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随着新能源产业火爆,国际上对锂钴镍等关键矿产变得尤其关注。更多的中国企业开始走出去,更加重视自身的供应链安全等问题。但由此而来的ESG标准、全产业链碳足迹等,要求更多企业不能仅是聚焦自身产品,而是要注重全产业链的供应链管理。这些议题在9月20-22日于成都举办的2023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上受到了热烈讨论。
为进一步厘清新能源关键矿产供应链采矿业ESG风险和供应链尽责管理面临的挑战,9月27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专访了中国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发展部主任、关键矿产责任倡议(RCI)发起人孙立会,他向记者介绍了全球新能源关键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的动态及新旧发展思路的转换,包括负责任采购政策对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影响等。
在他看来,国际社会推崇的负责任采购政策打破了行业企业传统上进行供应商管理的模式,体现出“穿透式治理”新趋势。这对企业提出新要求,不只是自身的ESG管理,而是供应链的ESG风险管理。
关键矿产责任倡议(RCI)发起人孙立会 受访者供图
ESG管理涉及整套供应链
NBD:能否简单谈一谈中国新能源关键矿产行业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的现状和表现?
孙立会:最近两三年,中国新能源关键矿产行业ESG治理突飞猛进,进展非常快。尽管部分企业起点比较低,但由于近年来的高度重视,行业整体水平大幅提升,甚至在某些特定议题上,很多中国企业的表现要高于国际同行,树立了一些标杆。
尽管中国企业在ESG治理方面的进展很快,但是水平参差不齐,有些企业做出了表率,也有些企业并没有跟上。我们在给企业培训的过程中发现,有些企业已经认识到ESG治理是必要选项,存在“有想法没办法、有意识没能力”的情况。企业的ESG治理能力建设需要一个过程和时间,要具备一些条件。
而在不同的区域和国家,主要风险和矛盾也不太一样。所有跨国企业都要面临不同国家的不同政治制度、文化冲突,语言差异,宗教信仰和治理,这对所有企业都是挑战。想应对这些挑战,要对这些国家背景情况了解非常清楚,了解本地化的语言、价值观、文化。有可能一个不经意的举动就会引发冲突,要设身处地换位思维。
NBD:当前负责任采购政策对于关键矿产供应链的影响体现在哪些方面?
孙立会:现在推出的负责任采购政策打破了传统供应商管理模式。传统的供应商管理方法是一级供应商管理,主要看价格、产品质量、交货期和商业信誉等,更多关注产品和服务本身。而供应链管理,不只是自身的ESG管理,而是供应链的ESG管理,不仅仅要管理一级供应商,甚至要追溯到源头,而往往企业在越过一级供应商后,对其他供应商可能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
这对中国企业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对这种变化的适应,留给企业的时间并不多。此外,在企业不断适应的过程中,还会不断有新的立法、标准和规则对供应链ESG提出更高要求,除非不断提升自身的供应链尽责管理能力,否则产品就进入不了国际市场。
我们企业要在新的国际规则竞争中取得优势,就必须研究和适应国际规则,尽管规则重构中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对供应链ESG管理的审核,涉及数据问题。很多企业可能担忧数据安全。另外,现在很多ESG问题被过度解读,钴锂镍的ESG关注度为什么这么高?主要是因为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因此新能源矿产资源也受到了高度的关注,而其他的矿产比如铁矿石关注度没那么高。
供应链管理也涵盖了当前热门的“双碳”要求,我们的矿业企业也要做好碳排查,包括重大碳排放的追溯等。如何提供供应链的碳足迹,追溯产品原料的来源,确定每个环节的碳排放,排放因子的计算方法,这背后涉及到供应链管理的标准制定问题,除了适应,中国企业也在学习如何加入到国际规则的讨论中去。
NBD:中国新能源关键矿产行业企业为满足国际社会和市场预期而进行的努力,比如在行业组织帮助下取得的进展,有哪些领先的实践?
孙立会:中国企业在环境领域的表现还是可以,当中有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环境问题的因素。很多企业在海外经营,都用高环境标准要求自己,把国内环境标准带了出去。
当然我们以更高要求来看,就是矿业企业对于生物多样性的关注度还不够,当然国际矿业企业也都在这方面存在不足。去年12月,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COP15)主席国-中国的引领下,各国通过了《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要求生物多样性理念在各个领域主流化。我们这次在2023可持续矿产供应链国际论坛上发起了“采矿业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倡议”,也是落实这一框架,让生物多样性在采矿业主流化。
中国企业要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
NBD:谈一谈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投资的挑战,并给予本土化经营的难点和海外运营的建议?
