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文育城——北京西城擦亮文化金名片

2024-06-27 12:36:32经济日报

▲6月19日,西城区宣南文化博物馆,游客在体验数字文化互动项目。该博物馆通过数字赋能形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宣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6月19日,西城区宣南文化博物馆,游客在体验数字文化互动项目。该博物馆通过数字赋能形式,让游客沉浸式感受宣南地区的历史和文化。

◀6月22日,市民在西城区报国寺古旧书市参与“旧书换花”活动。

◀6月22日,市民在西城区报国寺古旧书市参与“旧书换花”活动。

▲6月17日,游客在西城区泰安里建筑文化艺术中心游玩。泰安里是西城区第一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中首个亮相的项目。

▲6月17日,游客在西城区泰安里建筑文化艺术中心游玩。泰安里是西城区第一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计划中首个亮相的项目。

▼6月21日,西城区北京坊PAGEONE书店,顾客在阅读书籍。该区推进“书香西城”建设10年来,已形成包含公共阅读空间、24小时夜读书房等多元立体阅读服务网络。

▼6月21日,西城区北京坊PAGEONE书店,顾客在阅读书籍。该区推进“书香西城”建设10年来,已形成包含公共阅读空间、24小时夜读书房等多元立体阅读服务网络。

◀6月5日,龙舟选手在什刹海同场竞技。近年来,西城区持续打造“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标识,“河之端”文化IP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6月5日,龙舟选手在什刹海同场竞技。近年来,西城区持续打造“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文化标识,“河之端”文化IP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6月10日,“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上,参赛选手在表演。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马连道街区连续多年举办“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有效促进了街区产业发展。

▲6月10日,“马连道杯”全国茶艺表演大赛上,参赛选手在表演。作为北方地区最大的茶叶集散地,马连道街区连续多年举办“北京马连道国际茶文化展”,有效促进了街区产业发展。

▼6月22日,游客扫码下载“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APP。西城区推出包括地安门、钟鼓楼前、万宁古桥等7个打卡点位,通过数字特效定位,带领游客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轴线景观。

▼6月22日,游客扫码下载“万象中轴”数字文化体验项目APP。西城区推出包括地安门、钟鼓楼前、万宁古桥等7个打卡点位,通过数字特效定位,带领游客感受不同历史时期的中轴线景观。

▶6月20日,西城区湖广会馆,精彩的戏剧节目正在上演。日前,第十一届北京·西城“百姓戏剧展演”拉开序幕,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6月20日,西城区湖广会馆,精彩的戏剧节目正在上演。日前,第十一届北京·西城“百姓戏剧展演”拉开序幕,丰富多彩的戏剧文化活动吸引广大市民积极参与。

西城区是北京营城建都的肇始之地,文化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文化氛围浓郁。近年来,西城区坚持以文育城、以文化人,全面加强全国文化中心核心承载区建设,推进文化与城市共生、与生活共享、与产业共融,提炼出“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的西城文化标识。

从古老的街巷到现代的楼宇,从传统的茶馆到时尚的咖啡馆,走进西城,仿佛踏入了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在这里,中轴线、大运河、胡同和四合院诉说着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名人故居、会馆遗址、特色街区、产业园区星罗棋布,“古都文化、红色文化、京味文化、创新文化”相映成辉。

今年,西城区深入推进老城整体保护与复兴,加强“演艺之都”“书香西城”“博物馆之城”建设,开展第三批文物建筑活化利用,擦亮“中国(北京)动画周”“京剧发祥地”“相声发源地”“运河北端点”“音乐剧盛典”“报国寺古旧书市”六张文化金名片。同时,制定实施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重点打造“东有巨人港、西有马连道、南有泛动画、北有科创巢、中有联盟链”——西城文化产业发展五大资源贯通、生态服务、价值孵化群落,不断推进文化产业融合创新发展。

打开“城之源 都之始 河之端”的城市画卷,鳞次栉比的商务楼宇、创意街区,见证了西城经济的腾飞和发展;漫步图书馆、“悦读湾”、古旧书市,感受到的是旧书与新知的“碰撞”;夜幕降临,在“京剧发祥地”“演艺之都”欣赏各色精彩演出,是别样的轻松自在……

为您推荐

纪录片|“村超”之路

新华社2024-06-29 21:01:37

一眼千年!一起江河游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6-29 20:56:17

走出去,引进来,蒙医药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29 20:06:25

美国贩卖的“安全焦虑”北约盟友照单全收?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6-29 20:04:22

外贸韧性强活力足 RCEP红利持续释放

经济参考报2024-06-29 20:03:50

让AI赋能教育,为梦想插上翅膀

央视频2024-06-29 19:12:29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