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问当前气象:为何“南涝北旱”?还将持续多久?有啥注意事项?

2024-06-28 07:48:01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6月27日电(记者冯松龄、高涵)近期,南方多地持续出现强降雨,多地发生洪涝和地质灾害;而北方部分地区旱情又发展迅速,“南涝北旱”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重大影响。

为何会出现“南涝北旱”?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南北方群众应如何应对次生灾害?记者就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采访了国家气候中心气象灾害风险管理室汛期主班、高级工程师冯爱青。

自动播放

冯爱青接受记者专访。(摄像记者:王楚天 后期编辑:邓寒思)

何为“南涝北旱”?

冯爱青介绍说,自今年4月入汛以来,我国共发生15次区域性暴雨过程,其中14次发生在南方地区。“尤其是6月9-23日这次暴雨过程,持续时间长、范围广、极端性强,造成南方多地遭受严重暴雨洪涝及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冯爱青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南涝”。

而“北旱”则指,自6月以来,受持续高温少雨影响,气象干旱发展迅速,黄淮等地遭遇春连初夏干旱。6月9-15日,出现今年首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影响范围广、极端性强,高温干旱时空复合加剧了旱情。

“南涝北旱”的成因是什么?

冯爱青分析,出现“南涝北旱”情况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

今年以来全球平均气温偏高,同时受厄尔尼诺影响,南海、西北太平洋海温长期偏高,有利于充沛的水汽输送。

厄尔尼诺现象是一种发生在热带海洋中的异常现象,其特征是赤道太平洋东部和中部海洋表面温度显著升高。截至目前,虽然厄尔尼诺现象在赤道东太平洋海域继续减弱,但全球海洋表面温度总体上仍异常偏高。

冯爱青说,在厄尔尼诺衰减的背景下,华北南部和黄淮等地主要受到西风带暖高压的控制,降水偏少、气温偏高;而华南前汛期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显著偏强且稳定,降水明显偏多。特别是在6月21日左右,受北部冷空气影响,稍有北移趋势的梅雨带又返回长江以南,导致雨带持续在南方地区徘徊、强降雨落区重叠度高。

这种情况会持续多久?南北方群众有啥注意事项?

“根据目前的气候预测结果,未来15-30天,随着雨带不断向北推进,华北南部、华东及华中的中部和北部、华南等地将有明显降水,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等地干旱缓和或缓解。”冯爱青说。

冯爱青认为,当前形势下,南方以抗汛防涝为主,暴雨频发、强发,容易引发河流洪水、山洪、城市内涝及泥石流、滑坡等灾害;北方以抗旱为主,特别要注意高温干旱复合与旱涝急转并存的风险。

暑期将至,冯爱青建议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及预警信息,合理安排出行,避开灾害多发地区;提前做好灾害应急预案,提高风险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

为您推荐

西藏:桃满山 展笑颜

人民网2024-06-30 19:39:41

香港故事丨“关爱”暖流涌动香江

新华网客户端2024-06-30 19:39:09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一条神奇的河》

何以中国运载千秋:《一条神奇的河》

姚界客户端2024-06-30 18:06:53

屋檐上的文脉 · 遇上“Z世代”

黄河Plus2024-06-30 18:02:37

老师,原来人生不只沙漠,还有旷野!

老师,原来人生不只沙漠,还有旷野!

中国青年报2024-06-30 16:30:42

明天起,这些新规将影响你我生活

央视新闻2024-06-30 16:29:30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