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听器选配5大误区,速看避雷! | 老年健康宣传周

2024-06-27 09:54:03健康中国

6月24日—30日是老年健康宣传周,今年的宣传主题是:维护听力健康 乐享幸福晚年

老年人的听力下降通常是逐渐加重的,在这个过程中大多数老年人会逐渐接受这种变化,并对此不以为意。在生活中,通常是身边的人先察觉到老年人出现了听力问题。比如,有些老人在安静的环境中听力尚好,在嘈杂的环境中才会发生聆听困难。

此时,老年人会把听不清归因于环境太乱或者讲话者“口齿不清”。其实,出现这种情况已经提示老年人的听觉功能出现了问题,应该让医生帮忙判断是否需要干预。

如果老人听不清楚某些声音,可能就存在一定程度或范围的听力损失。例如高频听力损失患者,可能无法听到某些声音,如“sh”“s”“th”“t”等。不要小看个别声音无法听清,当它们出现在一句话或一段话中时,就会显著影响听力损失者对言语的理解,因此不得不反复询问“嗯?”“什么?”或者答非所问。

遇到这种情况,专业人员可对数字助听器进行编程,针对患者所需要的范围和程度进行增强,就能让患者更好地利用残余的听力。越早对听力损失进行干预,其长期效果越好。

几乎所有认为自己有一只“好耳朵”的患者,两只耳朵都有不同程度的听力问题。当一只耳朵比另一只听力情况稍好时,我们会更倾向于用那只耳朵来打电话、参与团体对话等。但患者长期使用听力好的一侧耳会加重该侧耳的负担,产生听觉疲劳,而听力损失耳由于长期得不到声音刺激,听神经萎缩,使言语分辨率更低。

另外,单侧听力损失会影响声音定位,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危险。比如,当身后来车时,分辨不清喇叭声的来源会影响躲避方向;跟人交流时因会出现侧身转头、斜视等动作,从而产生自卑等心理问题。因此,单侧耳听力受到损伤也要到正规医院详细检查,根据情况配备助听器。

很多老年人可能会选择在“需要”的时候,比如在参加社交活动或在嘈杂环境下听不清对方讲话时,才临时拿出助听器使用。这种做法似乎可以避免日常佩戴助听器时的不适感,然而,这种间歇性的使用并不利于充分发挥助听器带来的听力改善效果。

因此,建议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持续使用助听器,而不是只在特定情况下使用。

很多人认为购买助听器就像买一副老花镜那样简单,这其实是忽略了助听器配适过程的复杂性和个体化需求。特别是对于老年人来说,正确的验配是确保助听器有效的关键步骤。

造成每个人听力损失的原因是不同的,并且涉及不同的疾病、不同的听力损失频率和程度。随意购买的助听器的确便宜,但并不科学和实用。在医院,听力师可以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听觉健康指导,包括准确的听力评估、选择合适的助听器类型、正确使用助听器的专业指导以及后续调试等。

总之,老年朋友要认识到,助听器所提供的不仅仅是听力和生活质量的提高,还为老年人参与社会交往带来了更多机会,让老年人不与社会脱节。此外,助听器还可以帮助老年人增强自信,改善社交能力并促进社会活动和认知能力的整体提升。因此,在有需要的时候,老年人在医生的指导下选配并坚持使用助听器,可以让自己的晚年生活更精彩。

作者: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董瑞娟

审核: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专家、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医师 王全桂

策划:郑颖璠 王宁

编辑:穆薪宇

为您推荐

纪录片|“村超”之路

新华社2024-06-29 21:01:37

一眼千年!一起江河游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4-06-29 20:56:17

走出去,引进来,蒙医药在融合中传承发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2024-06-29 20:06:25

美国贩卖的“安全焦虑”北约盟友照单全收?

总台环球资讯广播2024-06-29 20:04:22

外贸韧性强活力足 RCEP红利持续释放

经济参考报2024-06-29 20:03:50

让AI赋能教育,为梦想插上翅膀

央视频2024-06-29 19:12:29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