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4-17 08:39:43央视新闻
今天,国家文物局在安徽淮南发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进展,聚焦武王墩墓考古新发现。
目前,除了提取已知面积最大的竹席,武王墩墓还出土了梅核、栗子。这些果品,既有浆果也有干果,或许在某种程度上,反映着墓主生前都喜欢吃哪些果蔬。
近期,当考古队员把位于最东侧的墓室椁盖板全部提取后,墓室积水中显露出一批漂浮物,考古队员将其分为36组提取至实验室,初步清理后发现了植物遗存。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发现大部分的这个里面都是一些树叶,然后还有果核,可能还有一些草编的痕迹,目前初步鉴定出来的有甜瓜籽,然后还有一些梅核。
专家介绍,武王墩墓已经发现的果品,主要有浆果和干果两类,由于腐化、炭化等原因,浆果只残留下梅核、甜瓜籽等。而干果则有栗子。在显微镜下观察,栗子保存基本完整,一侧平直,一侧圆鼓,表面光滑,当考古队员转换观察位置轻轻拨动时,栗子看上去仍有弹性。从植物学考古的专业角度出发,考古专家通常将果实定位到植物分类中的“属”这一级,至于武王墩墓发现的栗子,是板栗还是其他细分种类,一般不再进一步区分。
据了解,此前其他的楚墓,也曾出土过较多的栗子。梅核等也在楚墓中比较常见,湖南临澧九里1号楚墓,就发现过外形保存基本完整的栗子、枣核、甜瓜籽等。本次武王墩墓发现的果品遗物中,也包括甜瓜籽。
武王墩考古发掘项目文物保护负责人 张治国:东Ⅰ椁室,也就是最靠近墓道那个椁室发现的,其他的椁室内暂时还没有,因为不同椁室可能是功能不一样,放的文物不一样。
由于武王墩墓椁室中浸满积水,部分果品遗物漂浮在水面,可直接捞取。当抽掉积水后,果核等遗物就附着在其他器物上,按照发掘进度,将其逐一提取。正因为积水的扰动,导致这些果品偏离了原本位置,给考古专家后续研究它们的功用尤其是用何种容器盛放以及墓主生前果品偏好或当时的饮食文化等学术课题增加了难度。
(总台记者 艾达 张立雷 王帅 王宁)
北京网友说2025-04-21 09:21:43
北京网友说2025-04-21 09:21:25
河南广播电视台2025-04-21 09:10:08
长安街知事2025-04-21 09:04:12
玉渊谭天2025-04-21 09:00:46
南方网2025-04-21 08:55:15
“龙马乘组”即将在轨迎接队友到来 “太空出差”之旅已进入倒计时
央视网2025-04-20 22:02:24
新华社2025-04-20 22:01:44
中国新闻网2025-04-20 22:00:24
新华社2025-04-20 21:59:47
人民网2025-04-20 21:58:58
新华社2025-04-20 21:58:20
天山网2025-04-20 21:41:31
经验治沙→科学治沙 种植杯、种子绳“小”物件发挥治沙植绿“大”作用
央视网2025-04-20 21:40:54
中国新闻网2025-04-20 21:40:05
中国日报网2025-04-20 21:39:19
中国日报网2025-04-20 21:38:42
通讯丨“去中国是我的梦想”——孔子课堂助力斯里兰卡学子拓展人生机遇
新华网2025-04-20 21:38:08
长江云新闻2025-04-20 20:15:55
奋进的春天|从“流量”到“增量” 天津“春日经济”收获繁花满枝
中国经济网2025-04-20 20:15:08
天眼2025-04-20 20:14:06
央视网2025-04-20 20:13:35
新福建2025-04-20 20:12:32
消费新模式点亮社交新场景“圈粉”老年人 数据显示银发经济大有可为
央视网2025-04-20 20:12:02
人民日报客户端2025-04-20 20:11:38
首季中国经济观察|AI赋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智”与“竞”中前行
新华社2025-04-20 20:11:09
新华社2025-04-20 19:35:49
新华网2025-04-20 16:30:52
央视新闻2025-04-20 16:30:10
中国新闻网2025-04-20 16:2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