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沟油”如何变身航空燃油?总台记者全流程探访

2024-06-05 21:20:00央视新闻

今天(6月5日),加注我国自主研发生物航空燃油的国产商用飞机,在上海浦东机场和山东东营机场完成首次飞行任务,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发绿色航空技术应用取得重要进展。

国产商用飞机完成

首次加注生物航空燃油飞行

自动播放

一架国产ARJ21支线飞机和一架国产C919大型客机,分别从上海浦东机场和山东东营机场起飞,在经过一个多小时的飞行后,平稳着陆,成功完成首次加注国产生物航空燃油飞行任务。

中国石化首席专家 曹东学:试飞所使用的航空燃料主要是餐饮废油,也就是由我们通常说的“地沟油”提炼而成,并以40%的比例与普通航空燃料调和。这次成功试飞,不仅验证了国产生物航空燃料与国产商用飞机的兼容性、安全性,也为以后生物航空燃料进行商业化规模应用奠定了基础。

生物航空燃油是一种以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航空燃油,原料主要包括椰子油、棕榈油、麻风子油、亚麻油等植物性油脂,以及微藻油、餐饮废油、动物脂肪等。与普通航空燃油相比,全生命周期可降低85%的碳排放量。

我国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个拥有自主研发生物航空燃油技术的国家。目前,我国已初步形成了生物航空燃油生产、认证、应用体系。我国首套年产10万吨生物航空燃油装置,在镇海炼化成功进行规模化生产。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负责人 陈燕斌:依托中国首套10万吨每年生物航煤工业装置,生产的生物航煤用于国产大飞机C919试飞,这对可持续航空燃料的推广应用具有示范意义。

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航空燃油年消费量约3000万吨,若全部以生物航空燃油替代,一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5500万吨,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或者超过3000万辆轿车停开一年。

记者探访:

“地沟油”是如何变身航空燃油的?

想象一下,我们涮完火锅的油,成了您乘坐飞机的燃料,这听起来是不是很神奇?餐饮废油如何摇身一变成为飞机的能源动力?又如何让飞机在万米高空安全飞行?

自动播放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现在是半夜十二点多,我们正在跟着一辆回收车去一家餐馆的路上,但我们不是去吃饭的,而是要去收集餐饮废油,也就是我们俗称的“地沟油”。忙活了几个小时,我们已经收集了一整车“地沟油”,它有1.5吨重。它其实是可以被做成航空燃油的,能让飞机上天。

经过一晚上的收集之后,这些“地沟油”已经运到了炼厂,通过除盐、除杂质等提纯处理后,就变成了我手里拿着的这样棕色的原材料。可以看到,它还是非常浓稠的,而且还有一股泔水味。下一步,就会用这个来炼制航空燃油。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炼油四部技术员 朱刘津与传统炼油最大的不同,“地沟油”的炼制过程非常复杂,因为它杂质含量很高,它的反应非常剧烈,对设备技术要求非常苛刻。我们通过过滤、反应、分离等一系列步骤,已经能够将“地沟油”稳定地转化。目前,通过这套国产化装置,我们已经实现了生物航空燃油的批量化生产。

这些管道和塔罐,看起来和普通的炼油装置没什么区别,但这其实是亚洲首套生物航空燃油装置,每年能处理10万吨“地沟油”,相当于一个千万人口城市一年的餐饮废油回收量。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地沟油”经过加工炼制后,会变成什么样子呢?我们现在就来到了一个采样点,打开这个像水龙头一样的开关,可以看到现在这个油已经变得清澈透明了,而且流动性非常强。

处理之后的油再和之前的对比一下,这样对比还是非常明显的,无论是外观还是质地,都可以说是“大变身”。那这样一瓶油就是合格的航空燃油了吗?就能够让飞机上天了吗?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我现在来到了化验室,在这里我们会给刚刚生产的生物燃油进行一个全面的“体检”,包括流动性、腐蚀性等指标,性能良好才能够上天。

中国石化镇海炼化质检分析员 帅帅:飞机对燃料的性能有严格的标准和要求,生物航空燃油的检测包括46项指标,像燃烧值决定了效率,含硫量关系到清洁程度,整个检测过程要花费将近两天时间。我们现在检测出的各项指标,都已经优于行业标准。

总台央视记者 张丛婧拿着这瓶检测合格的油,感觉真的是太不容易了,下一步就可以给飞机加注了。可能很多人会好奇,从地沟油变成为生物航空燃油,成本有多高呢?我给大家算笔账,从回收到加工,全流程下来其实成本不低,大概是普通航空燃油的3倍多,但是碳排放量却可以减少一半以上。打个比方,去年我国航空燃油的消费量如果全部用生物航空燃油替代的话,预计每年可以减排5500万吨,这相当于植树近5亿棵。这样一看,这笔“生态账”还是非常值得的。

我国加快推广生物航空燃油

民航运输业是节能减碳的重点行业,其中95%以上的碳排放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对气候变化的日益关注,全球航空业正加大生物航空燃油的推广力度,我国也在此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自动播放

2022年5月,“生物经济”首次被写入“十四五”规划。我国民航局出台《“十四五”民航绿色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提出,到2025年,生物航空燃油消费量达到2万吨以上的目标,并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累计消费5万吨生物航空燃油。

中国石化首席专家 曹东学:目前,国内多家航空公司都在积极尝试使用生物航煤进行商业载客飞行,尽管整体处于初期探索阶段,但这一趋势已经预示着我国航空业朝着更加绿色、更加环保的方向发展。

全球碳排放中,航空业占比约2%,生物航空燃油全产业链的构建对于航空业减排至关重要。当前,包括空客、波音等在内的全球主要航空产业链企业都在积极推动绿色转型。

据统计,自2008年以来,全球已有超过45家航空公司、40万架次航班使用了生物航空燃料。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预测,到2025年,全球可持续航空燃料的使用量将达到700万吨;预计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进一步增长至2000万吨。

(总台央视记者 朱江 张伟 张丛婧)

为您推荐

一名毒瘾青年的内心独白

新华社2024-06-27 19:47:45

长沙市圭塘河水量大得像水库开闸?谣言!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06-27 19:01:43

澳门设计师湾区逐梦:把生活变成时尚

中国新闻网2024-06-27 15:41:51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