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石山6.2级地震|记者手记:炊烟又起

2023-12-22 20:01:37新华社

散落的玻璃渣、指缝宽的墙体裂缝、围起的警戒线……无一不提示着,这里是震中。

20日下午,我们驱车前往积石山6.2级地震的震中甘肃省积石山县柳沟乡。走进乡政府,不大的院子成了繁忙的枢纽:大车小车络绎,人们奔忙不歇,赈灾物资运抵这里,再分发至各村。火炉、被褥、食品等新到物资,堆成了一座座小山。

“我们来自部队,过来帮老乡装卸物资、搭帐篷”“我们是做餐饮的,送来方便面、香酥鸡,还熬了姜汤,给大家驱寒”“我们是从包头来的志愿者,过来做消杀”“我们临时邮局一直正常运转”……一言一语,汇成赈灾车辆上火红的标语: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柳沟乡政府院内,群众正在搬运物资。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柳沟乡政府院内,群众正在搬运物资。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我们在这里遇见了张郭家村村支书董尕军。“这几天就没咋睡过,事根本忙不完。这会儿赶紧来给村上领火炉,今晚帐篷就能暖起来!”他眼睛泛红、胡子拉碴,声音却依然有力。

张郭家村是个小村,总共才350多人。地震发生后,全村绝大多数房屋受损,通村道路遭遇塌方,万幸无人遇难。群众积极自救互救,州县乡三级干部下沉,工作有序开展。19日晚至20日晨,部队官兵彻夜为村上搭建起26顶帐篷。零下十几度的夜晚,群众再也不用在户外烧柴取暖了。

村民安明福前来领取物资。他皴裂的双手把形状不规则的火炉安排进小货车车厢,又在中间的空隙塞进了数箱牛奶。装车结束,我们随货车向张郭家村前进。

车窗外,起初是墙体裂缝、屋顶坍塌的民房。不多久,盘山而上,眼前便是积雪覆盖的茫茫大山与层层叠叠的梯田。

这里养育着10个民族、28万积石山人,出土过被称为“彩陶王”的国家一级文物,民歌“花儿”曾在山谷间悠悠飘荡……高山厚土孕育出灿烂的精神世界,彰显着生命的韧性。

道路愈发蜿蜒曲折,车辆在积雪结冰的路面缓缓行驶,不禁让人提住一口气。我们路上经过三处塌方,土方从陡峭山体崩离,落在本不宽阔的路面,路旁便是深沟大壑。

11公里的山路,我们走了近50分钟。货车刚进村停稳,人就围了过来。不一会儿,救灾物资就有序分发到了各个帐篷。

在这个篮球场改造的临时安置点另一侧,是堆放齐整的煤炭。“农信社捐的,20吨,能烧一个月。穿的棉衣棉鞋也是捐赠的物资。”村民安济贵说。

“开饭喽!”

张郭家村村民正在做饭。新华社记者 马维坤 摄

张郭家村村民正在做饭。新华社记者 马维坤 摄

循声望去,炊烟升起。包着粉红头巾的妇女们端出一碗碗热气腾腾的擀面条。连吃几顿方便食品的村民,终于吃上了家常饭!

张郭家村妇女端出热面条。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张郭家村妇女端出热面条。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走进一顶帐篷,红色火苗在炉膛跃动。86岁的张桂英端上碗,先喝了一大口汤,笑意便在皱纹密布的脸庞浮现。“好!洋芋炖得绵烂,就是这个味道。”

张桂英(左一)在帐篷中烤火。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张桂英(左一)在帐篷中烤火。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帐篷外,68岁的安华全向我们说起两天来跌宕的心情。“刚地震时感觉地动山摇,现在基本生活有了保证,也渐渐有了恢复生产生活的信心。”

日落西山,暮色四合。归途中,我们又收获了另一份温暖。

群众自发向抗震救灾车辆点赞。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群众自发向抗震救灾车辆点赞。新华社记者 张玉洁 摄

六七个身穿绿色大衣的当地群众聚在路边,自发为过往的抗震救灾车辆比心点赞,并大声喊“一路平安”!一辆辆满载物资的车辆驶过,致意的鸣笛声回荡山间。(记者马维坤、范培珅、张玉洁、王朋)

为您推荐

“从钱凯到上海”的繁荣路

新华社2024-11-30 09:20:04

遇见乡村·遇见美

网信静海2024-11-29 19:54:12

今日辟谣(2024年11月29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11-29 18:49:58

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宣讲家网2024-11-29 17:42:41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