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绿色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中国这样做

2023-10-18 08:56:11央视新闻

自动播放

十年来,中国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国际组织积极建立绿色低碳发展合作机制,携手推动绿色发展、共同应对气候变化,让绿色切实成为共建“一带一路”的底色。

不久前,在阿联酋阿布扎比市以南50公里的沙漠深处,中国承建的全球最大的单体太阳能发电站,正式开启运行。

阿布扎比艾尔达芙拉PV2太阳能电站执行董事经理 康坦·德·克雷松涅尔:我们与中国总承包团队密切合作,一天内就能安装37000块太阳能光伏板。这个项目也代表着阿联酋朝着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启程。

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太阳能电站之一,艾尔达芙拉电站投入运营之后,可供当地16万户居民用电,帮助阿布扎比每年减碳240万吨,这相当于每年从道路上减少47万辆汽车,使清洁能源在阿联酋总能源结构中的比重提高13%以上。

阿联酋艾尔达芙拉太阳能电站施工经理 哈桑:这里原先就是荒芜的沙漠,现在占地20平方公里的发电站在这里建成,已经并网发电,能满足阿布扎比20%的用电需求,还没有污染。

十年间,中国与31个国家共同发起“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关系倡议,与32个国家建立“一带一路”能源伙伴关系。在中国承建的秘鲁大型综合化港口项目中,野生动物保护站融合在建设工地中。在马来西亚吉打州,中国与当地合作共建的“农电结合项目”,为人们带来了清洁而宜人的生活。在安哥拉,国家主电网依托中国的先进输变电和数字化技术,实现更为清洁和自主的运维。在智利,中国高压直流技术被运用在一条长达1350公里的“电力高速公路”上,未来,智利北部可再生能源将可以被输送到圣地亚哥。

此外,中国还与共建国家开展了一系列生物多样性保护合作研究。近日,来自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研究机构学者齐聚河北沧州,研究探讨建立“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格局评估和智能监测系统联盟,并制定出了相关技术标准。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组组长 白明:沧州是鸟类迁徙的节点城市,也有很好的研究基础,我们有很多的合作。

近年来,沧州市在生物多样性保护等方面开展了许多工作,截至目前,已救护国家级和省级重点保护动物80多种、2000多只,并多次回收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鸟类,为国际合作保护候鸟以及禽流感等鸟传疾病的预警防控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

沧州师范学院副校长 范小振:将致力于为“一带一路”各国科学家提供科技培训、交流、合作的平台,在合作协议框架内,做好“一带一路”地区昆虫多样性保护的大文章。

为您推荐

行走加查 探寻镶嵌在美景中的非遗文化

中国西藏新闻网2024-06-17 21:10:03

走进花海 看新疆阿勒泰金莲花盛开

央视新闻2024-06-17 21:09:19

投资新疆 | 养牛人的“牛”日子

人民网2024-06-17 21:07:40

卫星视角看中国|绿色之变

新华社2024-06-17 20:34:42

文秀,五年了,我们从未忘记你

新华社2024-06-17 20:31:52

护水脉兴水利 续文脉惠民生

人民日报2024-06-17 20:29:12

种树“愚公”王武山

新华社2024-06-17 20:26:31

中国这一奇迹,卫星视角见证!

新华社2024-06-17 20:23:57

星火成炬 | 古韵今风慢扬州

央视网2024-06-17 20:20:00

今日辟谣(2024年6月17日)

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2024-06-17 17:52:52

16国媒体人走进新疆:相信眼见为实

中国新闻网2024-06-17 16:41:26

已显示全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