孙立会:海外运营除了行政和政策许可之外,企业需要更加重视“社会许可”。中国企业走出去往往更加注重地方的政策许可,满足当地政府合规性要求。要求企业合规管理,基于当地政府政策要求,我们企业大部分都能达到。不过还需要获得社会许可证,获得当地的民众,社区,媒体认可和接纳。当地的社会许可证在心里。不要总以为拿钱做点慈善项目就够了,实际上远远不够。我们看到很多企业在当地盖房修路,打井修桥等等,花了很多钱但效果不是特别好。其中很大的一个原因是帮扶不是他们所需要的。真正能够对当地运营起到长远正向作用的还是要做好社区发展,在这一点上,中国企业还是要想办法赋能,向社区授人以渔,赋能周边社区。
本土化运营的困难是中国企业投资区域很多都在高风险和复杂地区。这些地方治理薄弱,就需要一个更完备的风险策略。除了规范的运营之外,也要特别注意与社区的沟通方式和技巧,将风险和问题解决摆在重要的位置。
治理薄弱的地区还会存在执法弹性过大的问题,为腐败埋下了隐患,所有跨国公司在这些地区的运营都会面临这样的问题和挑战,包括一些国际知名矿企也在这方面栽过跟头。其实中国企业并不畏惧高标准的要求,但希望能够有执法的一致性和营商环境的稳定性。
所以说,中国企业走出去需要进一步学习研究并尊重国际规则,提升治理能力,这是中国企业参与国际化竞争必须要上的一课和必须走的一条路。
NBD:镍锂钴等关键矿产的ESG风险突出,反映了怎么样的国际竞争?
孙立会:国际竞争已延伸到关键矿产领域,现在全世界都在应对气候变化和进行能源转型。在21世纪,新能源电池是经济社会的发动机,全世界都在争夺新能源产业。以目前的供应和技术看,锂电池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面临很大瓶颈,就是关键矿产原料。所以变成对关键矿产的控制权,从企业竞争延伸到国家竞争。
位于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国家也会有不一样的关键矿产战略和产业政策。
对于资源国,将资源优势转为发展优势,希望在本国延伸产业链,增加附加值。生产国有生产优势,但为了原料就要去海外投资,需要应对一系列挑战。消费国既没有产业优势和资源优势,但有市场优势和品牌影响力,通过制定标准转来提升对供应链的影响力。
NBD:ESG标准逐步成为了市场竞争工具,中国企业在推动供应链尽责管理方面面临哪些主要困难?应该如何解决这些困难?
孙立会:我们要认清标准在国际贸易和投资的作用是什么,现在的认识还不够。政府都要积极参与国际资源治理,尤其重视行业层面和产品层面的国际规则。行业层面标准对企业的影响会更大。我们希望企业积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因为不参与诉求就没法体现。话语权是在参与过程中争取来的,不参与这种国际规则,等到国际规则和标准真正产生影响的时候,就只能去被动应对。参与国际规则要超前性研究和预见性研究,对标准有深入理解,才能灵活运用规则。不能老是被动接受标准,那永远被牵着鼻子走。
NBD:关键矿产责任倡议(RCI)作为行业组织采取了哪些行动来缓解采矿业ESG风险、提升业界的尽责管理绩效?
孙立会:供应链管理不是单个企业的问题,我们发起的关键矿产责任倡议(RCI)作为国际倡议平台具有这样的创新性,即联合供应链上下游各环节的企业和多利益相关方,将采矿、冶炼、材料和终端品牌商都汇集在一起,通过沟通交流、对话合作,统一认识、协调行动,以系统性的方法来共同减缓供应链的ESG风险。
这也反映在我们制定的三年工作规划中明确的五大战略目标:提高供应链尽责管理能力,增强采矿业规范化治理水平、实施恰当的负责任采购实践、构建内外部合作伙伴关系、推进信息透明度与有效沟通。通过在企业、行业、供应链、政府、区域或国际多个层面的行动:比如在采矿环节ESG风险最高,我们通过编制标准让企业有据可依,可以作为自我评估的工具以识别差距,也可以用于第三方评估审核,这些标准包括《中国矿产供应链尽责管理指南》《矿业投资社会责任指引》《钴冶炼厂供应链尽职调查标准》《钴手采矿ESG管理框架》等;在供应链尽责管理上,我们通过能力建设赋能企业尽责管理水平提升,并通过上中下游协作构建伙伴关系;同时我们通过与国际相关方的合作,提升行业规范化治理水平;我们还开发了行业层面的《采矿业和矿产价值链调解磋商机制》,致力于搭建各利益相关方对话、磋商和调解平台,以多利益相关方参与的方法消除障碍和疑虑、增进争议双方的共识,有效解决申诉、传递各方诉求和期望,缓解供应链中的ESG风险;通过定期开展倡议企业供应链尽责管理成熟度研究,我们支持企业识别差距,促进其提升供应链风险管理能力与负责任商业实践水平,并为推动产业链企业开展联合行动奠定扎实的研究基础;同时,我们与资源生产国相关方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支持倡议企业开展社区利益相关方沟通,以多利益相关方参与及透明化方法,推动企业本地化融入、支持企业开展社区生计多样化项目,为当地社会发展创造附加价值。
通过这些系统性的方法,关键矿产责任倡议致力于创新协作治理新模式,构建供应链上下游伙伴关系,为实现能源绿色转型和公正转型做出贡献。
每日经济新闻
“特别声明:以上作品内容(包括在内的视频、图片或音频)为凤凰网旗下自媒体平台“大风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videos, pictures and audi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the user of Dafeng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mere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pace services.”