 21:51:18
专访丨美加征关税将促使马耳他在内国家加速与他国合作——访马耳他工商会发言人阿塔尔德
新华网2025-04-22 21:50:52
南方+2025-04-22 21:50:00
点赞中国开放市场环境 约旦驻华大使展望两国合作新机遇丨世界观
中国新闻网2025-04-22 21:49:24
人民网2025-04-22 21:42:57
特别对话|从华溪村到民主村——“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的重庆实践
新重庆2025-04-22 21:37:01
央广网2025-04-22 21:36:34
人民日报2025-04-22 21:33:52
央视新闻2025-04-22 21:33:04
人民网2025-04-22 21:32:28
央视网2025-04-22 21:31:53
新华社2025-04-22 21:30:46
央视新闻2025-04-22 21:29:27
央视网2025-04-22 21:28:40
人民网2025-04-22 21:28:07
央视新闻2025-04-22 21:27:05
人民网2025-04-22 21:25:46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以营商环境更优,让经营主体无忧——首季中国经济一线调研报告之五
新华社2025-04-22 21:24:48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5-04-22 19:54:37
如何适应人工智能时代需求?这场研讨会共探大视听实践教学新路径
潮新闻2025-04-22 18:39:02
潮新闻2025-04-22 18:37:36
新华社2025-04-22 18:04:14
央视新闻2025-04-22 18:03:29
中国日报网2025-04-22 18:02:33
央视新闻2025-04-22 18:02:03
新华网客户端2025-04-22 18:0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